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压监测论文-王志,张文龙,钟生元,周英烈

地压监测论文-王志,张文龙,钟生元,周英烈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压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压监测,残留矿柱,安全生产

地压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张文龙,钟生元,周英烈[1](2019)在《充填体下残留矿柱回采地压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残留矿柱的回采条件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残矿周边的采空区及空区内存留的充填体等都会影响回采过程中周边矿岩的稳定性。文章以石湖金矿350 m中段3047试验采场的顶底柱回采为工程背景,因采场内留存有大量的干式充填体,为了保障顶底柱回采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方案对比研究采用声发射+应力+位移为主要监测手段的地压监测系统,并通过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分析试验采场在回采过程中对周边围岩及采场内的地压影响规律,避免灾害事故,保障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湖南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6期)

焦彪,郝雷,张建军,史星,田小兵[2](2019)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震监测、地音监测及顶板动态监测联合监测手段对胡家河矿401105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规律与微震关系、冲击地压发生规律与工作面矿压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该顶板条件下顶板周期性活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及冲击地压主要影响因素,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7期)

徐士虎,陈自军[3](2019)在《安阳煤矿14206巷道支护设计与地压监测防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安阳煤矿14206巷道的生产安全,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结合实际经验,对该巷道进行了锚杆、锚索相结合的联合支护设计,采用在支护实施50、100、150 m处,以及新掘下山巷道处分别设立测区,并针对顶板、两帮等处,实施应力、应变监测的方式,以实测数据验证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对相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黄智群,江文武,李家福,吴小丰[4](2019)在《微震技术在浅埋钨矿床地压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漂塘钨锡矿开采历史悠久,地压活动频繁,为了深入掌握井下地压活动规律,有效预测地压灾害,矿山构建了41通道微震监测系统,实现了对井下地压活动的实时监控,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识别和圈定逐渐形成的岩石微破裂聚集带和地震成核风险区域,通过对比分析地压灾害前后的监测指标演化特征,视体积、能量指数等指标可以作为地压灾害的前兆性特征指标;通过研究获知,与深井矿山相比,地压灾害发生时能量释放突变值的数量级较小,没有大震级事件产生,这表明钨矿采空区地压灾害的发生可能更多受控于岩体结构面。(本文来源于《采矿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赵志强[5](2019)在《煤层群开采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4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RFPA模拟软件分析了近距离煤层不同煤间距巷道变形破坏情况,并得到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以及明显影响范围。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将工作面划分为四个危险区域,掘进期间在不同危险区域采用煤层注水、爆破卸压进行冲击地压防治;在回采期间采用大直径钻孔、匀速慢推进行冲击地压防治。采用钻屑法对卸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卸压后基本无冲击地压危险。(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冯锐鹏,胡高龙[6](2019)在《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巷道布置时,孤岛工作面不同位置产生的冲击地压危险性不同,据此可以准确布置回采巷道的位置,并通过对应的手段尽量降低冲击危险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间歇式的开采手段,能够提高冲击地压的防治水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14期)

林治国[7](2019)在《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掘进工作面采用钻屑法、应力在线以及微震系统监测工作面压力显现及采动影响,通过设计选择合理的参数和布局,能够有效地监测到动压显现,为及时采取卸压措施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冲击地压监测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王日东,王清标,施振跃,李欣远[8](2019)在《矿山地压监测系统在采空区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空区不稳定经常发生事故,造成内顶板冒落,形成冲击波,对正在工作的人员设备造成重大安全威胁,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因此有必要对采空区进行监测。本文以赤峰市白音诺尔铅锌矿为依托进行了研究,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10期)

赵江涛[9](2019)在《一种应用STC89C51单片机的地压监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设计了一种应用STC89C51单片机的地压监测系统,选择AVR Studio软件平台开发得到所需的应用程序系统,利用AVR汇编语言程序进行编辑、编译并生成所需的目标代码。设计的软件监测系统可以对5个监测点产生的声发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收集,系统主机和通信模块之间通过串口进行连接,快速采集来自地下矿场所有监测点的数据。把该声发射监测系统用于测试某铁矿时,实际性能达到设计的目标。对监测系统开展1年左右的运行,通过比较事件数的统计结果与实际矿山情况可以看到,监测结果与现场的真实状况形成了良好的吻合。(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建坤,刘超[10](2019)在《条带预采上分层凹型煤体开采冲击地压监测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桥煤矿1308工作面煤层弱冲击、凹型煤体开采,回采期间工作面安装了微震、应力、矿压3套监测系统,通过对回采期间3套系统收集的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掌握了1308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及微震事件层位分布,了解了采空区顶板垮落程度,为下一步类似工作面开采提供了数据参考,提高了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水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09期)

地压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微震监测、地音监测及顶板动态监测联合监测手段对胡家河矿401105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规律与微震关系、冲击地压发生规律与工作面矿压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该顶板条件下顶板周期性活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及冲击地压主要影响因素,为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压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张文龙,钟生元,周英烈.充填体下残留矿柱回采地压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2019

[2].焦彪,郝雷,张建军,史星,田小兵.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分析[J].价值工程.2019

[3].徐士虎,陈自军.安阳煤矿14206巷道支护设计与地压监测防范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9

[4].黄智群,江文武,李家福,吴小丰.微震技术在浅埋钨矿床地压监测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19

[5].赵志强.煤层群开采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

[6].冯锐鹏,胡高龙.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技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7].林治国.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的探索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9

[8].王日东,王清标,施振跃,李欣远.矿山地压监测系统在采空区监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

[9].赵江涛.一种应用STC89C51单片机的地压监测系统设计[J].信息技术.2019

[10].王建坤,刘超.条带预采上分层凹型煤体开采冲击地压监测数据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标签:;  ;  ;  

地压监测论文-王志,张文龙,钟生元,周英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