浅谈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王玉芬河北省大名县魏庄联办小学

[摘要]教师开展教育以及教学工作都依赖于语言的帮助,尤其是在课堂上,如果没有课堂教学语言,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拥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应用子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可称之为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为了满足教学目的的要求,精心设计并在课堂上创设一定教学效果的语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内容应是富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真切感悟,走进语文的重要工具,是为了唤醒学生人文情怀而设计的一种语言。同时,它还承担着在教学过程中沟通师生情感的重大职责,虽然使用语言的主体是教师,但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师生借助于语言,进行文本传输、精神交流,是师生平等精神主体之间一种生命的对话。教学语言不在乎语言使用的多寡,更看重的是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富有意义的人生对话,这些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是否能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个性,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否有用。教学语言的存在不仅仅是言语知识、言语信息的双向传递,更重要的是对传递双方人格、个性、精神的塑造与培养。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现状及分析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育人的错误倾向,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出台,促使教师必须在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五方面进行切实地转变,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全新的教学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技术,使语文教学脱胎换骨,更加符合时代特征与人才培养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从单向式转变为对话式,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演员式转变为导演式,单一式转变为变化式样,否定式转变为鼓励式,工具式转变为人文式,教师只有逐步掌握并灵活运用好这样的教学语言,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特殊学科而言,不论是满足学生语言知识的需求或是带给学生人文的熏陶都离不开教师出色的语言素养。在为期一个月的听课与访谈过程中,作者发现教师的观念已经从最初的抵制到现在的逐步接受,教学语言的现状更是出现了可喜的转变,在与一位资历最深的语文老师访谈过程中,她曾经这么说道:“我们也知道以前的方法对学生不好,我们自己也觉得很痛苦,现在有好的方法出来了,我们也很支持,尤其是小学,学生们都还小,更应该给他们宽松的氛围,使他们爱上学习,而不是害怕学习,当然这个转变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到的。”由此不难看出,虽然过程很痛苦,转变很艰难,但是一线的教师们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并以积极的态度使自己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逐渐向素质教育靠拢。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提升策略

1、常练基本功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要求语文教师不但有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更重要的是要有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要单纯地把它理解为“说”的能力,它还包括能说、会写、精读、善听四种言语能力。如果说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内在动力,那么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则是提高教师口语表达的外在帮助,更具有操作性与直观性。一方面,语文教师靠他的言语能力来传递信息,与学生交流思想,并依靠自己的表情达意来帮助学生表情达意,这是语文教学所特有的——即靠言语能力来提高言语能力,从这一点上说一位语文教师的言语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另一方面,语文教师的言语能力是一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客观的参照体系,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对学生而言接受教师通过能说会写精读善听而再现的言语示范比书面展现的视觉言语更直接一些,对学生更具有冲击力。对语文教师而言,教学言语不仅仅是单纯是字词的简单组合运用,而是语文教师运用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所融合的的心智体现。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读,写,听,说四位一体,多方动员,修炼教师口语表达的基本功,从而帮助教师切实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

2、保持平和宽厚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受到心理情感的影响与支配,它是言语表达的内在驱动力,所以教师教学语言的提高还需要保持平和宽厚的心理情感状态——既包括教师的心理状态,又包括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众所周知,紧张状态与轻松愉快状态下的言语活动有着明显的差别,前者可能语无伦次,后者一定连贯、顺畅而且妙语连珠。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好,心理状态稳定,是言语表达顺畅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状态是教学计划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更是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坚实基础。

3、精心设计、及时调整

之前的四个方面的提升策略都需要教师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进步,是教师修炼基本功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也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对一些年轻的教师,在上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准备与设计,使教学语言先以书面语言的方式呈现出现,但它又不完全是书面语言,是教师参照心中对课堂的模拟场景,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后的特殊语言,通过记忆背诵,既而转变为口头语言的过程。这种“先写后说”的练习方法,可以帮助初上讲台的教师克服由于临场经验不够丰富,教学内容不够熟悉所产生的紧张心理,减少他们语言卡壳或语无伦次的现象。这种对教学语言的设计一定要注意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对于重点讲授的内容、知识要深刻理解、领悟,多查资料,不放过任何问题,对于具体的教学步骤要反复斟酌,先讲什么内容,后讲什么内容,哪些是关键,哪些可以略讲,导入语如何才能一鸣惊人,吸引学生注意,总结语如果使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等等,甚至小到每句话,每个词语都应该反复考虑,使课堂语言清楚准确,避免笼统、含糊不清的状况,语言规范,逻辑严密,表达严谨,克服语病或不良的语言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1~42.

[2]史晨,周荣.教师口才训练教程[M].郑州: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00~208.

[3]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47~161.

标签:;  ;  ;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