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专栏:小说中的症状观察——利益观及其他

李建军专栏:小说中的症状观察——利益观及其他

一、李建军专栏:小说病象观察——趣味的理念及其它(论文文献综述)

关建华[1](2016)在《“70后”作家中篇小说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70后”作家的创作已走过20余年的历程。其创作实绩有目共睹,并逐渐成为当下文坛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尤其在中篇小说方面,“70后”作家显示出强大的创作实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篇作品,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即以“70后”的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法,归纳总结“70后”作家在这一文体领域所展现出的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以“70后”中篇小说的发生为研究目标,分别从“70后”中篇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生产机制、“70后”作家自身创作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分析“70后”选择中篇小说文体写作的原因。认为“70后”中篇小说是在“70后”作家群体擅长的写作区域,得益于文化生产机制的转变,为深刻、及时地反映时代问题而做出的选择,是时代、文体与个人的互相选择。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70后”中篇小说的创作流变。从上世纪90年代“美女作家”的欲望化写作到“70后”重塑期的严肃写作,再到新世纪十年中“70后”中篇小说的多元化突围,分析了“70后”中篇小说的两次转型与新世纪的成就,从整体上梳理了“70后”中篇小说的发展历史与转型过程。第三章主要从主题学角度研究“70后”中篇小说的多元化叙事主题,分别从乡土主题、城市主题、成长主题三个方面,研究分析“70后”中篇小说在文学主题方面的时代特色,同时分析“70后”中篇小说与“50后”、“60后”作家在主题侧重方面的不同。“70后”作家书写无根的乡土精神与诗意的乡土乌托邦,展现出独具代际特色的乡村个体与新乡土意识。面对城市,他们探索城市个体精神内核与现代文明本质同时引进全球化视野,将城市文学带进了更广阔的领域。在成长主题中他走了一条“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关注传统与现在”的道路,体现出“70后”作家的成长轨迹。第四章主要针对“70后”中篇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新探索展开分析,主要包括“70后”中篇小说的现实主义与后先锋写作,“70后”对日常经验的个人化书写,以及“70后”中篇小说文体结构的创新。通过分析具体文本,从叙事手法,文体结构等方面,深入细致地解读“70后”中篇小说在继承中的创新。论文结语对“70后”中篇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创作局限进行总结,并根据其创作实绩预测未来创作走向。本论文以“70后”近20年来创作的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70后”中篇小说的外部创作背景,小说内部主题及艺术特色,从内、外两个方面综合论述了其发展流变及代际特征。突破了以往对“70后”个体作家或单个作品或命名问题的研究局限,同时将中篇小说的研究与代际作家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在代际划分下对中篇小说的整体研究。

