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江苏泗洪县第三中学周金平

自参加国际各科奥林匹克竞赛以来,我国选手夺金获银的报道屡见报端。1996年各种新闻媒体频频传来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在挪威举行的第2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在56个国家的260名选手中以总分第一获金牌。

——在印度举行的第3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6名参赛选手,荣获3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

——在匈牙利举行的第8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奥林匹克竞赛中,参赛的3名中国学生全部夺得金牌,并获总分第一名。

这些事实无不显示了中国少年的聪明和智慧。在自豪和欣喜之余,另一项统计结果让人不由生出许多悲凉和疑虑:从诺贝尔奖的设立到当今近百年的历史中,共进行了96次评选。然而在这96次1000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没有一人获奖。与此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等6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土地上获此殊荣。为什么中国人至今与雄冠世界科技界的诺贝尔科学奖无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是存在问题的。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然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课——数学,如何落实创新教育,实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

一、对传统数学课堂创新精神培养缺失的反思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体制、模式等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灭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我们的数学课堂无疑逐步成为一种“模具”,不论你有多少棱、角,都将一天天被磨去,成为一种统一的模型,按照统一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1.应试教育思想支配下的课堂阻滞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升学率始终是导向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为了考试,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命题、统一的答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只是通过学习获得原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许多数学老师一直沿用着“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往往是先讲定理、定律,再依照定理讲解实例,最后是针对性练习,巩固应用所学知识,课后往往还要补充大量的练习。为了考试能够答出来,教师们不辞劳苦把众多的题型进行归类强化。不管你是懂或不懂,先记住再说,根本谈不上去深入理解、灵活应用。其结果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数学课堂中的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尊师重道本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这一传统的负面效应在课堂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些观念在不少教师的潜意识里认为:教师的权威不容侵犯。即使错了,学生也不能在公开场合下当面反对,否则,将被视为违纪,要受罚。课堂上,教师是学习内容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没有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提出疑异,他们的任务就是听教师讲课,记住教师所说的内容,必要的时候还原出来。

笔者曾听了不少的示范课、研究课,不禁惊叹授课老师组织教学的功夫(所谓组织教学,一是把课堂纪律组织好,让学生进入听课的状态;二是把学生的思维组织到老师的思维之下,使学生顺利地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当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之后,教师要进入讲授阶段,怎么办呢?只见老师一拍掌,说:“一、二、三。”于是,全班同学不管原来在干什么,都条件反射般齐声回应:“看黑板。”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学生们都面向黑板端端正正地坐着,静待老师的结果。且不说学生讨论的结果怎样,单说他们在讨论过程中得时刻留心老师的“一、二、三”,就很难产生有创意的结果。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一般来说,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它们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其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1.数学课堂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的意识是根据客观的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创新的要求的动力。这种动力是指心理上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力。它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除了课堂上老师有意识的培养外,更重要的还要调动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现在不少家长和老师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听话”、“越来越难教”。其实这不听话与难教也正是孩子们认识自我的自然流露。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创新能力。而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每个学生的未来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潜在价值。

(1)使学生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中自己的处境,打破自卑,树立自信。力求使学生全面地评价自己,知道自己在数学方面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逐步赢得自信,取得成功。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是对数学的兴趣,而且是要跨学科的广泛的兴趣。兴趣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它能产生冲动,催人发奋。对感兴趣的事,学生总是不满足于肤浅地了解,总是寻根究底地追求更深刻的东西。兴趣广泛能摄取大量的信息。学生大脑的“信息库”里储备丰富,就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移植,产生新的成果,利于创新。

(3)培养学生适应现实中的种种变化,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能力。遇到难题既不焦虑不安,也不灰心丧气,取得成绩也不得意忘形。敢于为自己出题,制造压力。一旦遭受挫折要保持沉着和理智,即“平常心”。从而塑造好的性格,培养坚强的意志。

此外,培养学生健康自主的创新意识,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除了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数学课以外的生活、学习活动。如课堂上要求学生另辟蹊径解答疑难习题,变换角度分析问题,适当增加创新能力训练题。课堂外的综合性学科活动、智力游戏、科技制作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大好时机。使学生抓住这些机会,在实践中自我体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考水平,促进自我创新意识的健康发展。

2.数学课堂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传统观念

清除传统教育观中阻碍和限制学生创新潜能发挥的因素。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将以教材传授为主的目标改变为增长经验和发展能力的目标;其次,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再次,将严格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改变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确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把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作为首要目标。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性的学习

活跃、独立、自由的个性是学生创新才能萌发与生长的根基。创新性学生往往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教育的艺术在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从而获得更充分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而且更应表现在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认识上。因而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学生才会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师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地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体验到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其创新性学习的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课堂上可以有:①设置一题多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积极思考、继续探索的可能;②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自编问题情境,自设问题,自行解决;③使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互问互答等。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

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把它落实到课堂上,首先是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其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意识常常表现为敢于质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学生能够质疑问难也是一种自主探究活动的表现。

(4)注意联系实际,树立多元创造观,不断拓展思维空间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发挥这一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如在课堂中引入日常生活中的购房问题、节水问题、乘出租车付费问题、集体外出时租车方案问题,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同时,运用过程中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渗透。例如:给学生一些数据,让学生求解灯泡的容积。这个问题若单独用数学的知识计算是很难的。但如果学生能将此问题迁移到物理上,在灯泡中注入水后再倒入量杯中,就可以很快得到结果。所以,数学课堂上也应发展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包括学术上的和非学术上的。

另外,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外,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中,通过声音、图象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的激情。

数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对自身知识的重构和超越,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只有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把学生获得知识和获得创新能力很好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标签:;  ;  ;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