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需求特征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以成都为例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需求特征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以成都为例

论文摘要

管理的核心在于管人,一切行为的实现都是以人为中心,人的行为动力是内部力场和情境力场相互作用的函数,只有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办事效率。而办公行政人员的工作一般属于内务性工作,是一个组织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轴心,是上下级沟通联络的桥梁,是平衡各方关系,协调处理各方工作的中心,工作内容面广量大,头绪纷繁复杂,从事这样工作的群体很容易导致工作倦怠,由于办公行政人员的工作倦怠比例一直以来都居高不下的现实状况,对比分析不同群体的办公行政人员的需求特征,建立、健全办公行政人员的激励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激励的必要性进行论述,然后对我国现行激励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现行激励制度取得的成效作出肯定,对目前我国办公行政人员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总体的评价。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影响不同群体的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和需求因素,并分别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等方面,对不同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在工资收入提高、家庭幸福、福利待遇、工作稳定等影响工作积极性因素和相应的需求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办公行政人员激励经验进行论述和评价,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在统计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相应激励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及其框架
  • 第2章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的基本理论和激励的必要性
  • 2.1 激励的含义和激励的基本理论
  • 2.1.1 激励的含义
  • 2.1.2 激励的基本理论
  • 2.2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界定和激励的必要性
  • 2.2.1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界定
  • 2.2.2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的必要性分析
  • 第3章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现行激励机制分析
  • 3.1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机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 3.1.1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起步阶段(1949年~1978年)
  • 3.1.2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探索改革阶段(1978年~1993年)
  • 3.1.3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创新和发展阶段(1993年至今)
  • 3.2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机制取得的成效
  • 3.2.1 法制化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 3.2.2 竞争择优及考核机制基本确立
  • 3.2.3 新陈代谢机制初步发挥作用
  • 3.2.4 办公行政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 3.3 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 3.3.1 激励失效问题明显
  • 3.3.2 激励措施缺乏时效性
  • 3.3.3 激励措施缺乏针对性
  • 3.3.4 激励手段和方法缺乏灵活性
  • 第4章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需求现状调查研究
  • 4.1 现状调查的主要目的
  • 4.2 问卷的设计与样本情况
  • 4.2.1 问卷的设计
  • 4.2.2 信度和效度检验说明
  • 4.2.3 问卷的样本情况
  • 4.3 影响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 4.3.1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的总体特征
  • 4.3.2 不同性别的办公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分析
  • 4.3.3 不同年龄的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分析
  • 4.3.4 不同学历办公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分析
  • 4.3.5 本节小结
  • 4.4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需求特征分析
  • 4.4.1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需求的总体特征
  • 4.4.2 不同性别的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需求特征
  • 4.4.3 不同年龄的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需求特征
  • 4.4.4 不同学历的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需求特征
  • 4.4.5 本节小结
  • 第5章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完善
  • 5.1 西方发达国家对办公行政人员的激励措施及借鉴
  • 5.1.1 美国的主要激励方式
  • 5.1.2 英国的主要激励方式
  • 5.1.3 法国的主要激励方式
  • 5.1.4 德国的主要激励方式
  • 5.1.5 新加坡的主要激励方式
  • 5.2 对西方发达国家激励机制的评价
  • 5.3 完善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的基本思路
  • 5.3.1 把握办公行政人员的真实需求
  • 5.3.2 遵循激励基本规律
  • 5.4 完善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 5.4.1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注重薪酬激励
  • 5.4.2 加强晋升制度建设,实施有效晋升激励
  • 5.4.3 健全培训制度,充分利用培训激励
  • 5.4.4 优化绩效评估机制,注重绩效考核激励
  • 5.4.5 善于运用领导激励,提高激励效果
  • 5.4.6 实行优胜劣汰,注重负激励
  • 结论
  • 本文的结论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行政人员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怀化学院为例[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5(03)
    • [2].“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 校园心理 2019(06)
    • [3].论加强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J]. 新西部 2017(31)
    • [4].基于工作嵌入视角的新建医院行政人员离职现状研究[J]. 现代医院 2018(06)
    • [5].高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及解决策略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3)
    • [6].星级考核在医院行政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初探[J]. 中国医院 2016(01)
    • [7].浅析电力行政人员的素质培养[J]. 通讯世界 2015(11)
    • [8].加强行政人员管理约束的几点建议[J]. 商 2015(28)
    • [9].武汉市第五医院行政人员补助高于一线医护人员[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05)
    • [10].教学行政人员发展中的倾向性问题及对策例说[J]. 教书育人 2011(08)
    • [11].浅析高校高学历专职行政人员心理困扰及对策研究[J]. 成才之路 2009(28)
    • [12].高校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冲突状况与对策——以温州高职院校为例[J].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02)
    • [13].辽宁省外国行政人员研修中心[J]. 侨园 2018(Z1)
    • [14].机关行政人员素质培养[J]. 今日财富 2018(09)
    • [15].浅谈圈子文化对行政人员的影响[J]. 青春岁月 2017(09)
    • [16].新形势下广西高校行政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和对策研究[J]. 广西教育 2017(11)
    • [17].走过60年,依然年轻……一个出版社60年的故事[J]. 新民周刊 2017(32)
    • [18].高校行政人员供给侧改革探究[J]. 智富时代 2017(08)
    • [19].试论公共部门行政人员培训的制度创新[J]. 明日风尚 2017(20)
    • [20].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调查研究——基于行政人员评价的视角[J]. 幼儿教育 2015(12)
    • [21].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凝聚爱国爱港力量 建设繁荣进步社会[J]. 上海经济 2013(12)
    • [22].高校行政人员的精神激励实现途径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2)
    • [23].论行政人员行为选择的伦理取向[J]. 党政干部论坛 2009(07)
    • [24].行政人员管理的无形性和有形性分析[J]. 人力资源 2019(08)
    • [25].10条你想不到的小历史[J].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2017(06)
    • [26].高职院校普通行政人员克服职业倦怠研究[J]. 明日风尚 2017(24)
    • [27].难得的一份阳光[J]. 江门文艺 2011(17)
    • [28].政府行政人员伦理决策的监督机制建构[J]. 社会科学家 2014(10)
    • [29].行政人员伦理困境分析——以城管执法为例[J]. 黑河学刊 2013(08)
    • [30].行政人员如何“管理”老板[J]. 人力资源管理 2012(07)

    标签:;  ;  ;  

    区县级办公行政人员的需求特征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以成都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