李静[2](2013)在《“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文中提出“空间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仅突破线性时间——历史的束缚,引起当代文化思维范式的转型,同时也为文学空间书写和空间批评开启了广阔的道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运用空间理论和空间批评的方法,以1990年代以来中国具有明显空间意识的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以文学和社会形态在地理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等契合为切入点,回到历史具体语境中探寻文学如何运用独特的空间书写方式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参与中国特色的文化自觉的实践,进而探究文学空间与社会各层结构的互动(审判、革命、激活)关系,最终在1990年代以来文学律动的轨迹中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空间理论,并且洞见21世纪文学空间书写的发展态势。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如何认识空间理论视域下的199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语境。空间理论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实践,全球化本质上是晚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力量在空间的分化和重组,随之而来消费主义的逻辑也是社会运用空间生产和消费的逻辑,并深入到日常生活,逐渐形成一种“全球消费文化”,要警惕其背后“文化霸权”和线性历史的逻辑本质。我们注意到1990年代以来中国也迅速卷入到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消费社会的空间理论可以有所借鉴,但不尽适用于当代中国复杂的多元文化语境,因此需要批判吸收、转化创新。相比较于西方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后工业的发展阶段自然孕育出的景观化、冲突性的消费文化空间,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是长期以来的中心任务,仍要在“和合文化”理念指引下朝着多元共生而非“斗争性”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的空间生产正在由发达的都市、向中等城市、城镇、广大的农村扩散和蔓延,在城市和村镇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呈现出中国特色的以消费文化为主体的多元运行机制和空间权力。我们要逐步改变西方帝国为轴心的文化结构,在历史间距(而不是线性)的坐标中,构建面向全球的多元主体、和平交往、文化自觉的实践之路。第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对文学空间生产的整体渗透,文学空间成为消费文化的一个“符码”,开始逐渐商品化,它参与着消费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首先,消费社会的商品符号和消费文化的生产体系的建立,都需要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的特殊角色得以实现,媒介作为符号具有空间性、权力性和认同性。基于中国消费文化“后发速生”的特点,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众传媒分布表征出自身的特质:在改造吸收西方消费文化的同时,又努力为中国文化传统争取更多话语权,为中国现代化复兴之路提供机遇。其次,文化市场本身为文学空间构建一个平台,而且它对文学空间乃至文化空间的功能实现具有决定的作用。再次,19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对出版领域逐步进行市场化改革,出版媒体成为文学空间生产方式的主导者。第三、如何认识1990年代以来小说文本空间所呈现出的符码。199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提供了新的社会空间,空间的转换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生存方式。与之相应,文学及时捕捉到了这些更新或者创新的空间,以审美的方式表征着消费文化的种种印迹。但需要强调的是消费文化对文学空间的生产不仅仅是一种导向和挤压,文学空间也正在逐步调节自身的存在形态,以各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着消费文化空间的建构。由此论文第三章到第五章选取了消费语境下当代小说在地理层面上的城市/乡村(怀旧空间、景观空间、隔离空间)、文化层面上的国家/异国/边地(仪式、异国、边地)、社会层面上的公共/私人空间(生存空间、私密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等小说文本几种具有明显空间意识的意象或者景观来进行的解读,试图从中分析文学文本是如何审美地对空间读码/解码的、以及消费文化与各个空间想象之间的复杂纠葛。最后论述空间批评——通往文学空间的旅途。文学空间的生产和消费意味着给人类智能化调整和适应后现代空间秩序提供一个诗意的力量和方式。空间批评是在“第三空间”思维观念与文学研究、文化转向的互动下催生出来的。全球化时空转换背景下的中国空间批评与传统文学理论相比,已经出现一系列的研究范式的转换。文学具有以文化表征的方式建构异质空间的内在动力和审美诉求,借助空间批评,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量在多重阐释中最终得以实现。

田宏宇[3](2012)在《论小说家的审美观照 ——以中西小说经典为审视对象》文中研究说明文学是内视艺术,是人类观照和确立自己的最好方式。文学经典的魅力,在于它以审美的姿态烛照本真的世界,涵养精神的空间,使得人们获得诗意的栖居。由此,文学之美,是人类精神之“真”、“爱”、“善”和“美”的澄明和体现。故,人性之“真”、“爱”之博大、灵魂之“善”和艺术之“美”,则成为了小说家审美观照的四个要点。人性之“真”,侧重于世界和人性的洞察。人物是小说的核心。人性之丰富,在于性格的“世态万象”,有限中蕴藏着无限,单一中折射出多样。洞察人性之“真”,要求小说家挖掘性格的“本真性状”,融合和体味人间情愫,方能呈现性格世界的真实面貌。性格之源,在于情感。“爱”之情感,则成为把握关键。对爱的理解和剖视,可以进一步展示人物的性格世界。从“爱”产生的渊源着眼可以发现:“爱”是产生于受难之中的生命意识的相互悲悯和联系,并由自我之“爱”扩展到人类之“爱”。“爱”是分层次的。“爱”是微妙的。从“灵肉相融”的生命之爱到“求情得情”的性灵之“爱”,再到“灵魂交融”的人类之“爱”,作为人类性情的一种希望和救赎,“爱”在不断延伸着自己的内涵,弥补着“有条件”之爱的缺陷。然而,对于小说家来说,只是停留在“爱”的观照上还远远不够,必须上升到灵魂的境界,把握“善”的情怀。“善”,即灵魂的终极关怀。人,生于世间,难免苦难和磨砺。小说家需要体谅生命、超越处境、敞开无限,方能把握世间万象的真谛,攀登终极关怀的高峰。“美”,是精神性的感性显现,是“真”、“爱”、“善”的灵性交融和澄明。小说家通过艺术直觉,敞开心灵,深入精神,进而达到对本真生命状态的靠近和对精神灵魂的重现。小说家以他的作品说话。一部成功的小说作品,最重要的,莫过于它所揭示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小说家的审美观照,立足于人物的“真”、“爱”、“善”和“美”,从小说家和小说人物的心灵世界出发,进行由表及里的研究,以期对当代小说家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实际,以及小说作品的阅读赏析,有所启示。

