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视域下的技术异化问题

SST视域下的技术异化问题

论文摘要

现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异化带来的困扰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它,研究它。对于技术异化的产生根源,历来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在笔者所知道的研究成果中,对技术异化的探讨多是停留在技术异化对人类的不利的影响上,针对现象批判技术的居多。更有一些学派主张技术主体论,把技术看做有自身逻辑的主体,把人看做被技术控制的对象。但是,技术并不是先于人类存在的,技术异化也不是不可控的。笔者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SST(技术的社会形成)对技术异化问题进行新的审视。本文主要是采用“先述后评”的方式,通过对以往学术界对技术异化的研究理论的陈述、分析、批判,看出以往理论的不足,并介绍SST理论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以理性思辨的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相对系统地阐述笔者对社会形成视角下的社会与技术异化的关系,并由此得出处理技术异化问题的态度、方式、方法,使其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本文分四章,第一章是历史的述评,第二章是概念的阐释,第三章是对技术异化的根源探究,第四章是实践观,由此来建构出具有灵魂的“体系”。在第一章引言中,论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第二章中,阐述了技术异化的历史解析,阐释了用SST理论研究技术异化的特点;在第三章中,探究技术异化的根源;在第四章中,陈述弱化技术异化的理论根据、方法和实践观。从现实应用的角度来看,正确的技术异化观对指导人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人的能动作用,通过完善社会建构来弱化技术异化的负作用,控制技术异化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批驳技术自主性为立意原点,以SST的视角论证了技术异化是由技术的固有属性和社会属性引起的,将自然根源和社会根源有机地辩证统一起来,并通过论证技术异化具有不可消除性和可弱化性,得出可以通过社会建构的方式控制技术异化的危害程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一、论文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论文问题的提出
  • (二) 论文的研究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技术异化和SST的内涵
  • 一、技术异化的哲学阐释
  • (一) 技术异化的历史解析
  • (二) 技术异化的双重属性分析
  • 二、SST的哲学阐释
  • (一) SST——社会之于技术的研究视角
  • (二) SST对技术的认知:建构性
  • (三) SST研究的特征:整体性
  • 第三章 SST视域下的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探究
  • 一、技术的社会限制
  • (一) 技术的社会性
  • (二) 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局限性
  • 二、技术的社会选择
  • (一) 政治制度的缺陷
  • (二) 经济主义的发展观
  • 三、技术异化的人本根源
  • (一)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 (二) 生活观上的享乐主义
  • 第四章 SST视域下的技术异化哲学思考
  • 一、技术异化研究的哲学反思
  • (一) 承认技术异化的客观存在
  • (二) 承认可以通过社会建构弱化技术异化
  • 二、社会建构对技术异化的消解
  • (一) 确立整体主义的技术观
  • (二) 加强技术异化的伦理控制
  • (三) 建立合理的技术评价标准
  • 三、树立可持续的理性发展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SST视域下的技术异化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