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人数最多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其理论与应用研究是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作为退耕还林工程评价的基础工作之一的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其根本任务就是如何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将来发展的方向,为退耕还林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研究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对于退耕还林工程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为对象,以经济学、生态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自然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湖南省林业发展有所裨益。具体研究如下:(1)通过借鉴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运用会内会外法和Delphi法,构建了2级3类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以构建的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具体包括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专家评价和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绩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大于其经济效益,且工程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投入,表明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良好。(3)分析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环境因素,以及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后续政策进行了专门研究,主要从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偿政策、管理政策和后续产业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措施,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退耕还林的含义
  • 1.3.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 1.3.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主要评价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4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 2.4.1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
  • 2.4.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模
  • 3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3.2 评价指标的构建
  • 3.4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4.1 生态效益指标
  • 3.4.2 社会效益指标
  • 3.4.3 经济效益指标
  • 3.5 本章小节
  • 4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 4.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单项效益评价
  • 4.1.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4.1.2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 4.1.3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 4.2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专家评价
  • 4.2.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专家评价指标的设置
  • 4.2.2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专家评价
  • 4.3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绩效评价
  • 4.4 本章小节
  • 5 提高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后续政策探讨
  • 5.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环境因素分析
  • 5.1.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 5.1.2 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 5.1.3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 5.1.4 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 5.2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退耕还林补偿问题分析
  • 5.2.2 退耕还林管理问题分析
  • 5.2.3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问题分析
  • 5.3 提高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后续政策选择探讨
  • 5.3.1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偿政策
  • 5.3.2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政策
  • 5.3.3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产业政策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评价分析[J]. 四川建筑 2019(06)
    • [2].三级医院综合效益内涵界定和评价概述[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基于项目群视角的城市综合体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工程经济 2016(12)
    • [4].基于改进模糊层次模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宝鸡市兰家堡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7(06)
    • [5].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公共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3)
    • [6].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3)
    • [7].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8].宿迁市三级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06)
    • [9].大洼灌区节水综合效益评价[J]. 内蒙古水利 2020(07)
    • [10].商业街区改造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J]. 建筑经济 2020(02)
    • [11].基于“三生”视角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J]. 人民黄河 2020(10)
    • [12].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23)
    • [13].海岸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辽宁林业科技 2010(05)
    • [14].旅客列车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9(10)
    • [15].渭洛河夹槽地带沙荒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4)
    • [16].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土默特右旗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7].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分析[J]. 科技与企业 2013(03)
    • [18].油田机械采油方式综合效益评价模型[J]. 企业技术开发 2012(08)
    • [19].农业节水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研究[J]. 水利经济 2008(03)
    • [20].基于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蚌埠市新能源公交评价系统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20(18)
    • [21].关中地区清洁能源供暖综合效益评价——西安某商业建筑的案例实证[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11)
    • [2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土建筑综合效益评价[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绿色物流企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 物流技术 2010(16)
    • [24].民勤县老虎口防沙治沙综合效益评价[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3)
    • [25].属性识别模型在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05)
    • [26].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4(03)
    • [27].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以高安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5)
    • [28].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综合效益评价[J].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0(01)
    • [29].营口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综合效益评价[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02)
    • [30].宁夏引黄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标签:;  ;  ;  ;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