高娴[4](2011)在《叙事文本改写研究》文中认为从中国作家参与“重述神话”全球出版项目的创作实践和由此引发的争论中可以见得,对经典叙事文本的改编、重述等不是一厢情愿、简单易行的事。这其中,困扰作家的在于如何开掘远古神话的当代价值以及如何借助当代叙述话语的张力传承经典文本中蕴含的永恒生命力,即以扬弃的方式改写经典文本。在实际创作中,改写经典文本已经成为一种创作方式,对于其价值从不同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评判。这决定了各种争论的焦点实际在于叙事文本改写的方法和目的两个层面。为了更好的明确研究对象,首先需要从驳杂的叙事文本创作中梳理出叙事文本改写作为一种创作方式的历史脉络。在此过程中发现在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范畴下区分出的两类叙事文本中,文本改写的重点从故事结构转移到了叙述话语。若横向的分析叙事文本改写,考虑到影响文本创作的诸因素中源文本是稳定因素,根据源文本类型可将实际存在的不可尽数的叙事文本改写划分为改写神话传说、改写民间故事,改写经典叙事文本三种类型。不同类别的叙事文本适用于不同的改写方法。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中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常常具有文化暗示性,成为诸多改写文本中被保留的方面。采用经典叙事学的理论对这类叙事文本的故事层面进行分析,其中角色类型、数量及其行为方式作为情节中的活跃因素,只需要稍加调整就能够改变情节的复杂程度和故事的时代特征。当角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被抽象为施动模式,则会发现调整或改变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将影响到故事的主题。叙事话语是文本叙述过程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在叙述人个性鲜明突出的经典叙事文本中,利用后经典叙事理论研究叙事话语改写变得尤其重要。叙述话语可从语言种类、体裁类型以及媒介形式三个方面来考察,不同语种、体裁和媒介形式意味着一个叙述所在的文化场域、所用的叙述逻辑和符号、媒介表现能力都将有所不同。叙事话语服务于叙述意图。叙述行为的关键还在于叙事视角的选取和叙事时空的呈现,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将有助于叙述者叙述意图的传达。叙事文本改写的价值及意义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从文化的角度,改写叙事文本是对文化批判性的继承。文本在继承发展的同时,本身也形成一个意义的场域,而作家的改写是对这一话语场的建构。试图颠覆原有价值观的解构主义改写,则是将文本作为了言说的武器。由于叙事还具有的娱乐和审美功用,改写叙事文本,尤其是商业化的叙事文本改写将影响大众阅读,但叙述交流本质上建立在信任、理解和情感真实性的基础上,所以程序复制生成的叙事文本依旧只是一次性消费的产品。

