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下,生物学教学方法的进化及应对

时代背景下,生物学教学方法的进化及应对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362000

摘要:生物学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在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的提高、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使之不断进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生物教师必须面对现实,积极应对。

关键词:教学方法进化应对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目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注重德行教育到提倡素质教育,再到核心素养的养成。目的在变,但主体不变,依旧是学生;载体不变,依旧是课程。教书育人的核心问题不会变,变的是方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学策略是相当有效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有更为有效的策略?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教学的传统方法

1.导学案式的教学。

在有效教学中,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课时紧张、教师准备工作剧增等因素,限制了该模式的普遍推行。

2.借助前概念检测的教学模式。

前概念检测必须在课前完成,由教师负责收集、整理、分类、统计学生前概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二次备课,可以比较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先前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无疑在注重课堂实效、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概念转变的教学目标方面值得推广。

3.模型方法的应用。

建模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中关于理性思维方面的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之后不断被重视的品质。生物学方面的模型包括概念模型、物理模型以及教学模型。模型方法在学生实现前概念转变教学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乃至从中汲取前人发现真理的智慧、方法很有裨益。

二、生物学教学的进化发展

“教学”这一名词,从未有谁把它定义为先教后学。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教学是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少学。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教学是引起、维持、促进学习的所有行为。因此对于教学的理解,如果仅仅从先教后学来认定,有失偏颇。时代在发展,技术在不断革新,生物学教学是否还有更为有效的方法、策略?不妨展望一下未来可能兴起的一些模式。

1.“翻转课堂”。

为何称之为“翻转课堂”?普遍认为,“翻转课堂”与老师白天在教室先教、学生晚上回家完成课业练习的做法正好相反。知识传授,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知识内化,放在教室内,便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即先学后教。

通过“翻转课堂”目的在于实现两次知识内化:课前(微课学习)是第一次内化,为低阶目标;课中(师生互动)是第二次内化,为高阶目标。

不言而喻,“翻转课堂”的定义已经非常清晰,就是教师通过制作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师视频中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进一步来说,“翻转课堂”不是用视频来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堂,不是用视频来取代教师的教学,不是MOOC,更不是学生无序地学习,而是有效、高效教学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制作“学习任务单”,学生在家通过视频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反复播放不解之处,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有些东西定会学不懂,或者似懂非懂。因此,伴随视频教学的“学习任务单”,还可包括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

“导学案→前概念检测卷→模型方法→学习任务单”,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实现学生概念转变为出发点,以培养学习型人才为落脚点,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寻求知识的解决为途径。无疑,“翻转课堂”在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更加有效地落实教学任务方面更加有效,是支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支架。

2.网络情境下的“互联网+”。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发展新模式。

全新的网络教学时代的到来,教学模式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它的出现满足了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并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会呈现为“优化课堂→变革学习→课程重构”。

网络情境下的教学分课下、课上。课下,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单,从互联网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通过互联网汲取知识无可厚非,这是课下网络学习。课上网络情境,就目前来看,是信息技术课的专利,且常常受控于信息技术老师。不可否认也不可忽视,“翻转课堂”的课上师生互动,必然会存在个体差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的问题不可能都能得到老师点评、讲解。在有限的教师资源前提下,通过网络的学习、交流定然会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更加有针对性。

例如,高中生物《必修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课中,前概念检测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神经与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应激性与反射”等存在明显的前概念迷思现象。不错,利用“翻转课堂”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任务单”,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但不可避免的是,学生的认知程度是有差距的。基于网络情境下的教学,课下能够根据问题进行初步解决,网络背景下的信息资源共享,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学生可以主动地汲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探索未知领域,更有利于锻炼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课上的网络背景并非学生的专利,教师也可以从中获益。浩大的知识库,图文并茂,声画一体,直观性,具体化,再配上老师的讲解,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三、新时期,生物教师应直面挑战

传统教学没有教学生以后工作的技能,新时期则要求学生在机械学习的同时也会创新,将来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面试对象的协作能力、勇于承担、好奇心、适应能力等优秀品质。要教会学生掌握21世纪的技能,学生将来会用到,所以教师的教要从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

1.新时期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力。第二,创设环境,让学生共同学习,教师再也不是学习的专家。第三,利用技术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以及评价方式。同时还要向学生示范技术的使用,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尝试使用新技术。第四,要有数字公民的意识。学生是全世界的公民,数字时代的公民,需要不同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先理解这个概念。第五,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为了更有效地与别人交流,教师每时每刻都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2.如何利用技术实现教学方法技能的进步

(1)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理念。无论教什么学科,都要求学生掌握和创造,要学会使用技能。传统教骑自行车的方法就是图片、视频,但学不会。有些做法是给你自行车,你自己练习,都不好。关键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他如何使用。新技术能够在这方面起到很好的弥补和落实作用。

(2)建立联系,教师不应是独立的个体。展示成果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展示自己的平台。网络时代,同行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是成长的需要,通过展示自己的成果,既可以获取更为广泛的资源共享,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技能的提高会有帮助。

(3)网络学习的方式。第一种:在线网络研讨。教师可以创造网络研讨或者参与交互式网络研讨,会有许多不同教师的参与,现实环境中很难做到,但是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教师可以课后反复研究。第二种:“下水学习”。个人更加深入的学习,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教学生会使用所学到的知识。因此,教师利用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同步学习,有助于与学生的交流、分享。第三种,接触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MOOC,这种方式融合了多种形式,是为许多人设计的课程,许多课程是免费的,而且质量好,可以从MOOC获取许多知识。

变,是唯一的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教师不能漠然置之,不能以为信息时代的潮流还很遥远,应立即行动起来才能积极面对。

标签:;  ;  ;  

时代背景下,生物学教学方法的进化及应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