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郑注考

《仪礼》郑注考

论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主要介绍郑玄及其《仪礼》注,关于《仪礼》的研究状态,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价值,交待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是《仪礼》郑注的直训考,通过梳理和考察《仪礼》郑注的直训材料,运用训诂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总结归纳出《仪礼》郑注的直训体式、内容及方法。第三部分是《仪礼》郑注的校勘考,通过梳理和考察《仪礼》郑注的校勘材料,运用校勘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总结归纳出《仪礼》郑注的校勘体式、内容及方法。第四部分是《仪礼》郑注与《尔雅》之比较,主要从训释体例、训释方法、具体词条三个角度,将作为专书注释的《仪礼》郑注与作为群书通释的《尔雅》进行比较。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仪礼》的价值
  • 1.1.2 郑注的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古代的《仪礼》研究成果
  • 1.2.2 现代的《仪礼》研究成果
  • 1.3 本论文的价值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仪礼》郑注直训考
  • 2.1 《仪礼》郑注的直训体式
  • 2.1.1 释义体式
  • 2.1.2 注音体式
  • 2.1.3 注音兼释义体式
  • 2.2 《仪礼》郑注的直训内容
  • 2.2.1 语音
  • 2.2.2 词汇
  • 2.3 《仪礼》郑注的直训方法
  • 2.3.1 声训
  • 2.3.2 义训
  • 2.3.3 声训兼义训
  • 2.4 《仪礼》郑注相同被训释词的不同直训体式考
  • 2.4.1 被释义词、释义词相同,释义体式不同
  • 2.4.2 被释义词相同,释义词、释义体式不同
  • 3 《仪礼》郑注校勘考
  • 3.1 《仪礼》郑注的校勘体式
  • 3.1.1 古文
  • 3.1.2 今文
  • 3.1.3 或为
  • 3.1.4 或作
  • 3.1.5 当为
  • 3.1.6 当作
  • 3.1.7 字之误也
  • 3.1.8 古文无
  • 3.1.9 今文无
  • 3.1.10 古文重
  • 3.1.11 今文改甲为乙
  • 3.1.12 衍字
  • 3.2 《仪礼》郑注的校勘内容
  • 3.2.1 校异文
  • 3.2.2 校衍文
  • 3.2.3 校讹文
  • 3.3 《仪礼》郑注的校勘方法
  • 3.3.1 对校
  • 3.3.2 理校
  • 3.4 《仪礼》郑注相同被校勘词的不同校勘体式考
  • 3.4.1 被校勘词、校勘词相同,校勘体式不同
  • 3.4.2 被校勘词相同,校勘词、校勘体式不同
  • 4 《仪礼》郑注与《尔雅》之比较
  • 4.1 作为专书注释的《仪礼》郑注与作为群书通释的《尔雅》
  • 4.1.1 作为专书注释的《仪礼》郑注
  • 4.1.2 作为群书通释的《尔雅》
  • 4.2 比较《仪礼》郑注与《尔雅》的训释体例
  • 4.2.1 《仪礼》郑注的训释体例
  • 4.2.2 《尔雅》的训释体例
  • 4.3 比较《仪礼》郑注与《尔雅》的训释方法
  • 4.3.1 《仪礼》郑注的训释方法
  • 4.3.2 《尔雅》的训释方法
  • 4.4 比较《仪礼》郑注与《尔雅》具体词条
  • 4.4.1 《仪礼》郑注与《尔雅》相同词条的相同义项
  • 4.4.2 《仪礼》郑注与《尔雅》相同词条的不同义项
  • 4.4.3 《仪礼》郑注与《尔雅》不同词条的相同义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单附)
  • 附录一 《仪礼》郑注直训条目出处
  • 附录二 《仪礼》郑注直训条目音序排列
  • 附录三 《仪礼》郑注校勘条目出处
  • 附录四 《仪礼》郑注校勘条目音序排列
  • 相关论文文献

    • [1].疫病之后,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0(04)
    • [2].从《礼记·檀弓》看先秦时期丧葬观的嬗变[J]. 华夏文化 2018(03)
    • [3].从出土器物看《仪礼》的成书时代[J]. 海岱学刊 2014(00)

    标签:;  ;  ;  ;  

    《仪礼》郑注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