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低温余热发电控制技术的研究

纯低温余热发电控制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低温余热发电是水泥厂提高生产效益、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控制系统,由于其热源为水泥回转窑排放的废热烟气,受水泥窑生产状况影响较大,与一般带有燃烧系统的电站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余热电站的控制也与一般带燃烧系统的电站的控制有很大不同,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针对余热电站控制的有效地的优化控制方案。余热电站与通常的电站相比,主要是水泥回转窑排放的烟气量和烟气温度不可控制,水泥回转窑既生产水泥熟料,同时又利用余热发电,由于水泥窑的生产工艺、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条件的变化,其产生的烟气余热的品质随之产生很大的波动,给纯低温余热利用带来了很多困难。既要保证纯低温余热电站尽可能适应水泥窑的变化,产生稳定的蒸汽参数,对汽轮机产生较小的影响,又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烟气的余热,这是纯低温余热电站控制系统设计的难点和重点。本论文在对水泥余热发电的结构和工艺流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水泥生产工况,对余热发电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把整个余热发电系统分为四部分进行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分别是烟气入口阀门控制技术、汽包水位控制技术、除氧器凝汽器水位控制技术、汽轮机功率控制技术。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余热发电系统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大滞后的复杂系统,系统难以建立传统控制方法的精确的数学模型,传统的控制方法无法投入运行。本论文对余热发电系统各个主要控制环节的动态特性和控制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水泥窑的工况和模糊智能控制理论对余热发电的各主要环节进行了优化控制技术研究。入口烟气控制主要是适应水泥窑工况变化,既要尽量保持烟气温度流量的稳定,还要跟随窑况变化最大限度的利用余热,本优化控制技术利用模糊智能控制理论把反映烟气品质的温度和流量作为输入来调节烟气入口阀门,结合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设计了一套模糊控制方案,使余热电站更能适应水泥窑况的变化。汽包水位控制是在传统控制基础上,引入烟气温度变量设计了一套模糊控制方案来修正汽包水位,使其更适应余热热源的特点,避免出现虚假水位。除氧器凝汽器水位控制是在现有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把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设计了一个两输入两输出的模糊控制器来调节水位,使其更能适应现场情况。由于余热电站热源变化引起的系统热储能变化时,发电机负荷要进行及时的调整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热能,提高余热利用率,本汽轮机功率控制方案是把机前蒸汽压力作为输入设计了一个模糊控制器,使汽轮机负荷能跟随系统储能变化进行调整,提高余热利用率。论文的最后对优化控制技术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优化方案更能适应水泥余热发电系统的特点,提高了余热的利用率,对企业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实际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泥企业低温余热发电的意义
  • 1.2 水泥工业余热发电的发展历程
  • 1.3 水泥厂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现状
  • 1.4 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控制系统特点
  • 1.5 传统控制系统的局限性
  •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理论简介
  • 2.1 水泥低温余热发电工艺概述
  • 2.1.1 余热发电系统的设备组成
  • 2.1.2 余热发电系统的工艺流程
  • 2.2 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
  • 2.2.1 第一代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 2.2.2 第二代纯余热发电技术
  • 2.3 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主要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余热发电主要控制环节分析
  • 3.1 烟气入口阀门控制分析
  • 3.2 汽包水位控制分析
  • 3.2.1 汽包水位动态特性分析
  • 3.2.2 汽包水位经典控制系统分析
  • 3.3 真空除氧器和凝汽器水位控制分析
  • 3.4 汽轮机功率控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技术优化
  • 4.1 模糊控制简介
  • 4.1.1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 4.1.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4.2 入口烟气阀门控制技术
  • 4.2.1 SP 烟气入口阀门控制
  • 4.2.2 AQC 烟气入口阀门控制
  • 4.3 汽包水位控制技术
  • 4.3.1 汽包水位控制方案设计
  • 4.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4 除氧器凝汽器控制技术
  • 4.5 汽轮机功率控制技术
  • 4.6 总结
  • 第五章 优化控制系统仿真
  • 5.1 汽包水位优化控制技术仿真
  • 5.2 除氧器、凝汽器优化控制技术仿真
  • 5.3 汽轮机功率优化控制技术仿真
  • 5.4 总结
  • 第六章 优化控制技术应用的工程实现方法
  • 6.1 本方案的工程实现方法
  • 6.2 总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纯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与装备[J]. 中国建材资讯 2016(03)
    • [2].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评价研究[J]. 居舍 2017(25)
    • [3].分散控制系统在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5(14)
    • [4].关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探究[J]. 居舍 2018(35)
    • [5].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经济评价及其应用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5(17)
    • [6].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热效率及火用效率[J].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10(01)
    • [7].简析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J]. 冶金能源 2010(03)
    • [8].中国企业成功开发出高效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J]. 电力勘测设计 2008(02)
    • [9].中国企业成功开发出高效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J]. 电力设备 2008(05)
    • [10].水泥厂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经济性简析[J]. 中国招标 2008(32)
    • [11].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节水系统改造[J]. 水泥 2016(09)
    • [12].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的改进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09)
    • [13].水泥回转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探讨[J]. 福建建材 2015(01)
    • [14].山水集团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08(01)
    • [15].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的经济分析[J]. 建材世界 2012(04)
    • [16].提高纯低温余热发电量的措施[J]. 水泥 2010(02)
    • [17].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J]. 水泥 2010(02)
    • [18].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改造[J]. 中国水泥 2010(12)
    • [19].浅析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原则热力系统方案[J]. 硅谷 2009(11)
    • [20].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节能减排指标简化算法[J]. 中国水泥 2009(09)
    • [21].中材节能推行“量身定制”技术方案得到广大用户的肯定[J]. 中国建材资讯 2008(03)
    • [22].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3].提高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量的方法与途径[J]. 中国水泥 2015(06)
    • [24].浅谈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安装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6)
    • [25].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的若干问题[J]. 科技传播 2013(19)
    • [26].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J]. 科技传播 2010(07)
    • [27].浅析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给水除氧系统及其设计优化[J]. 装备制造 2009(05)
    • [28].纯低温余热发电汽轮机组中的调节保安系统[J].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08(02)
    • [29].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分析及其主蒸汽参数优化问题[J]. 能源技术 2008(02)
    • [30].中材节能总承包和田尧柏余热工程并网发电[J]. 中国建材资讯 2013(02)

    标签:;  ;  ;  ;  ;  

    纯低温余热发电控制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