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

艾尔卡汗•卡玛斯(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中学,新疆塔什库尔干845250)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很不适应教育与教学的需要,主要存在的问题:老师保持着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做了没有用却又不能不做的“无用功”;需要跨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课改门槛。针对这些物理教育与教学中的现实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改革:物理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了解学生;信任学生;进行教学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问题;应对策略

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进行教学创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快乐,营造风趣生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享受快乐,挖掘新颖的教学材料灵活施教,让学生体验快乐;设计有趣的实验,给学生创造快乐。但从目前来看,教师喜欢用固有的教育眼光审视现行教材,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物理的教育教学很不适应新课标下的教育与教学的需要,笔者就当前课改下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做一分析。

一、老师保持着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

从目前来看,物理的教育教学过于偏重智育,忽视德育,实效性差;更多关注书本知识,轻视创新精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很好对尊重学生的情感、自尊和个性差异等等方面的评价。致使许多物理教师因固守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而造成“新课程,老教法,穿新鞋,走老路”。喜欢用应试的教育眼光审视现行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现行教材降低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因此,影响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做了没有用却又不能不做的“无用功”

新课改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关键在于教师。在当前课改中,人们都是说该给教师增“压”,给学生减压的时候了。给教师增压却给教师带来了做了没有用却又不能不做的无效劳动的工作。要求教师课课写教案、课课写反思、周周写小结、月月写中结、期末写大结、两周写一案例。对教案的要求是课型齐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时间分配等项目要填写齐全,每节课后要写教后记。课课都要填得那样全,无论你教龄长短。一本书教过多少年,一样的教案写过多少遍,每次都得从头再来,年年都要从头再来,做这些重复工作。我们物理教师不想重复也没有办法,因学校常规“周查月评学年量化考评”的检查,是看表面的“项目是否齐全”、“字数是否充足”。不管备课本上有许多毫无必要的项目。有好多不必要的书写内容,并且这些东西对教学本身无多少帮助,然而老师们却不得不整天忙于编造材料。做不过来就补,就应付,就抄,忙忙碌碌,里面有用的成分能有多少。连自己都说不清楚。造假劳动多。无效劳动所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概括起来就是无用、无味、有害。教师的无效劳动必然要转嫁到学生身上,造成学生负担的加重。重负下的教师无法“充电”,无法发展,更谈不上创造。教师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毒害师生心灵,贻害无穷。

三、跨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课改门槛

在物理教学课堂上,存在着教师放不开,不敢放,不会放的问题,这是最突出的问题,教师走进课堂,先是一段多媒体导语或提一些问题或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再根据新课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多次的老师问,学生答,或者多加上几个学生答,老师再讲,问完了,答完了,讲完了,布置完作业,正好下课。在这种看似步骤清楚、结构严谨、有条不紊的课堂上,教师切切实实地在发挥作用,处处有要求,处处有示范,处处有问题,处处有指导,处处有讲解,处处有教师的活动。学生也有读书,也有思考,也有解答,但这些都是在教师的绝对控制之下,按照教师自认为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进行的学习,学生没有自己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尽管教师有微笑、有平等、有民主的意识,有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的想法,但是,在这种教师时时控制、处处主宰的课上,学生没有选择权,没有自主权,只有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

合作交流也流于形式。几乎所有的物理课堂都会安排学生“讨论讨论”。通常四人一组,要么两人一伙窃窃私语,要么四张小嘴同时张开各说各的。这样责任不清、分工不明、表面热闹、乱议一气的讨论有什么意义?会起到什么样的合作作用?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意义并非真正的认识,不知道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个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承担责任、为集体做贡献的过程。把“合作”仅仅看成了一个“讨论讨论”。不注意研究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不明确分工责任,没有主持人,没有中心发言人,没有记录员。结果,要么抢着说,要么都不说,也没人归纳整理大家的意见,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讨论问题。结果学生提出的问题除了课本上已有的问题,或者零零碎碎几个表面的问题,教师一切顺其自然,所谓的探究其实就是走过场。

四、物理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进行教学创新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过去固有的传统教学中转变过来。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真正开始了课改实验,是不是真正领会和接受新课改的思想,需要看教师的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是否改变,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落实这样的方式,前提是做到开放和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快乐,营造风趣生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享受快乐,挖掘新颖的教学材料灵活施教,让学生体验快乐;设计有趣的实验,给学生创造快乐。

五、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初中物理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回答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六、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中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那种追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开始几周的课堂教学和书面作业,学生往往因说话水平有限,口头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高,对问题的回答总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有话写不出,有理讲不准,啰啰嗦嗦。教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理解学生初学物理时的困难,然后做出示范性的答题。开始几周不作过高要求,只要他们答题时能用“物理语言”回答清楚就行,以后慢慢引导,要求也逐步提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胆子就大了,脑子也开动起来了,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尽如人意,也要鼓励他们,肯定他们能动脑筋的一面。

标签:;  ;  ;  

新课标下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