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刘小梅江西省信丰县嘉定镇七里小学341600

摘要:如何让语文教学“活”起来?我的看法是: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二、把握情感基调,调动学生情感;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四、运用幽默艺术,营造愉快氛围。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起来兴趣动力情感参与幽默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教学中“活”起来。“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动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二、把握情感基调,调动学生情感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

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理解第二段课文时,学生在理解小金花失去妈妈的心情过程中,总倾向于小金花对敌人的恨,而忽略了她失去妈妈的悲痛。因此朗读这段课文时,要先让学生自由找出最能表现刚强的词语“脚一跺”、“抽动两下”,继而引导理解这些词语中流露出的情感。通过分析,学生体会到小金花是把失去妈妈的悲痛深埋在心底,更把满腔的仇恨对准了敌人,化悲痛为力量,发誓要为妈妈报仇。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了情感。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1.问,让学生自己提。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敢于提出来,勇气可嘉。我班学生就特爱提问题,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时问“轻快”、“灵活”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学《燕子》时问写燕子的外形为什么用“凑”字等等。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代答,应让学生去作答,遇到有价值的问题还应组织学生讨论。

2.话,让学生自己说。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这样,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也只有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学文成熟之际,教师创设情境:晏子凯旋归来,齐王会说什么?齐国的大臣会说什么?齐国的百姓会说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在表达中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四、运用幽默艺术,营造愉快氛围

教师语言的幽默感,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成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态能起到重要作用。事实表明,富有幽默感的老师,学生总是喜欢的,师生间的情感也必然融洽。其办法有:

1.说笑话。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说些富有哲理性、知识性和情趣性的笑话。在教学中教师正确地巧妙地穿插笑话,不仅可以起到弦外有音、启人深思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育人品德、沟通师生情感。

2.引典故。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典故,这些典故事实上都是一种劝人方式,同样也都包含了诙谐的笑话和知识。要古为今用,引用这些典故,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传授的知识,同时也能向学生暗示事理、传递情感、创造愉快的情感。

3.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后语。在教育学生思想道德之时,不能死搬硬套地向学生讲述其中的道理,应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名人趣事或歇后语。这种方式可以引起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又不失教学的神圣和典雅;既能使学生开启心智,又能使学生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教育印痕。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标签:;  ;  ;  

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