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异化·文学 ——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母题及其流变研究

英雄·异化·文学 ——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母题及其流变研究

论文摘要

西方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历史,更是一部抒写英雄心灵的历史,是一部英雄抗争异化、寻求自由与解放的壮丽史诗。塑造英雄可以说是西方文学的伟大传统,倾注了西方文学家们历久不衰的创作热情。从英雄形象的第一个原型“半神”在古希腊文学中诞生,这个“半神式英雄”就一直支配并主宰着西方文学的人物塑造,不同时代的文学中的英雄形象都可以看作是“半神式英雄”的不同“变体”。正是这些英雄原型及其变体汇成了西方文学多姿多彩的河流。当我们把自古希腊而始一直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沿着英雄母题这条线索作一归纳和梳理,我们会清晰地发现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母题及其流变的运行轨迹:古希腊时代是处于童年时期的人类诗意地构筑美丽神话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的英雄时代。在神话英雄中,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这些半人半神的“半神式英雄”已成为整个西方文学的英雄原型和母题。之后的史诗英雄和悲剧英雄,像富于东方色彩的集体主义英雄赫克托尔,足智多谋的追寻英雄奥德修斯,以及敢于和命运作不屈抗争的悲剧英雄俄狄蒲斯,甚至是发出“女权主义”第一声呐喊的“恶魔”式英雄美狄亚,虽然他们不属人与神的后代,但他们都具有显赫的身世和半神一样的高贵出身,这些英雄形象是对“半神式英雄”的最好诠释和深化。“半神式英雄”是处于英雄时代的希腊人对于历史或现实中英雄人物的神化,也是集体力量和集体智慧的人格化。漫漫中世纪是极端化了的上帝统治一切的时代,上帝的全知全能和至高无上使希伯来神话中的英雄们缺少了希腊英雄那种抗争与行动的独立意识与主体精神,因此,希伯来神话中的英雄是上帝神性光辉和理性精神的体现者,他们超人的神力和辉煌的英雄业绩不过是为了证明上帝神性之伟大。而中世纪流传于民间的史诗英雄与骑士英雄,则表现出对精神世界的另一种追寻与渴望——对人间上帝的追寻。可以说,英雄母题在中世纪文学中发生了质的流变:如果说,古希腊文学中的“半神式英雄”为源远流长的西方文学树立了宝贵的母题和原型,那么,中世纪文学中的神性英雄或曰宗教英雄,则为西方文学提供了另外一种原型:即充满理性和智慧、具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集体主义英雄。尽管西方文明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逐渐选择了阿喀琉斯式的个人主义英雄作为西方文化的精神主流,而中世纪富有宗教情怀和理性精神的集体主义英雄则长期被边缘化,但是,正因为中世纪文学提供了这样一种与主流英雄相对立的英雄原型,才使得西方文学的形象塑造更为丰富,也更具完整性。如果说古希腊时代的神话英雄、史诗英雄和悲剧英雄确立了西方文学塑造“半神式英雄”的伟大传统,中世纪的基督教英雄是上帝理性精神的折射和反映,那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则无不打上了这个巨人时代的巨人意识与巨人精神的深刻印记。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呼唤与造就巨人的时代,这一时期文学中的英雄母题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一时期文学中的英雄形象突破了传统神性英雄的塑造模式,把视角从神性英雄转向了巨人英雄身上:比如拉伯雷笔下的庞大固埃、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以及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巨人式英雄的杰出代表。“庞大固埃主义”是对巨人时代的巨人精神与巨人理想的形象而充分的表述;而堂吉诃德这位文化转型时期脱离实际的愁容骑士和滑稽可笑的叛逆形象,已显露出后世文学中“反英雄”形象的端倪。十七世纪是理性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世纪,为封建王权服务的古典主义文学所宣扬的是理性对于情感的胜利。然而,英国作家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塑造了具有叛逆色彩的另类英雄撒旦这一形象。英雄母题在密尔顿笔下走向了“半神式英雄”的极端对立面而成为“恶魔”式的“撒旦式英雄”。