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化学成分的研究及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方法探讨

二陈汤化学成分的研究及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方法探讨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二陈汤复方化学成分,探讨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论文分为4部分,①二陈汤的现代研究进展;②二陈汤复方化学成分研究;③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方法探讨;④综合讨论。方法:利用现代色谱技术对二陈汤复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采用HPLC研究二陈汤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二陈汤单煎和共煎的化学成分、不同剂量乌梅对二陈汤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GC-MS分析乌梅、二陈汤,以及缺乌梅的二陈汤(简称五味二陈汤,后同)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在全面复习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二陈汤研究为例探讨了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方法。结果:①经对二陈汤不同部位研究,乙醚部位确定了7个峰,乙酸乙酯部位确定了9个峰,水部位确定了7个峰;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所含的成分较多,且二陈汤和五味二陈汤各部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②二陈汤单煎和共煎样品溶液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③不同剂量乌梅对二陈汤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乌梅对橙皮苷有显著的影响。④GC-MS确定了二陈汤中的35种挥发性成分,五味二陈汤中的27种挥发性成分。⑤LC-MS确定了二陈汤中的3个化学成分。⑥结合二陈汤化学成分研究提出了一种系统研究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方法。结论: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现代仪器研究复方二陈汤的化学成分,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并提出了一个系统研究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方法。

论文目录

  • 提要
  • 英文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二陈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 1.1 配伍分析
  • 1.1.1 二陈汤配伍
  • 1.1.2 乌梅配伍意义
  • 1.2 现代药学研究
  • 1.2.1 药理研究
  • 1.2.2 化学成分研究
  • 1.3 二陈汤化学成分研究常用分析技术
  • 1.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3.2 高效液相色谱仪
  • 1.3.3 气质联用仪
  • 1.3.4 液质联用仪
  • 第二章 二陈汤化学成分实验研究
  • 2.1 药材、仪器与试剂
  • 2.1.1 药材与来源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前处理
  • 2.2.2 HPLC系统条件的优化
  • 2.2.3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 2.2.4 二陈汤不同部位化学成分
  • 2.2.5 二陈汤单煎和共煎的化学成分
  • 2.2.6 乌梅对二陈汤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 2.2.7 GC-MS分析二陈汤的挥发性成分
  • 2.2.8 LC-MS分析二陈汤的化学成分
  • 2.3 结语
  • 第三章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探讨
  • 3.1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1.1 为制备工艺的改革和质控提供依据
  • 3.1.2 为复方应用的科学化、合理化提供依据
  • 3.1.3 有助于阐明剂型对疗效的影响,推动剂型改革与研发
  • 3.1.4 有助于阐明功效与成分间的关系
  • 3.1.5 有助于促进方剂的理论研究
  • 3.1.6 为古方的衍化、研制和开发新药提供依据
  • 3.2 中药复方成分研究的内容
  • 3.2.1 中药复方成分与药效的关系
  • 3.2.2 影响中药复方成分的因素
  • 3.2.3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 3.2.4 复方的标准化研究
  • 3.3 中药复方成分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3.4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的指导思想
  • 3.4.1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
  • 3.4.2 以整体性为原则
  • 3.4.3 以临床疗效为中心,紧密结合临床
  • 3.4.4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应系统化、多学科相互交叉
  • 3.4.5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离不开药理、药效
  • 3.5 从二陈汤复方研究探讨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 3.5.1 处方选择
  • 3.5.2 核定标准处方并确认标准汤剂的药效
  • 3.5.3 确定复方汤剂的制备工艺
  • 3.5.4 确定药理研究方案
  • 3.5.5 复方汤剂化学成分的分离
  • 3.5.6 确定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的有效部位
  • 3.5.7 化合物群分离法研究有效部位
  • 3.5.8 确定有效化合物群的化学成分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4.1 总体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4.2 中药复方二陈汤化学成分的研究结论
  • 4.3 本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 4.4 本课题创新点、特色及意义
  • 4.5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文章
  • 科研课题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二陈汤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23)
    • [2].付义教授运用麻辛附二陈汤治疗肺胀经验[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10)
    • [3].二陈汤加减对高血脂症的治疗作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58)
    • [4].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2)
    • [5].二陈汤——痰的宿敌[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7(02)
    • [6].有痰,请找二陈汤[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11)
    • [7].二陈汤加减治疗肺心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 罕少疾病杂志 2019(04)
    • [8].二陈汤治疗雾霾导致肺相关疾病理论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6)
    • [9].二陈汤在心脑系统疾病中运用与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7)
    • [10].二陈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 当代临床医刊 2017(02)
    • [11].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寒证)的临床观察[J]. 上海医药 2017(12)
    • [12].二陈汤:名“陈”效用新[J]. 家庭医药 2008(05)
    • [13].二陈汤研究及临床应用近况[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13)
    • [14].枳厚二陈汤加减治疗功能性腹胀67例[J]. 现代中医药 2010(05)
    • [15].桑杏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09(06)
    • [16].加减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05)
    • [17].泽泻二陈汤治疗美尼尔病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08(05)
    • [18].王兰娣运用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J]. 西部中医药 2020(03)
    • [19].基于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探究二陈汤防治肥胖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9(07)
    • [20].二陈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68)
    • [21].杏苏二陈汤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风寒型患者45例[J]. 浙江中医杂志 2016(09)
    • [22].从王公让宋江喝“二陈汤”说起[J]. 健康生活 2011(05)
    • [23].“杏桔二陈汤”临床应用初探[J]. 光明中医 2014(09)
    • [24].浅谈二陈汤[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02)
    • [25].新化坚二陈汤治疗多发性脂肪瘤48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26)
    • [26].杨仁德老师运用杏桔二陈汤治疗咳嗽经验总结[J]. 光明中医 2015(09)
    • [27].赭独二陈汤的临床应用[J]. 中医研究 2010(06)
    • [28].三拗二陈汤加减治疗咳嗽120例[J]. 江西中医药 2009(09)
    • [29].自拟桑白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报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8(02)
    • [30].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10)

    标签:;  ;  ;  ;  ;  ;  

    二陈汤化学成分的研究及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