黄长胜[5](2011)在《论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消极写作现象》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十年(2000-2009),短篇小说在创作技巧和思想蕴含等方面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数量可观的优秀作品,如毕飞宇的《蛐蛐蛐蛐》、王祥夫的《上边》、潘向黎的《白水青菜》、迟子建的《一坛猪油》等等。血性与悲悯、哀怨与抗争、否定与期待、抵制与救赎、真诚与祝福构成了众多作品的经纬。短篇小说以其“短”“平”“快”的特点关照着现实中那些“焦点”、“热点”乃至“冰点”问题,向读者传递了一种温馨的守望,作家以其良知守护着短篇小说的尊严。从小说创作文本展现的风貌来看,二十一世纪初期十年短篇小说逐渐摆脱了国外小说和文学思潮的影响,并从“为政治服务”的模式中抽身出来,日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本形式。毋庸置疑,短篇小说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隐患,学者们纷纷着文探求其缺失,认为当前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缺乏“虚心”、“耐心”、“想象力”和“思想”。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短篇小说创作中存在着一股消极写作的暗流,严重阻碍了短篇小说的发展。本文以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为基点,分析消极写作现象。具体而言,消极写作造成了作品粗鄙化,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缺乏崇高理想、审美价值、正面道德和富有意味的语言。消极写作现象的存在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作家缺少投入生活的能力、表达独特经验的能力、原创的能力;从客观方面来说,近年来文学生态环境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逼迫小说家进行消极写作。而文学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视艺术的冲击,二是市场化的冲击。最后,笔者通过对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消极写作现象的论证,希求表达一种立场、一种声音,其目的是促使短篇小说健康地发展。

冯蔷薇[6](2009)在《《士兵突击》的动漫色彩》文中指出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在全国电视台陆续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并在媒体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人们日益追求物质利益,理想不在、精神不振的现实之中,这部电视剧所宣扬的奋发向上、百折不饶的精神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价值追求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士兵许三多的形象成了新时期的励志偶像,剧中的其他人物也受到了民众的追捧。而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片中动漫元素。随着动漫在整个世界的普及,其影响力也触及到了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电影、电视方面。在《士兵突击》中,人物设计、叙事方式、情节设计以及审美向度上都受到了动漫的影响,其积极向上的精神、欢快明朗的喜剧风格,可以为处在孤独、焦虑中的现代人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慰藉,满足观众对于渴望社会身分的提高或精神上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期待。通过对其动漫色彩的研究,结合比较文学、原型研究、叙事学等理论,对《士兵突击》热播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为电视剧今后的发展提供的新的想法、新的路径。

李建军[7](2008)在《李建军专栏:回归本源 何谓好小说——关于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及其他》文中认为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长篇不如中篇,虚构不如写实》的文章,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2004年度的长篇小说写作不如中篇小说写作水平高,小说创作不如报告文学影响大。事实上,描述2004-2006年度的小说创作态势,那前半句话,好像仍然用得着。虽然某些长篇小说因为作者的知名度和商业炒作的缘故,获得了市场上的巨大成功,但是,无论从艺术技巧看,还是从内在深度考察,这些作品都是名不副实、令人失望的。但是,中篇小说的创作状况显然要好得多。

李运抟[8](2005)在《边缘化时代的长篇小说接受》文中研究指明

李建军[9](2003)在《李建军专栏:小说病象观察之十二——卢伯克的标杆》文中研究表明 如果说福楼拜以他的炉火纯青的作品显示了描写技巧的修辞价值和美学价值,而亨利·詹姆斯只对描写进行了初步的理论阐释的话,那么,到了卢伯克,展示和描写这一小说修辞技巧,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表达。卢伯克的影响广泛的《小说技巧》,通过对福楼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亨利·詹姆斯等人的作品的分析,详备、系统地论述了戏剧化展示技巧的原则和价值。

