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如何构建数学趣味课堂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如何构建数学趣味课堂

(通辽市新世纪学校028000)

摘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与老师的教学理念分不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强化素质教育,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激发兴趣;生活情境

一、趣味课堂的重要性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齐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人们的认识是从感觉、知觉、表象而循序完成的。特别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的数学问题尤其如此,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这抽象的学科引导学生从枯燥到喜欢的过程。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部动因,它是能够推动和促进学生去探求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获取个人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1)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2)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

三、数学课堂生活化

1)联系生活类比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始至终灌输生活化的思想,这样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形成良好的思考方法。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会涉及有关圆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看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的形状?汽车轮胎、油桶、瓶盖等,一方面是为了更加的美观,另一方面是充分地利用了其本身具有的性质。明白原来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与之有关的内容联系可以拓展知识面,让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梳理出清晰的数学框架加深印象。

2)创设生活情景

教师要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融入教学中去,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学习相关的知识,会发现原来自己身边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例如把游玩的情景带入进来,湖中的小船只能坐4个人,咱们班一共有二十个学生,让大家思考一共需要几只小船?这里面涉及除法的知识,这种娱乐化的场景肯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吸收知识的效率,还可以根据生活情景编写题目进行巩固。这样就让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学生会主动的投入进来去探究其中蕴含的奥秘。

3)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认识到它的具体用途。表面看上去是对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可以在生活中达到灵活运用。例如和妈妈去超市买菜,各种蔬菜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种类需要的重量也不同,这就考验乘法计算的能力,另外一般都会涉及小数点,所以要认真对待。慢慢地会培养起数学思想,在看待问题时更加的理性全面,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要为生活更好的服务,让二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4)以生为本,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数学其实是一门充满美的事物的学科。我们常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数学的科学严谨性和平行对称性都体现了数学对美感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提高数学趣味性的最高境界和最本质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鉴赏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自觉地体会和欣赏数学之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许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和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认为数学不像语文那样可以有浓厚的浪漫氛围,也不像美术那样可以从课本上欣赏到美图美景,更不像科学那样充满惊喜和好奇,其实不然,数学也具有独特的美。比如,教师在讲解“图形的拼组”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图形并对其进行涂鸦,然后老师对学生的涂鸦进行排名,并让部分学生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以此来带动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发现美。

结语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用“爱”去关心学生,用“乐趣”去点亮课堂,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和信心,做学习的主人。总之,教师要通过设计多样的探究与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迁移、猜想、类比、推理等多种数学思想得到纵深发展,在类比中感受推理的快乐,在推理中体会有趣的数学。

参考文献

[1]余光荣.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6(10).

[2]朱国锋.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3(8).

[3]王继波.试析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3):232-233

[4]李玉媛.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7(7).

标签:;  ;  ;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如何构建数学趣味课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