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世祺

(惠州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R(90.5±4.3)次/min、RR(18.2±4.0)次/min、PaO2(7.8±0.2)kPa、PaCO2(6.5±0.2)kPa、有效率97.3%、死亡率0、撤机时间(3.4±0.2)d、住院(8.1±0.7)d。对照组治疗后HR(100.3±5.6)次/min、RR(25.4±1.8)次/min、PaO2(6.8±0.1)kPa、PaCO2(6.8±0.1)kPa、有效率81.1%、死亡率18.9%、撤机时间(5.9±0.6)d、住院(10.9±0.9)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撤机与住院时间。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小儿重症肺炎;鼻导管吸氧

前言:小儿重症肺炎为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患儿症状以呼吸困难为主,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达20%~30%。发病后,及时给予抗感染、化痰、吸氧等常规治疗,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应用到治疗过程中,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74例作为样本,阐述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法,观察了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7)性别:男/女=21/16,年龄(3.14±1.10)岁,病程(26.35±3.45)h。对照组(n=37)性别:男/女=20/17,年龄(3.20±0.97)岁,病程(27.01±2.89)h。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1)患儿均已确诊为重症肺炎。(2)患儿初次发病。(3)无其他系统重大疾病。(4)家长自愿参与研究。

1.3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化痰、止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

观察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法如下:(1)NCPAP:氧流量8~12L/min,呼气末正压(PEEP)3~6cmH2O,氧浓度30%~60%。通气期间,需严密监测患儿的血气指标,当血气指标恢复正常,并稳定12~24h后,可考虑撤机,改为鼻导管吸氧。(2)治疗期间,针对伴有烦躁者,可给予水合氯醛灌肠镇静。

两组患儿如治疗无效,均需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呼吸功能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HR(90.5±4.3)次/min、RR(18.2±4.0)次/min、PaO2(7.8±0.2)kPa、PaCO2(6.5±0.2)kPa,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的常规治疗方法,以抗感染、化痰、止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为主。上述方法的应用,虽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呼吸道的畅通性,但难以增强呼吸功能,患儿病情好转速度缓慢[1]。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导管吸氧,有助于改善各器官供养,但难以改善肺氧合状态。此外,鼻导管吸氧的过程中,氧气温度与湿度不适宜,同样易影响患儿的舒适度,增加呼吸道损伤乃至肺炎发生的风险[2]。本文研究发现,给予重症肺炎患儿鼻导管吸氧后,患儿HR(100.3±5.6)次/min、RR(25.4±1.8)次/min、PaO2(6.8±0.1)kPa、PaCO2(6.8±0.1)kPa,与治疗前相比,患儿呼吸功能可见小幅度改善。本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1.1%、死亡率18.9%、撤机时间(5.9±0.6)d、住院(10.9±0.9)d。

为进一步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本院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应用到了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与常规鼻导管吸氧相比,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且可使萎陷的肺泡充分扩张,增强肺功能,改善各器官供养,预防各器官坏死,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此外,采用该方法治疗时,医护人员同样可对氧气进行加温,并给予雾化吸入,进一步稀释痰液,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为评估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本院于治疗后,对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气指标等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患儿经治疗后,HR(90.5±4.3)次/min、RR(18.2±4.0)次/min、PaO2(7.8±0.2)kPa、PaCO2(6.5±0.2)kPa,与给予鼻导管吸氧者相比,患儿呼吸功能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3%、死亡率0、撤机时间(3.4±0.2)d、住院(8.1±0.7)d,与给予鼻导管吸氧者相比,患儿死亡率明显降低,撤机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撤机与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杨霞,周巍玲,任晓红.高频通气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对小儿重症肺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15(06):934-935.

[2]罗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对临床疗效、肺功能及相关时间指标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187-188.

标签:;  ;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