李建军[10](2003)在《李建军专栏:小说病象观察之十一 不及物动词的囚徒》文中指出 罗兰·巴特是一个对“叙事”和“意义”充满敌意的消解型的批评家。在这一点上,他与卢卡契形成有趣而鲜明的对照:卢卡契贬低描写而看重叙述,罗兰·巴特则贬低叙述而推崇描写。还有,卢卡契有很强的历史感,强调传统经验的价值,而罗兰·巴特则对传统没有好感,是文学传统和固有的文学“套破”(topos)的破坏者和解构者。巴特属于在艺术趣味上喜

二、李建军专栏:小说病象观察——趣味的理念及其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建军专栏:小说病象观察——趣味的理念及其它(论文提纲范文)

(1)“70后”作家中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时代与个人的选择——“70后”中篇小说创作的发生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代的文学需要
    第二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的催生
    第三节“70后”作家创作成长中的自主选择
第二章 重塑与突围——“70后”中篇小说的创作流变
    第一节“美女作家”中篇小说创作的出场
    第二节“70后”“重塑期”的中篇小说创作实绩
    第三节 新世纪十年“70后”中篇小说创作的突围模式
第三章 断裂与接续——“70后”中篇小说多元化叙事主题
    第一节 无根的乡土与精神乌托邦——乡土主题分析
    第二节 个体的焦灼与现代化迷途——城市主题分析
    第三节 身体成长与精神回归——成长主题分析
第四章“70后”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探索
    第一节“70后”式现实主义与“后先锋”写作
    第二节 日常经验的个人化书写
    第三节“70后”中篇小说文体结构新探索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空间转向”及空间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空间
    第一节 全球化: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特殊阶段
    第二节 空间化: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
    第三节 空间生产和消费: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语境
第二章 消费文化与文学空间的生产和消费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媒介空间
    第二节 文化市场:文学空间生产的平台
    第三节 出版媒体:文学空间生产方式的主导者
第三章 都市/乡村:空间的想象与断裂
    第一节 全球城市与都市想象
    第二节 怀旧空间:城市的记忆
    第三节 景观空间:全球性的想象
    第四节 隔离空间:乡村的解构与重组
第四章 国家/异国/边地:空间建构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天下观”到“国家民族观”
    第二节 仪式空间与国家的“在场”
    第三节 “跨界”书写与“他者”镜像
    第四节 边地想象与认同焦虑
第五章 私人/公共空间:空间的发现和焦虑
    第一节 公共空间的个人言说
    第二节 生存空间的主体焦虑
    第三节 私密空间的转移与敞开
    第四节 日常生活空间的平庸和神奇
结语 空间批评——通往文学空间的旅途
参考文献
李静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论小说家的审美观照 ——以中西小说经典为审视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小说家审美观照的含义
    第一节 审美观照
    第二节 小说家的“审美观照”
第二章 小说家审美观照的个性机制
    第一节 神游于人物性格的原始天地
        一、 洞察人物性格的“世态万象”
        二、 挖掘人物性格的“本真情状”
        三、 体味人物性格之“人间情愫”
    第二节 审视和捕捉爱的复杂和微妙
        一、 体验爱的“丰富与飞升”
        二、 追溯爱的“渊源和真髓”
        三、 感受爱的“共存与永恒”
    第三节 攀登“心灵苦旅”的高峰
        一、 洞悉心灵苦难的历程
        二、 探寻心灵苦旅的本相
        三、 仰望心灵的终极关怀
    第四节 “出污泥而不染”的艺术直觉和灵性观照
        一、 “出污泥而不染”的艺术直觉
        二、 艺术直觉的本真敞开
        三、 艺术直觉的灵性融合
第三章 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几点启示
    第一节 有病呻吟:与人物歌哭同声
    第二节 大爱情怀:与生命同悲同喜
    第三节 心灵忏悔:与灵魂砥砺生辉
    第四节 唤醒直觉,与自然天人合一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叙事文本改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述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叙事文本改写形态
    第一节 叙事文本的改写路径
        一、经典叙事的文本改写路径
        二、后经典叙事的文本改写路径
    第二节 叙事文本的改写类型
        一、叙事文本改写类别划分依据
        二、叙事文本改写三种类型
第2章 叙事文本改写方法(一):故事
    第一节 故事及其结构特征
        一、故事的有限性
        二、情节结构的确立
        三、故事改写与故事版本
    第二节 角色功能及类型
        一、角色行为功能的运用
        二、角色特征的改变
        三、角色类型的增减
    第三节 施动者模式的转化
        一、施动模式的转换
        二、施动模式与主题转换
第3章 叙事文本改写方法(二):叙述
    第一节 叙述的层次及特征
        一、叙述的层次划分
        二、叙述改写与主体风格
    第二节 文体形式的转化
        一、跨语言的叙事文本改写
        二、跨体裁的叙事文本改写
        三、跨媒介的叙事文本改写
    第三节 叙述策略的运用
        一、改变叙事视角
        二、改变叙事时空
第4章 叙事文本改写价值
    第一节 叙事文本改写与文化生态
        一、叙事文本改写与文化继承
        二、叙事文本改写的文化批判
    第二节 叙事文本改写与话语实践
        一、改写的话语场域
        二、不同立场的改写实践
    第三节 叙事文本改写与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与故事改编
        二、产业化与价值的背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

