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浅析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杨森山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二中学554100

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教学氛围中,并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动力,使学生积极地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自主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同时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参加实践探究活动,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数学内化,达到真正“学数学、做数学”的目的。所以,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就是“学生体验式学习数学”与“教师体验式教数学”的互动、相辅相成与促进。

一、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1.创设体验式教学的情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体验式探索知识的学习氛围是在高中数学实施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对知识的追求,因此这就要求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追求,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设计适宜的环境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彼此的讨论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通过集体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潜能。

2.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与传统教学相比,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以及学习的使命感,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认为学生没有参与就没有体验,也就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它还强调的学生本人要在自己体会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在一定情境下加以应用。

3.注重学习的过程。创造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重要,然而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能动表现,它是高中数学教学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体验式教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教师要让学生对创造过程有一个清楚直观的认识。这种创造过程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一门知识的数学化过程,一类是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的过程。通过这两类过程,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有目的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发现和演变过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的实验,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重视学生的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一直是传统教学的一个难题,因为在传统教学中很难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空间和机会。不过体验式教学却为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这样一个时间、空间和机会。它为学生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想的交流以及向知识技能的转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便捷的操作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在这里,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指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氛围,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氛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的教学新理念。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才能以彻底放松心态,积极主动地思维,展开想象,敢于标新立异,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和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情感。其次,要让学生体验到归属感。归属感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发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个基本条件。教师很有必要营造一个互勉、互助、互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没有精神压抑、轻松活泼的班级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发动机,激发直觉的情感体验。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是否积极向上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因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图像媒体、音响感染、多媒体模拟甚至设置疑难等手段创设情境,借助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使学生产生一种无自觉意识的、不稳定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再次,鼓励学生置于情景之中,大胆地做数学活动,去体验数学的生成、发现、演变,把“数学发现”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获得数学发现的体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比较适合现阶段的高中生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是符合我国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的。

参考文献

[1]张昱琨体验教学法——实施新课程改革一项有益尝试[J].中国教育报,2006。

[2]王学东体验教学方法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3]孔企平张维忠.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

[4]陈秀春体验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03,05。

[51吴玉林体验教学方法初探[J].沧桑,2009,04。

标签:;  ;  ;  

浅析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