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思想品德课中的活动教学

如何面对思想品德课中的活动教学

□曹牧

摘要:在新时期,课程改革已不是新名词,但在农村,思想品德的课改似乎还有些慢了几拍。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就是活动,要让课堂热闹,让学生感到愉快,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由此而明白如何正确对待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活动设计,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新课程中关于活动实践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学设计活动教学教学效果

一、思想品德课的活动,帮助学生在行动中成长

传统德育课程观表现在课程的实施上就是被动、静止、封闭式的,缺乏学生的活动体验,在实践中必然会显得苍白无力。活动实践在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活动可以加深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知识的获得提供基础;二是在合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学生真正的责任意识和相互的尊重感。离开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和交往,要达到对学生的知识、道德教育或许只是美好幻想了。

在《新课标》中我们不难看到,《新课标》凸显了“活动”在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活动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教师退出核心位置,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参谋者、合作者,向说教告别,为学生营造广阔的实践空间;同时,在课堂中创设活动环境,倡导行动体验,让学生在行动中成长起来,以体验引导结果。如我在教学中,在讲《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要求学生设计一幅能反映情绪变化主题的漫画,并给漫画取个恰当的题目,再根据漫画编一个故事,故事要能说清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原因,并为他出出主意,帮助他摆脱不良情绪。此活动的操作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画漫画、编故事使学生理解不良情绪的影响,为主人公出主意使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得到了体现。通过这一愉快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享受中悟理,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需要活动。

二、思想品德课中的活动要适而精

思想品德课中设计的活动越多,教学就越具有实效性吗?显然这是片面的,教学活动应根据教学需要而定,不是说越多越好。如有的老师在上课中把小品表演、音乐欣赏、案例讨论、图片欣赏、角色扮演、情趣展示等多个活动,全用上了,老师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这还是思想品德课吗?一节好的思想品德课就是在比谁的活动设计更新颖吗?况且这样,每节课内容能完成吗?我们师生有精力、时间去每节课准备吗?

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很多,也各有所长,教师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形成满足学生需要的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无论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讲,还是从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都应坚持启发教学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一般以几种方法有机地组合或交叉运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倘若一味追求活动的多样性,忽略优化组合,使教学过程变成万花筒,往往会使教学变成走过场,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从而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课活动的教学设计应科学

1.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生活境遇、人生体验的实际,精心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性课程,而不能就事论事,以理说理。这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3、活动设计应遵循教育原则

有些游戏本身就是不良诱惑,如赌博;有些游戏本身并非不好,但人们玩过了头,也成了不良诱惑。生活中后一种人们“熟视无睹”的“不良诱惑”是很多的。我继续问学生还有哪些类似的不良诱惑?这些看似无碍的现象有何害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生活化,思想性,并体现了“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的导向性”原则、“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启发教学”的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遵循必要的教育原则,不可违背。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充满科学性,让学生体会真理,知识的价值。

4、避免为教学活动而活动

课堂游戏活动的组织首先要注重活动的内在价值。看活动是否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是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避免为活动而活动。其次课堂游戏活动的组织还必须强调规则性,要让每个学生懂得游戏的规则,否则课堂游戏活动很容易变得闹哄哄,最后不了了之。最后要注意,课堂游戏活动应在形式上短小精悍,操作上简便易行。

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过程理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表现形态,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本质规律。此外,好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它具体,易于操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促进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深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是促进教学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本文只是简单地阐述,以期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新课程关于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宗杰编著:《有效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2].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01

作者单位:灌云县沂北中学

标签:;  ;  ;  

如何面对思想品德课中的活动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