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民族平等理论的法理学思考

列宁民族平等理论的法理学思考

论文摘要

民族平等是列宁民族法思想的精髓,同时他也是这一理论实践者。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形式平等理论不同,列宁更强调实现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平等”,即切实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基本权利,构建社会主义民族法制体系。列宁民族法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尤其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原则,采取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对列宁关于民族平等问题的思想以法理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阐明:列宁的民族平等理论是一种超越资产阶级“形式平等”的“事实上平等”理论。本文力图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就如何解决新形势下的民族平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更进一步得出结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根据马克思列宁民族平等法制理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完善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民族法律体系,逐步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利,才能最终达到各民族的事实平等和共同繁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西方近代平等理论和民族平等思想的诞生
  • (一) 近代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诞生——民族国家的诞生
  • (二)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中的平等理论
  • (三) 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等级制度
  • 二、列宁民族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 俄国封建主义与多民族状况
  • (二) 俄国资本主义兴起
  • (三) 俄国资产阶级构成
  • 1. 由农民、市民、商人起家
  • 2. 由贵族地主转化而成的
  • (四) 俄国无产阶级的发展
  • 三、列宁民族平等理论的内容
  • (一) 列宁民族平等理论的提出
  • 1. “民族平等”的提出
  • 2. “民族自决权”的提出
  • (二) 列宁民族平等理论的基本内容
  • 1. 关于“民族自决权”理论
  • 2. 列宁“民族平等”理论及联邦制建立
  • 3. 从“形式平等”到“事实上平等”的民族法理论
  • 四、列宁民族平等理论的启示
  • (一) 民族平等与联邦制
  • 1. 民族问题与联邦制
  • 2. 苏联联邦制的经验教训
  • (二) 完善民族法制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根本保证
  • 1. 构建我国民族法律体系
  • 2. 继续完善发展我国民族法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列宁民族平等理论的法理学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