“撒旦式英雄”在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中达到了巅峰状态。“撒旦式英雄”是西方文学英雄谱系中的别样族类,他们啜饮着孤寂的北风,把复仇的目光扫向敌对的一切,在毁灭与破坏的愉悦中宣泄自我狂暴的激情,他们是以恶的千钧之力向社会宣战的“恶魔”式英雄。启蒙时代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个巨人时代,从英雄母题的嬗变角度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式英雄与18世纪的启蒙英雄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区别在于: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带有缺憾感的巨人式英雄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于巨人英雄的呼唤与期盼,那么,从鲁宾逊到浮士德这些启蒙时代的启蒙英雄则已从幼稚走向成熟,成为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资产阶级英雄的象征。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哈姆莱特到启蒙时代的浮士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资产阶级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启蒙神话的破灭孕育了波澜壮阔的浪漫主义运动,法国大革命及革命之后动荡的欧洲社会现实投射到人们的精神与心理世界,催生了复杂而多元的浪漫主义文化思潮。英雄母题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嬗变,突出地表现在浪漫主义作家所热衷的浪漫主义英雄的形象塑造上。而激越地反叛社会的“拜伦式英雄”则奏响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英雄的最强音,在这些“拜伦式英雄”身上我们更多地找到了“撒旦式英雄”的基因。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危机造成了人的全面异化,文学中的主角即英雄已失去了昔日崇高的尊严与风采而走向悲凉的陨落与沉沦,从而也使英雄母题在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嬗变从传统的“半神式英雄”走向了它的对立面,蜕变为机能衰退、智力低下的“反英雄”:比如,加缪笔下的“局外人”默尔索是荒谬英雄的化身,是一个为荒谬而殉葬的“无意义的烈士”;戈戈和狄狄则是在等待与幻灭的荒诞境遇中苦苦寻求救赎希望的“反英雄”;尤索林是一个敢于向陈规和命运宣战的反英雄;托马斯·品钦笔下敢于直面“熵”化世界对人性的异化和吞噬而不断“追寻”与“超越”的“反熵英雄”;而赫索格则是存在困境中苦苦思索与寻找自我的“反英雄”。从浮士德到赫索格我们可以管窥资本主义文化精神成长嬗变的曲折历程。在20世纪英雄缺席的文学沙漠中我们仍然会发现一片令人欣喜的开拓和展示英雄的文学绿洲:美国现代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笔下的“海明威式英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塑造的超越和突破了传统英雄范式的“罗兰式英雄”,凸显了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现代作家对于传统英雄的呼唤与期盼,他们是20世纪异化世界中英雄神话的守望者。因此,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母题在“反英雄”成为主流的同时,也涌动着对传统英雄原型呼唤与回归的反向潜流。从总的趋势来看,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母题经历了从庄严崇高的“半神式英雄”到懦弱萎缩的“反英雄”的蜕变。“认识你自己”这一镌刻在德尔裴神庙上的箴言,其实诠释了西方文学的全部价值与最高使命。当我们沿着英雄母题这一线索在西方文学这条多姿多彩的河流中走一走,也许我们会从中惊奇地发现我们自己。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论
  • 第一节:西方式"英雄"概念的界定以及西方文化对"英雄"概念的认知
  • 1、西方式"英雄"概念的界定
  • 2、西方式"英雄"概念的特指意义及其流变
  • 3、西方式"英雄"的精神结构特征与美学意蕴
  • 第二节:异化:多维视野下的异化理论及其流变
  • 1、席勒论的异化理论
  • 2、黑格尔的异化理论
