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纽带”互助学习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之刍议

“双纽带”互助学习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之刍议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小学830092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教师和学生双纽带互助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双纽带互助学习英语学习能力

古人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合作的重要性。教师的角色应当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学应当围绕学生主体地位来展开。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共同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

“双纽带”互助学习搭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在“自主探究、互助交流、共同切磋、人人动脑、共同质疑、共同成长”的基础上,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学生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教师和同伴两个紧密相连的纽带作为依托,利用课上和课下两个时段为平台为学生搭建了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的舞台。

一、纽带一:教师“帮助”

教师帮助是以师生平等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教师在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帮助下,促进学生的不断提高与成长。

1.课堂“帮助”

(1)学习方法的帮助。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探求答案的过程中,建立已知和未知之间的逻辑体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获得新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Module9Unit1Theywereyoungthen.一课时,笔者采用迁移、对比,问题的学法指导。首先,通过教师自己今年和去年年龄的变化和对比,引出Iam38yearsoldnow.Iwas37lastyear.Iwas37then.接着,询问学生这两句话的含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继续追问,引导学生观察区别。通过对比,自己总结出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动词的变化,并进行有效应用。

(2)思维训练的帮助。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多种方法来启发学生、训练思维,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层次兴趣,促进学生智慧健康长足地发展,才能打造灵动的生命课堂。其中,质疑思维训练很重要。老师在设置疑问时最关键的是一个“巧”字,即多设计一些巧妙的、击中要害但又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回答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Samisgoingtorideabike.一课时,老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明天下雨了,Sam和他的朋友们会做什么,还会继续之前计划的吗?孩子们的回答各有各的想法:“Amyisgoingtostayathome.”“Samisgongtoplaywithwaterintherain.”好的问题提出来后老师还要善于进行适时、适当、灵活地启发,教师继续追问Why?每个孩子给出了自己合理的理由。启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诱导思维、打开思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的过程。

(3)知识渗透帮助。笔者努力通过互相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不但能掌握本学段应掌握的知识,而且尽力做到拓展与延伸,从而提升其学习能力,并使三年级学生能够很好地向四年级进行过渡。例如:外研社新标准一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的一节会话教学,以havegot/hasgot与不同人称的正确搭配使用为学习重点。因此我将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真实语言情境的创设和语言实践上。在引入Ihavegot…和Youhavegot…时采用学生在关键词的提示下猜猜老师拥有的物品,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需要用的这个语言点。在学生进行个体操练时,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描述自己的得到的物品,事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教学卡片,学生在从信封里抽到相应物品后使用Ihavegot…句型描述。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在恰当的语境下实践语言。

2.课下“帮助”

(1)培养组长,发挥引领作用。由于英语教师所带班级学生数在100-200之间,学生数量大,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兼顾和落实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因此,教师每班成立了多个小组,5人为一个小组。首先是选择责任心强、英语基础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其次取得家长的支持,建立组长群,告知组长要配合老师指导本组组员完成的工作任务。然后,组长在家长的协助下,根据教师分组建立小组微信群,并将各班的任课教师邀请入群。最后,按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我们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即组长带动每个组员,发挥小团队的的力量互帮互助,逐步达成不同层次学生学生的能力提升。

(2)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孩子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汇总整理,在课堂上集中讲解、答疑解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学生在发音、语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教师做到英语知识体系“心中有数”,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使其系统化不零散。这样既达到了解惑的目的,又对知识点进行了二次渗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获益和提升。

二、纽带二:“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做以提升。它既强调合作学习中的异质分组、探索过程,又注重组成同伴互助匹配的成员间的合作技能、团队精神,以及同伴的个性发展与团体发展等方面。可以说,同伴互助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继承与发展。

1.课堂“互助”

(1)小组之内互助。组内互助学习,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大胆纠错,这样既可以展示每个学生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提高,能增进理解、互助启发、互相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组内讨论,每个小组的成员先交流所学的知识,学习能力强的可把所学知识先教给学习能力弱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也巩固了其所学的知识。

(2)小组之间互助。根据平时的教学反馈及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状态,将小组调整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每个组内的四个人的学习能力呈阶梯形。在组内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可以把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纸上记录下来,然后在组间交流的环节中进行解答交流。通过交流汇报的形式,既有利于组间竞争,也有利于组内的互帮互助,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学习合作与互助。

2.课下“互助”

(1)建立同伴互助小组。建立5人一组的互助小组,每组安排一位责任心强,英语基础强的同学作为组长,转发教师的安排和要求。最重要的是积极落实微信读书、看图说话作业、家庭听写等的完成情况及效果。每位组长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开展本组同伴互助工作。微信读书、看图说话作业组长通过语音纠错和指导的方式进行,及时帮助组员纠正错误的发音,不积压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家庭听写及时通过微信编辑软件圈出存在的问题,解决家长无法指导孩子英语的尴尬情况,给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

(2)建立学困生互助小组。针对在学习方面有困难,家长苦于无法指导,教师建立互助小组,老师作为互助组组长,互助小组的孩子将每天的书面作业或者口头作业上传到微信互助群,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对于错误的内容进行学法指导、纠音。在互助小组中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也获得了信心,课堂反馈也有明显提升。

“双纽带”互助学习,让课上课下、教师学生,焕发出了不一样的活力,让英语教学更富有生命力了。总之,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加以强化训练。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的,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永庆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究,2006,(12),84-87。

[2]刘娟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以青浦区W小学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张海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7,(18)。

标签:;  ;  ;  

“双纽带”互助学习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之刍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