(5)论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消极写作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消极写作的表现
    一、缺乏崇高的理想
    二、缺乏审美的价值
    三、缺乏正面道德的弘扬
    四、缺乏富有意味的语言
第二章 消极写作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一) 缺少投入生活的能力
        (二) 缺少独特经验表达的能力
        (三) 缺少原创的能力
    二、客观原因
        (一) 影视艺术的冲击
        (二) 市场化的冲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士兵突击》的动漫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动漫色彩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士兵》的动漫类型
    第二节 《士兵》人物设计的动漫色彩
    第三节 《士兵》人物对比的动漫色彩
    第四节 《士兵》人物群像的动漫色彩
第二章 动漫色彩的情节设计、叙事模式
    第一节 《士兵》情节特点的动漫色彩 单线型、阶段型、封闭型
    第二节 《士兵》故事元素的动漫色彩 1%的天赋+99%的汗水=100%的成功
    第三节 《士兵》叙事模式的动漫色彩 发生的偶然性、过程的曲折性和成功的必然性
第三章 动漫色彩的审美向度上
    第一节 《士兵》草根之美的动漫色彩
    第二节 《士兵》理想之美的动漫色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李建军专栏:回归本源 何谓好小说——关于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获奖的作品
二、关于入围的作品
三、结论
四、余论

四、李建军专栏:小说病象观察——趣味的理念及其它(论文参考文献)

  • [1]“70后”作家中篇小说研究[D]. 关建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2]“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D]. 李静. 苏州大学, 2013(09)
  • [3]论小说家的审美观照 ——以中西小说经典为审视对象[D]. 田宏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4]叙事文本改写研究[D]. 高娴. 武汉大学, 2011(04)
  • [5]论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消极写作现象[D]. 黄长胜. 安徽大学, 2011(04)
  • [6]《士兵突击》的动漫色彩[D]. 冯蔷薇. 上海戏剧学院, 2009(12)
  • [7]李建军专栏:回归本源 何谓好小说——关于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及其他[J]. 李建军. 小说评论, 2008(01)
  • [8]边缘化时代的长篇小说接受[J]. 李运抟. 小说评论, 2005(06)
  • [9]李建军专栏:小说病象观察之十二——卢伯克的标杆[J]. 李建军. 小说评论, 2003(06)
  • [10]李建军专栏:小说病象观察之十一 不及物动词的囚徒[J]. 李建军. 小说评论, 2003(05)

标签:;  ;  ;  ;  ;  

李建军专栏:小说中的症状观察——利益观及其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