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实践”关怀

教育学的“实践”关怀

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教育学不仅在学科地位上颇受非议,而且在实践效用上频遭诟病。就后者而言,核心的问题又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要合理地阐明这一问题,论文认为,有必要将它同教育理论的性质分殊和建构方式结合起来,而不能无视教育理论的多样性,或把这种多样性仅仅归结为它们在抽象层次(或与实践的距离)上的差异性。论文参考了卡尔的分析框架,但又试图超越经验—分析的基础,依托教育学史的脉络和知识分类的体系,主要探寻五种不同性质或取向的教育理论及其内含的教育实践观(或理论—实践观)。具体如下: 一是“科学”取向。它以自然科学为典范,以教育事实为对象,运用实验、测量、统计等方法,寻求客观的、普遍的教育规律。这种理论通过“科学”的技术转化,或技术理论的构造,实现对教育实践的间接干预。在这种取向下,教育实践是一种类如“生产”、追求“效率”、体现“应用”的“技术”实践。 二是“艺术”取向。它冲破了“科学化”的樊篱,试图从实践者的经验或“相关贡献学科”中,概括或推演出直接面向教育实践的规则。这些规则由“目的—手段”的陈述构成,具有类似道德的“软的”规范和约束功能,常常通过直接的说教或制度的中介发挥作用。在这种取向下,教育实践是一种以外在规则为导向的“规范”实践。 三是“实践”取向。它在批判“理性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重构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重返教育实践的复杂特征,关注实践者的个人知识和自主反思,从而实现从“理论的实践化”到寻求“实践中的理论”的转向。在这种取向下,教育实践是一种诉诸“实践智慧”的“德性”实践。 四是“诠释”取向。它从(哲学)诠释学的立场出发,不仅把教育实践看作是解释和理解的事件,而且把教育理论发展为一种“地方诠释学”。在这种取向下,教育实践具有生命性、历史性、语言性、境遇性等人文特征,因而从根本上是一种“理解”实践。 五是“批判”取向。它主要以批判理论为观点与方法,运用“一种可能的、批判的语言”,对教育实践中蕴含的权力和意识形态进行“变革性批判”,真正实现个人的启蒙和解放,促进社会的自由和正义。在这种取向下,教育实践是一种“政治”实践。 从这些取向的演进中,不仅可以窥见它们在对象与方法、事实与价值、认识与行动等方面的逻辑关系,而且可以归纳出教育学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趋向。这主

论文目录

  • 导言
  • 一、教育学的知识多样性
  • (一) “教育学”的概念演化
  • (二) 教育学的知识系谱
  • (三) 教育学的知识分类
  • (四) 本论文的分类架构
  • 二、教育学与技术应用
  • (一) 教育学的“科学化”
  • (二) 教育学的“技术”追求
  • (三) 教育学中的R&D模式
  • (四) 教育技术理论的构造
  • (五) 教育学的“技术”实践观
  • 三、教育学与规则建构
  • (一) “科学”与“艺术”的对峙
  • (二) 从“艺术”到“实践教育学”
  • (三) 教育规则的建构方式
  • (四) 教育学的“规范”实践观
  • 四、教育学与智慧生成
  • (一) 从赫尔巴特到杜威:实践理性的萌生
  • (二) “know-how”与教育知识的拓展
  • (三) “Phronesis”与教育知识的改造
  • (四) 教育学的“德性”实践观
  • 五、教育学与诠释性理解
  • (一) 教育学作为精神科学
  • (二) 诠释学教育学的勃兴
  • (三) 哲学诠释学与诠释性教育
  • (四) 教育学的“理解”实践观
  • 六、教育学与意识形态批判
  • (一) 实证、诠释与批判
  • (二) 批判教育理论的纷呈
  • (三) 教育学的“政治”实践观
  • 七、教育学的“实践”趋向
  • (一) 从“致知”走向“致行”
  • (二) 从“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
  • (三) 从“公共知识”走向“个人知识”
  • (四) 从“学科殖民化”走向“实践的综合”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教育学元研究的探索:历程、进展和趋势[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2)
    • [2].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师观[J]. 教育观察 2019(29)
    • [3].教育学逻辑范畴的建构——八谈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06)
    • [4].新中国70年教育学教材中“教育与社会”知识的演变[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06)
    • [5].从大数据到计算教育学:概念、动因和出路[J]. 中国电化教育 2020(01)
    • [6].论“文化中国”意义上的中国教育学[J]. 教育科学研究 2020(01)
    • [7].试论叶澜人学教育学思想[J]. 基础教育 2019(06)
    • [8].高校“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评《教育学(第七版)》[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1)
    • [9].论“生命·实践”教育学之“自觉”的文化逻辑[J]. 教育科学 2019(06)
    • [10].真理、权力、实践:教育学话语形态的缠绕[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01)
    • [11].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缘起与消解:基于教育学的立场[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12].计算教育学:内涵与进路[J]. 教育研究 2020(03)
    • [13].关于教育学基本概念的内涵问题——陈桂生先生教育学问对[J]. 当代教师教育 2020(01)
    • [14].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02)
    • [15].批判教育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可能的未来[J]. 教育研究 2020(04)
    • [16].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论纲——文化存在论教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基本主张[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01)
    • [17].计算教育学论纲:立场、范式与体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6)
    • [18].计算教育学:研究动态与应用场景[J]. 开放教育研究 2020(04)
    • [19].批判教育学的现实关切与未来求索——第三届批判教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J]. 现代教育论丛 2020(03)
    • [20].《共和国教育学70年》(丛书)[J]. 儿童发展研究 2020(02)
    • [21].教育学“西学东渐”的逻辑探寻——西方教育学在20世纪中国传播的回顾与反思[J]. 教育研究 2020(08)
    • [22].教育学的历史进展和未来愿景——新中国70年教育学发展与反思研讨会述评[J]. 教育史研究 2020(03)
    • [23].探讨翻转课堂在高校教育学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0)
    • [24].面向新时代中国教育学话语及其体系重构[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0(05)
    • [25].“五四”时期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04)
    • [26].网络教育学的学科可能性与基本问题探讨[J]. 开放学习研究 2017(06)
    • [27].无畏的中国教育学自觉之批判[J]. 现代大学教育 2016(06)
    • [28].21世纪教育学的整体愿景(下)[J]. 数字教育 2016(06)
    • [29].教育学传统解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 [30].泽柳政太郎的“实际教育学”思想述评[J]. 日本问题研究 2017(02)

    标签:;  ;  ;  ;  

    教育学的“实践”关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