  • 3、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
  • 4、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 5、卢卡奇的异化理论
  • 6、弗洛姆的异化理论
  • 7、海德格尔、萨特的超越历史主义的异化观
  • 第三节:英雄母题与原型理论:本论文研究的一种视角和方法论
  • 第一章:神祗·英雄:古希腊英雄时代的"半神"式英雄
  • 第一节:神话英雄: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西绪福斯
  • 1、普罗米修斯:呼唤自由与正义的文化英雄
  • 2、赫拉克勒斯:烈火中永生的力量英雄
  • 3、西绪福斯:滚动巨石的荒谬英雄
  • 第二节:史诗英雄:赫克托尔——阿喀琉斯——奥德修斯
  • 1、阿喀琉斯:古希腊民族精神与英雄符码的象征
  • 2、赫克托尔: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完美英雄
  • 3、奥德修斯:自强不息的追寻英雄
  • 第三节:悲剧英雄:普罗米修斯——俄狄蒲斯——美狄亚
  • 1、普罗米修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 2、俄狄蒲斯:勇于挑战命运的悲剧英雄
  • 3、美狄亚:反叛男权社会的"恶魔"式英雄
  • 第四节:埃涅阿斯:诗笔凸显的罗马英雄精神:
  • 1、《埃涅阿斯记》:奥古斯都统治的文学回响
  • 2、埃涅阿斯:诗笔凸显的罗马英雄精神
  • 3、阿喀琉斯VS埃涅阿斯:古希腊个人主义英雄与古罗马集体主义英雄之比较观
  • 小结:
  • 第二章:上帝.英雄:中世纪追寻天国上帝的宗教英雄与寻找人间上帝的史诗英雄
  • 第一节:追寻天国上帝的宗教英雄:摩西——力士参孙——耶稣
  • 1、摩西:率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先知英雄
  • 2、力士参孙:忍辱负重、于逆境中不屈抗争的孤胆英雄
  • 3、耶稣:救赎世人走向上帝之国的基督英雄
  • 第二节:寻找人间上帝的史诗英雄与骑士英雄:罗兰——尼伯龙根——亚瑟王
  • 1、罗兰骑士英雄: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罗兰之歌》
  • 2、德国中世纪英雄史诗:《尼贝龙根之歌》
  • 3、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一曲骑士精神的赞歌
  • 第三节:但丁:于天国上帝与人间上帝之间上下求索的追寻英雄
  • 1、从地狱、炼狱到天堂:通向上帝之国的天路历程
  • 2、理性与信仰:人间上帝的追寻
  • 3、二重性与但丁的矛盾人格
  • 第四节:古希腊神性英雄与中世纪英雄之比较研究
  • 第三章:巨人·英雄: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式英雄
  • 第一节:庞大固埃:巨人时代的巨人英雄
  • 1、《巨人传》:巨人时代的巨人英雄与巨人意识
  • 2、"庞大固埃主义":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颠覆与反叛
  • 3、巨人英雄的荒诞意识与反英雄色彩
  • 第二节:哈姆莱特:向上帝要回思想的思想巨人英雄
  • 1、哈姆莱特:向上帝要回思想的思想巨人英雄
  • 2、"哈姆莱特之谜":人类寻找自我的迷惘与困惑
  • 3、疯癫与文明:直面荒诞境遇的存在主义英雄
  • 第三节:堂吉诃德:巨人时代的英雄符码及其解构
  • 1、堂吉诃德:文艺复兴时期崇尚骑士精神的行动英雄
  • 2、"堂吉诃德精神":对理想和信仰的执着追求精神
  • 3、疯子VS反英雄:巨人时代的英雄符码及其解构
  • 小结:哈姆莱特+堂吉河德=完整的巨人式英雄
  • 第四章:撒旦式英雄:英雄家族中的别样族类
  • 第一节:撒旦式英雄的界定及其内涵
  • 第二节:撒旦式英雄谱系分析
  • 1、撒旦式英雄的神话原型:西绪福斯——《圣经》中的撒旦原型
  • 2、早期西方文学中的撒旦式英雄:从古希腊到十八世纪:美狄亚——麦克白
  • 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撒旦式英雄:希刺克利夫—罗彻斯特—嘉尔曼
  • 4、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撒旦式英雄:于连——拉斯蒂涅
  • 5、反英雄:撒旦式英雄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蜕变或变形
  • 第三节:撒旦式英雄的美学特征及哲学意蕴
  • 1、恶的美学:恶成为一种审美和象征
  • 2、激情与反叛:撒旦式英雄的哲学意蕴
  • 第五章:十八世纪的启蒙英雄:从鲁宾逊到浮士德
  • 第一节:鲁宾逊:追求个人奋斗的资产阶级英雄
