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与“觅”

“喂”与“觅”

马海娟江苏省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222200

某君用大鼠笼捉到一只身长近20厘米的大鼠。出于好奇,他把一只10来斤重的威风凛凛的大猫塞进笼里,想观看一场“猫吃鼠”的精彩表演。然而那只平日非常凶猛的大猫,对于面前的野味竟不知所措。进而,老鼠的胆子越来越大,竟然跑到猫的嘴边呈威了。

家养的猫为何不吃老鼠?据说,因为平时好心的主人喂得勤,猫吃腻了鱼肉荤腥,久而久之,“觅鼠而食”的本性也就逐渐蜕变了。

我读了这则故事,在觉得好笑之余,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教学中的“高分低能”问题。

这种不会捉老鼠的大猫倒很有点像我们学生中的那些“高分低能”者。你打开他的成绩单,映入眼帘的是一串令人惊喜的分数:98、95、99、100……你翻开他的作业簿,每一面都是一排排红钩钩,简直让人怀疑是否是先打草稿后誊清似的;再听听他的背书,几乎是倒背如流、一字不落。

然而,这样的学生实际能力又如何呢?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有一次,我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布置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题:请你去图书室或从网上查阅有关我国太湖水被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的具体情况,并请你给我们江苏省省长写一封信,提出你的治理设想。结果学生们多数没有很好地完成,就连那些平时次次考高分的学生也觉得无法去查找资料。我问他们怎么不写?他们很为难地说:“我们都不会。”听了这番话,让我深深感到:教师眼里的那些高分宠儿,他们也只能死啃教科书,老师怎么讲,他们怎么学,没有广泛浏览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这不有点像那只不会捕鼠的猫吗?

由此,让我更深沉地思考我们教学中的一大弊端:“喂”得过多过勤了。一些好心的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四处寻觅,百般搜罗,把精选的知识珍品端到学生们嘴边“喂”;有时,还会嫌喂得不够多,于是,又是“灌”又是“填”,甚而出现“过饱和”状态才罢手。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就是造成“低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是吗?

“喂”得多了,一双双眼睛只是盯着端来的东西,对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实在无瑕顾及;“喂”得快了,一张张嘴巴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往往造成消化不良;“喂”得久了,产生了惰性、依赖性,饿了只会张着嘴巴等;“喂”得腻了,又出现了厌食症,尽管满桌山珍海味,也引不起半点食欲。老是“喂”啊、“填”啊,学生们很难尝到猎获知识的快感,很难尝到从实际中捕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相反却饱尝了肚子几乎要胀破的苦恼。结果,能力的培养被忽略了。这跟一味用鱼肉喂猫,以致造成猫儿捕鼠能力蜕化,不是一个问题现象吗?

从前有人驯养了一只鹰,约半个月后,它逃出了笼子。主人痛心、惋惜。但又想,鸟归林,鱼入水,正是“得其所哉”,便也心境安然。谁料10多天后,在山坡上的树林子里,主人找到的却是它僵硬的尸体。看林老人说:“家养的鸟儿用不着找吃找喝,慢慢地便失去了觅食的本领。一旦飞出笼子,难免会饿死。”主人半信半疑,拿回来一解剖,可不是,肠胃空空,没有一点食物渣子。可悲啊!天底下竟有这种鸟儿,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时,拿开挡板,鳄鱼依然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活活饿死。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关键是我们做老师的要重视教会学生自己“觅”食的本领。

其实猫儿捕鼠的本领也不是娘胎里带来的,是后天学来的。当小猫刚刚学会走路不久,老猫常把捉到的老鼠弄得半死不活,故意在小猫面前时放时捕,像在闹着玩,实际是在教小猫学习捕鼠本领。当小猫和它的爸爸、妈妈终于咬死了老鼠,围在一起有滋有味地品尝着鲜美的猎物时,一个强烈的印象便留在那幼小的心灵中了:自己捕捉来的老鼠味儿真好,非要学会捕捉老鼠不可!就这样,久而久之,实践使它们成了捕鼠能手。

我们做老师的要以合理而巧妙的方式来引起学生们“觅”食的强烈兴趣,教会他们“觅”取知识的本领。由我布置学生“调查太湖水污染状况并给省长写信”这道作业题他们难以完成的教训,让我知道了,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去“喂”学生知识,而是应该引领学生自己去“觅”知识,自己去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改革中,我想,应当从我们那种传统式的“经典课”中解放出来。如果我们再追求那种“完整、完美、无懈可击”的课堂教学,就把学生“探索、实践”的过程取代了,这无异于取消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到头来,我们恐怕就会培养一些如“猫不会捉鼠”的学生了。这不成了我们课改的最大悲哀吗?

标签:;  ;  ;  

“喂”与“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