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规划及视觉定位技术的研究

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规划及视觉定位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近二十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广泛获得应用。我国在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和设计各种用途的机器人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的工作是围绕一个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规划及视觉定位技术的研究进行的。论文首先根据教学机器人的任务要求,确定机器人的结构及各项基本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机器人控制系统所需要的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通讯方式和控制系统辅助功能等硬件进行设计,介绍了上位机控制软件。机器人运动学建模阶段:得到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正、反解,本文中的模型是基于D-H方法的,然而在解的过程中仅需一次矩阵逆乘,避免了大量的矩阵逆乘算法,求解过程更简单。在机器人反解过程中,存在多解情况下,提出了根据“最短行程“这个准则来选取一组确定的解。介绍了机器人用户坐标系、圆柱坐标系,编写了程序验证了正解、反解的正确性。机器人轨迹规划阶段:给出了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的算法,并在机器人末端安装一支笔,记录机器人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的轨迹,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机器人视觉定位系统阶段:对摄像机进行了标定,用单目视觉与立体视觉分别对物体进行定位。编写了视觉定位控制软件,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然后控制机器人抓取物体。最后介绍了写字机器人,给出了字的笔画和笔画点的获取方法,给出了机器人工作坐标系示教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工业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工业机器人的现状
  • 1.2.2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六自由度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六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
  • 2.2.1 机器人的结构
  • 2.2.2 机器人技术参数
  • 2.3 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2.3.1 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结构
  • 2.3.2 Galil 运动控制器
  • 2.3.3 伺服控制系统组成
  • 2.3.4 控制系统通讯功能的实现
  • 2.3.5 控制系统辅助功能的实现
  • 2.4 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 3.1 引言
  • 3.2 数学模型建立
  • 3.3 运动学正解
  • 3.4 运动学反解
  • 3.4.1 运动学逆解的一般性问题
  • 3.4.2 逆运动学方程的推导和求解
  • 3.5 运动学反解不唯一性
  • 3.6 机器人用户坐标系
  • 3.6.1 用户坐标系的定义
  • 3.6.2 用户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变化关系
  • 3.7 运动学模型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器人插补算法
  • 4.1 引言
  • 4.2 直线插补算法
  • 4.3 圆弧插补算法
  • 4.3.1 由空间任意三点求圆弧的圆心和半径
  • 4.3.2 插补算法
  • 4.3.3 终点判别
  • 4.4 笛卡儿空间插补算法的补充说明
  • 4.5 实验
  • 4.5.1 直线插补实验
  • 4.5.2 圆弧插补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器人视觉定位技术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摄像机标定
  • 5.2.1 标定原理
  • 5.2.2 镜头畸变的校正
  • 5.3 相机安装位置标定
  • 5.4 物体定位
  • 5.4.1 定位基础知识
  • 5.4.2 单目定位
  • 5.4.3 立体视觉定位
  • 5.5 工件质心
  • 5.6 工件偏转角
  • 5.6.1 偏转角定义
  • 5.6.2 哈夫(Hough)变换检测工件最长边
  • 5.6.3 工件最长边及偏转角获取
  • 5.7 实验
  • 5.7.1 工件最长边及偏转角获取实验
  • 5.7.2 单目定位实验
  • 5.7.3 双目定位实验
  • 5.8 误差的来源分析与改进措施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用于教学的机器人写字技术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字符信息获取
  • 6.2.1 字符信息提取
  • 6.2.2 字符信息存储
  • 6.3 机器人工作坐标系示教
  • 6.4 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大利器轻松实现六自由度平台的应用与开发[J]. 智能机器人 2019(05)
    • [2].六自由度机器人叶片剖光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20(02)
    • [3].复合式六自由度平台运动学仿真分析[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20(03)
    • [4].六自由度平台角位置测量精度方法[J]. 导航与控制 2020(03)
    • [5].六自由度平台的软硬件构成及其控制算法[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0(13)
    • [6].六自由度机械手结构及运动仿真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7].六自由度摇摆平台的反解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7(02)
    • [8].六自由度地震模拟试验台运动轨迹规划[J].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7(04)
    • [9].基于SolidWorks Motion的六自由度平台运动仿真[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6(06)
    • [10].一种全站仪免置平实现的刚体六自由度测量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24)
    • [11].压电驱动六自由度指向平台的力电耦合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07)
    • [12].舰船锚泊运动与六自由度操纵的数学建模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17(24)
    • [13].六自由度摇摆台[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03)
    • [14].基于遗传算法的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控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02)
    • [15].六自由度液压运动平台的分析与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20(05)
    • [16].四自由度平台条件下的六自由度水声测试技术[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9(04)
    • [17].基于WLAN六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研究[J]. 科技广场 2017(05)
    • [18].基于项目的大学生学习方法研究——以六自由度机器人开发项目为例[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18)
    • [19].基于ADAMS的六自由度飞行模拟器动力学仿真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3(11)
    • [20].基于六自由度方程的飞机结冰问题仿真[J]. 飞行力学 2013(01)
    • [21].六自由度飞行姿态仿真平台设计[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20(04)
    • [22].基于神经网络的六自由度机械臂轨迹仿真控制[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21)
    • [23].六自由度摇摆台反解建模与仿真[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24].一种新的六自由度测量方法[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8(05)
    • [25].浅析空间六自由度多关节机器人连续工作容积仿真[J]. 机械管理开发 2016(11)
    • [26].一种六自由度机械手奇异回避算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7(11)
    • [27].六自由度摇摆台检测方案设计[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28].基于OpenGL的六自由度机械臂三维建模与仿真[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4(03)
    • [29].基于滚珠丝杠传动的六自由度平台设计研究[J]. 机械传动 2014(08)
    • [30].六自由度弹道仿真航路规划评价方法[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0(04)

    标签:;  ;  ;  ;  ;  

    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规划及视觉定位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