  • 1、鲁宾逊:"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 2、"鲁滨逊精神":清教思想与资本主义精神
  • 3、从荒原意象看西方文学的精神流变
  • 第二节:卢梭:孤独的思想漫步者 崇尚自由的斗十
  • 1、卢梭:启蒙时代孤独而忧郁的思想散步者
  • 2、大胆赤裸的自我剖析:在忏悔的名义下
  • 3、自由的斗士:崇尚情感的浪漫主义英雄
  • 第三节:浮士德:启蒙时代自强不息的追寻英雄
  • 1、浮士德:自强不息的追寻英雄
  • 2、"浮士德精神":启蒙时代的巨人意识与启蒙精神的诗性言说
  • 3、"浮士德难题":灵与肉的二元对立与人类追求的困惑
  • 第四节:资本主义巨人英雄的成长历程: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哈姆莱特到启蒙时代的浮士德
  • 第六章:拜伦式英雄:奏响19世纪浪漫主义英雄的时代强音
  • 第一节:拜伦:狂放不羁的自由斗士
  • 第二节:拜伦式英雄及其英雄谱系分析:
  • 第三节:拜伦式英雄的美学特征及哲学意蕴
  • 小结:"拜伦式英雄":奏响19世纪浪漫主义英雄的最强音
  • 第七章:20世纪西方文学对古典式英雄的呼唤与回归:海明威式英雄—罗兰式英雄
  • 第一节:海明威式英雄:厄内斯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
  • 1、海明威式英雄的内涵及其谱系分析
  • 2、海明威式英雄精神结构分析
  • 3、海明威式英雄的美学意蕴
  • 第二节:罗兰式英雄:超越传统认知范式的文化巨人英雄
  • 1、罗曼·罗兰对于"英雄"概念的界定及其特指意义
  • 2、罗兰式英雄的范型:《巨人三传》中的文化巨人英雄
  • 3、约翰·克利斯朵夫:"罗兰式英雄"的形象图解
  • 第八章:反英雄(anti-hero):英雄神话的夕日黄昏
  • 第一节:"反英雄"的内涵界定及其美学特征综述
  • 第二节:荒谬的英雄:加缪及其作品的存在主义解读
  • 1、《西西弗的神话》:加缪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哲学阐释
  • 2、默尔索:一个为荒谬而殉葬的"无意义的烈士"
  • 3、加缪的荒谬英雄与萨特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英雄之比较研究
  • 第三节:戈戈·狄狄:荒诞世界中寻求救赎渴望的反英雄
  • 1、《等待戈多》:一幕描述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荒诞剧
  • 2、戈戈·狄狄:异化世界中寻求救赎希望的反英雄
  • 3、等待与幻灭的悲剧:现代荒原上再次上演的西绪福斯神话
  • 第四节:尤索林:一个具有"黑色幽默"色彩的反英雄
  • 1、《第二十二条军规》:荒诞的世界 绝望的幽默
  • 2、"第二十二条军规":难以逃脱与超越的命运之喻
  • 3、尤索林:敢于向陈规和命运宣战的"反英雄"
  • 第五节:反熵英雄:托马斯·品钦及其作品的后现代解读
  • 1、熵:异化世界的形象图解
  • 2、隐喻·寓言:对熵化世界的解构与反叛
  • 3、英雄的蜕变:直面熵化世界不断"追寻"的反英雄
  • 第六节:赫索格:存在困境中苦苦思索与寻找自我的反英雄
  • 1、赫索格:存在困境中苦苦寻找自我的反英雄
  • 2、人文焦灼与民族记忆:于夹缝中谋求生存的"边缘人"
  • 3、资本主义文化精神的嬗变:从浮士德到赫索格
  • 第九章:英雄·异化·文学:西方文学中的英雄符码及其解构
  • 第一节:西方文学中的英雄符码及其解构:从英雄到"反英雄"的蜕变
  • 1、从《奥德修斯》到《尤利西斯》:古代英雄与现代英雄跨越时空的对话
  • 2、从《俄狄浦斯王》到《等待戈多》:英雄主义精神的"垮掉"与沉沦
  • 第二节:英雄·异化·文学: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母题及其流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罗兰对传统英雄认知范式的突破与超越[J]. 求索 2012(08)
    • [2].英雄的叙事与叙事的英雄——论当代新闻叙事中的英雄母题与英雄情结[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3].满族说部“收服英雄”母题研究[J]. 东北史地 2010(05)
    • [4].英雄·异化·文学: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母题及其流变[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3(02)

    标签:;  ;  ;  ;  ;  ;  ;  

    英雄·异化·文学 ——西方文学中的英雄母题及其流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