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的研制、药代动力学及其PEG衍生物药效学研究

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的研制、药代动力学及其PEG衍生物药效学研究

论文摘要

环维黄杨星D是从黄杨科植物中国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 Sieb.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又名黄杨宁。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具有良好的疗效,现收录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本文主要进行了环维黄杨星D渗透泵控释片(黄杨宁控释片)的研制,建立了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环维黄杨星D渗透泵控释片与普通片的犬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环维黄杨星D普通片(黄杨宁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的初步药理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环维黄杨星D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以环维黄杨星D为模型药物制备环维黄杨星D渗透泵控释片。处方设计中,选择氯化钠和甘露醇作为渗透压活性物质,酒石酸作助溶剂,PEO作推动剂,以PEG1500为致孔剂,以R2及21h的累积释放量F21为评价指标,采用酸性染料染色分光光度法对其释放度进行测定,利用正交设计优化了渗透泵片心处方,在确定片心的基础上,进而考察包衣重量、孔径对药物释放的影响。通过以上对处方及工艺的研究和筛选,得出较优处方为:酒石酸5mg,PEO1mg,氯化钠/甘露醇(1:1),PEG15%,包衣增重4.5%-5.5%,释药孔径0.4-0.6mm。二、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的质量标准,从整体的角度对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建立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的显色反应及薄层鉴别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控释片中环维黄杨星D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建立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的释放度限度指标。按优化处方制备了三批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并初步对其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三批控释片在21h内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其它各项指标也基本一致。三、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的犬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了LC-ESI-MS法测定犬血浆中的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犬血浆中加入内标蒂巴因,以液-液萃取法提取血浆,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质谱检测器采用ESI源,正离子检测,优化的色谱条件:MetaChem Nucleosil CN柱为色谱柱;甲醇-醋酸缓冲溶液(90:10)为流动相,选择环维黄杨星D的准分子离子([M+H]+m/z403.5)作为测定离子,内标蒂巴因的准分子离子([M+H]+m/z312)作为测定离子。环维黄杨星D浓度在0.5~200ng/ml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高于80%,最低检测限为0.2ng/m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RSD小于15%,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6条成年健康Beagle犬,单剂量随机分组双交叉服用黄杨宁控释片(受试制剂)和黄杨宁片(参比制剂),50mg/犬,间隔2周。分别于给药后48小时内多点抽血,用LC-ESI-MS法测定犬血浆中的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单剂量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Cmax分别为(25.41±3.53)和(43.35±4.55)ng/ml;Tmax分别为(13.50±2.59)和(4.67±1.37)h;AUC0~τ分别为(419.94±17.80)和(408.31±14.4)ng·h/ml;AUC0~∞分别为(452.44±26.89)和(434.71±10.49)ng·h/ml。Cmax、AUC0~τ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黄杨宁控释片与普通片相比Cmax显著降低,AUC0~τ无显著性差异,Tmax经非参数检验有显著性差异,Tmax显著下降。6条成年健康Beagle犬多剂量交叉口服给予50mg黄杨宁控释片(每日1次、每次50mg)和50mg黄杨宁片(每日2次、每次25mg),连续服药7天,第五天后环维黄杨星D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水平。黄杨宁控释片在稳态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3%±5.19%,黄杨宁控释片和普通片的Cmax分别为(59.36±5.58)和(64.70±7.17)ng/ml、Tmax分别为(13±1.79)和(3.67±0.52)h、Cmin分别为(20.72±3.23)和(20.25±4.39)ng/ml、Cav分别为(36.83±1.61)和(37.85±1.56)ng/ml、AUCss/D分别为(17.68±0.77)和(18.71±0.75)h/ml、波动系数DF分别为1.04±0.20和1.17±0.21。Cmax、AUCss/D经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两制剂间无显著性差异,Tmax经非参数检验有显著性差异,Tmax显著下降。结果表明,黄杨宁控释片与普通片相比,血药浓度上升缓慢;释药时间较长,达峰时间明显延迟,具有良好的控释释药特征,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四、环维黄杨星D口服制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SPE-LC-MS/MS测定人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浓度。采用Lichrospher CN,90%甲醇(含0.20%甲酸,2.5mmol/L醋酸铵)为流动相;环维黄杨星D([M+H]+m/z 403.20→372.30),内标西酞普兰([M+H]+m/z 325.10→262.10)为检测离子,Phenomenex StrataTM-X 8B-S100-TAK固相萃取小柱处理人血浆样品。此方法比上述LC-ESI-MS法有更高的灵敏度。环维黄杨星D浓度在10-800pg/ml范围内线性范围良好,符合生物样品的技术要求。1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黄杨宁片(1mg/片),分别于给药后144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SPE)后用LC-MS/MS法测定其中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黄杨宁片的Cmax为216.33±139.80pg/ml;Tmax为5.70±1.40h;T1/2为54.35±12.00h;MRT为45.19±10.20h;AUC0-144为5686.78±1789.47h·pg/ml;AUC0-∞为7404.02±2566.60h·pg/ml。10名健康受试者,连续服药10天,第七天后环维黄杨星D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水平,稳态后测得环维黄杨星D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4.60±0.52h;AUC(0~τ)为29572.51±5642.41h·pg/ml;AUCss为2433.96±391.26h·pg/ml;Cav为304.25±48.91pg/ml;DF为0.26±0.18。五、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的药效学研究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造成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环维黄杨星D和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环维黄杨星D组对于小鼠急性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组均未见明显的保护效果。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中动脉阻断的局灶性脑缺血和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环维黄杨星D和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对大鼠局部脑梗塞面积的影响,结果显示:环维黄杨星D组均可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局部脑梗塞面积;但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局部脑梗塞面积无显著性作用,而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对大鼠的脑缺血模型均未有减少梗塞面积的作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中,环维黄杨星D和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均能显著地延长常压耐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环维黄杨星D-PEG衍生物各组间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各组虽优于原药组,但未见明显差异(p>0.05)。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进行了环维黄杨星D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并建立了其质量标准2.首次进行了黄杨宁渗透泵控释片与普通片的犬的单剂量和多剂量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为该药的今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3.首次进行了环维黄杨星D普通片的人体多剂量药代动力学研究,使我们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了环维黄杨星D普通片,为今后环维黄杨星D的新药开发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4.首次进行了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的初步药效学研究,为今后进行环维黄杨星D的新药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环维黄杨星D文献综述
  • 一、临床方面的研究
  • 二、药理药效学方面研究
  • 三、药代动力学研究
  • 四、制剂方面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环维黄杨星D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环维黄杨星D质量标准研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3.鉴别
  • 4.检查
  • 5.含量测定
  • 第四章 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LC-ESI-MS法测定犬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
  • 第二节 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环维黄杨星D口服制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
  • 第二节 环维黄杨星D口服制剂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的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聚乙二醇(PEG)的应用概况
  • 第二节 环维黄杨星D的PEG衍生物的药效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环维黄杨星D控释片的研制、药代动力学及其PEG衍生物药效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