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生数学学习状况与矫治对策

中职护理生数学学习状况与矫治对策

周鹏飞(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贵州黔东南55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和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毕业后都选择了上普通高中,而选择中职护理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没考上高中或者家中是医学世家而受家长之命被迫来的学生,他们的内心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自卑感和压抑感。面对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状况,很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于有的学生对数学特别反感,认为数学太抽象、枯燥难学。因此,要调整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本文对中职护理数学学习状况与矫正对策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在数学课堂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数学观学习态度能动性思考

一、影响中职护理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分析

影响中职护理生数学学习心理的状况有很多,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状况;外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小环境、班组氛围、教师因素等。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包括课堂教学、调查问卷、了解等),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基本功底薄弱,可持续学习能力缺陷

在中职护理生中,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课功底薄弱。我们了解到: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不好,一直拖后腿,由于初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概念不清,计算容易出错,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较差等;而数学这门课的特点就是知识连贯性强,一环扣一环,形成了完整的知识链条。现在中职学校的数学内容基本上与高中阶段吻合,初中没学好,再来学高中内容,就会凸显一个问题:基本功欠缺,能力达不到。这样就形成了对后继数学知识学习的严重障碍。

2.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中职护理生数学学科的教学,每年都会进行两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总结调查结果分析,有20%~30%的几乎不做数学笔记,说明学生做笔记的习惯有待养成。40%的学生遇到问题会想办法解决,而60%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就临阵退缩或听之任之。我们布置的课堂作业难度一般不大,每次作业量都很少,但只有48%的学生会动手做练习或作业,而高达52%的学生上课时根本不动笔或偶尔拿起笔对待练习或作业。因此,学生的动手习惯是我们数学教育上的一大薄弱环节——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感悟与兴趣。

3.学生的研讨态度欠主动与学习竞争气氛不浓

通过观察分析,中职护理生数学学习45%的学生不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说明学生缺乏对数学(包括对“数学问题”)主要的研讨态度,在数学学习上没有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由于中职护理的专业课较多,难度大,数学每周2节,课时少,数学知识在专业上应用不多,所以,数学学习的班级竞争气氛不好,这是制约数学学习的客观因素。

二、改变学生学习状况、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具体措施

1.捕捉数学内涵,让数学回归生活

中职护理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提供临床上病理、药理、护理等方面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捕捉数学内涵,让数学回归生活。数学课堂只有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我们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又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和帮助,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只有让学生感觉到“我确实需要它”,学生才会主动去学,实现“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比如学生学习医学方面的心率、脉搏、心电图等波动曲线,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本节讲解的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画法和性质,怎样解答以上几种波动曲线的变化?病理、药理、护理等有哪些波动曲线跟正弦、余弦图象有异同点?

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很浓,很想知道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从而调动了课堂气氛,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交集的运算》,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我们来解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组: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与交集运算对比,即复习初中知识点,知道了前后知识的联系,抽象的交集运算得到了理解,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得到了提升,从而为对话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动力。

2.降低起点,消除或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要适当放低教学起点,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由于中职护理生数学基础薄弱,初中没学好,再来学高中内容,会感觉数学学习是不懂、难学、枯燥、无味的。所以只有低起点,才能被大多数同学接受,才能使学习教学变得容易,以解决部分同学“数学太难”的问题,促进他们对学习数学“有兴趣”。

比如本人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画出函数y=x与y=-x的图像,并判断这两个函数图像y随x的变化趋势,联系医学、病理、护理学几个变化曲线与它们相似的图像。

这样的问题,是初中函数的知识,起到了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降低知识难度的作用,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可以想出办法来解决,不断地得到鼓励。通过合作学习,一堂课下来,气氛轻松而热烈。

3.探索体验式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能动性

教师只有尽力去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真正地去创建积极的、自主的学习环境,从而成功地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举例说明。

案例:《不等式小结》,创设情境,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不等式我们学到了什么?利用简单的文字、符号、图形,把重点知识表现出来。

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充分肯定,互相纠错、补充,然后师生共同整理。

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实现“师生换位”,让讲台变成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具体做法是:布置内容,通过自学,上台讲解。

对于某些简单的课型,教师可在课前先布置预习,推荐部分资料,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形成、发展、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然后,由一位同学充当教师的角色,上台向全班同学讲解,解答同学的疑问,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比如《分段函数》这节课,我要求学生先通过自学,找出分段函数在医学、药学、护理学等方面的实例,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主讲,再由其他同学补充。这节课,我布置了两天的时间,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电脑、图书室等条件。同学们查阅了大量资料,既体现了合作精神,又使他们亲自参与探索。如在找分段函数的实例,这节课,5个小组分别找出了不同的实例。⑴体温与病理:<36℃,36~37℃,37~38℃,38~39℃,39~41℃,>41℃。⑵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⑶某市规定用电费用,每月不超过100度,按每度0.5元,每月超过100度,超过部分按每度0.4元收费。⑷青霉素注射单位与病理,20万、40万、50万单位等与病理的关系。⑸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真可谓“真理越辩越明”,所有疑问在全班参与的激烈争辩补充下,渐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充分复习了护理专业知识,掌握了分段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从中职护理生数学学习状况与矫正对策研究,通过近几年来的数学教学探讨,面对当前中等职业数学教育的新形势,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必须克服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被动学习等劣势,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模式,才能真正把教学工作做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标签:;  ;  ;  

中职护理生数学学习状况与矫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