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个性张扬、自主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

构建个性张扬、自主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

董付信山东省平度市万家镇万家中学266700

“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刘国正语)。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会读书,然后放心让学生去读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构建个性张扬的语文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授之以读法

首先,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词典。从原则上说,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词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必备字典词典,还在每节课中留给他们适当的时间,先进行查字典的训练,教给他们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其次,所读作品中的精彩句段,重要篇章的论点、论据或艺术特点,语言现象的归类释疑、有意义的写作材料的积累、阅读过程中有感而发的思想火花等,要鼓励学生把他们列为阅读笔记的内容,长期沉淀便成为自己的东西,终生受益。

再次,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在学习课文的前提下,可推荐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著,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书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学习自己用笔去描述对这些人物的感受。

二、授之以说法

教师的语言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就要注情于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教师带着感情教,满怀深情说,娓娓动听的话语就能在学生心里产生共鸣,从而“情动而辞发”,造成一触即发的态势。一定的情境,激起了学生一吐为快的情趣,并且在这一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又得到了启发和教育。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说话的欲望,给学生一个说话的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在争论中迸射出思想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答案的多样性。教学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后,让学生复述,达到“说”话的目的,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说话能力。如学了《短文两篇》,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的第一次;学了《童趣》,让学生交流自己儿时的“物外之物”……这样给学生提供充分说话的机会,无形中培养提高了表达能力。

三、授之以疑法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让他们在“乐学”中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敢于“异想天开”,并体验自己的新颖创见被其他同学接受和赞赏的满意感、自豪感。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多种质疑不应担心、回避,更不要阻止、压制,而应及时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挖掘,通过有目的的思考、探究,来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使学生既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又增强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激励。

如上课时学生会对“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样的广告语犯疑,教师要大胆和学生共同进行探讨。这个广告的确存在语病,要让学生知道分析其语法上前后矛盾的错误。但是广告的经济效益和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原因而出现此类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最后通过师生合力,为其找到合适的解释。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大胆面对此类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使学生关注生活中语文,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释生活,更好地理解生活。

四、授之以觅法

魏书生曾说过,要进行教改,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心灵全方位向学生敞开,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对教改的看法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师生在充分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探讨问题、探讨改革,才能共同完成语文教改的任务。在课堂上,我总是努力去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逐渐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轻松和谐的氛围,便于学生人人参与,轻装上阵,畅所欲言。这种方法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就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习。

1.撰写调查报告。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时,可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语文,分小组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到图书馆、走进网络,搜集资料,筛选、分类、编排,装帧设计,装订成册,互相交流。

2.办手抄报,交流评价。可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主张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汇报会上谈读书心得,交流思想,推荐佳作。

3.主张户外活动,回归自然,关注社会。学生可以三五成群到图书馆、公园、旅游胜地,所有这些都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4.上网查阅、收集和筛选信息。可通过大家比较喜爱的这种模式,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不断提高,以及通过教室后面开设的“语文角”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通过尝试,我深刻地感到: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必须经过新旧教育观念和行为转变的风雨历程,但是,无论这个过程多么艰辛、多么沉重,我们必须以“敢立潮头唱大风”的精神走向它、走进它,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唯有如此,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浸染着新课程民主、和谐、个性张扬的底色。

标签:;  ;  ;  

构建个性张扬、自主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