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论文-周美玲

边疆少数民族论文-周美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边疆少数民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语文教学,教师发展

边疆少数民族论文文献综述

周美玲[1](2019)在《略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的教育水平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广大乡村才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心所在。而乡村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及教育教学能力则关系着整体基础教育的质量。(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33期)

林春春,杨娟[2](2019)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初学英语年龄对高中英语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天等县民族高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年龄因素在英语学习中一直饱受争议。2011年国家教育部将英语定为小学叁年级的必修课,部分学生更早开始学习英语。通过对天等县民族高中的研究发现: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差异不大。早期学习英语的学生在听力,口语和单词方面掌握较好。本文结合数据,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4期)

罗曼[3](2019)在《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边大学始创于1949年3月20日,创建之初隶属于中共中央东北局。建校的历史背景1948年3月23日至24日,在延吉市第二中学召开的延边教育文化人座谈会上,初步形成了创办一所民族大学的意向。1948年10月初,延边地委在延吉市召开了延边教育界有识之士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就创办民族大学的事项进行了认真讨论。与会人员认为创办民族大学有一定基础,因为当时延边已经有延边医科专科学校、延边高级师范学校、延边工业学校,延边和东北其他地区还有很多能胜任大学教学工作的朝鲜族高级知识分子,并有很多正规化高中,办大学的生源也不成问(本文来源于《大学生》期刊2019年11期)

王志辉[4](2019)在《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精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新形势下,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所以要顺应新常态、适应新形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边疆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特殊社会生态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精细化,为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全面振兴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薛保国[5](2019)在《开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劳动关系新局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20.46%。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和谐稳定意义重大。近年来,内蒙古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稳就业、促发展、保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7月(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19-10-18)

早李燚[6](2019)在《翻转课堂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网络信息时代的潮流。这种教学模式自其引入中国以来,得到了广泛运用,也特别符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英语畏难情绪大等特点。本文结合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翻转课堂在边疆少数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83期)

尹菊娥[7](2019)在《声传祖国万里边疆 谱写民族进步华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砥砺奋进70年》一文中研究指出70年来,经过几代广播人共同努力,代表着党和国家声音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面简称"中央")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书写了引领民族地区舆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进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动人华章。本文以历史的维度,总结了中央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呵护下诞生、成长和发展的历史。以传播维度总结其成功经验:70年来,守正创新,及时准确传播党和国家声音,将广播做到人们心里去;具备现代媒体素质,迎接全新发展时代。正是不断超越自己,它成为少数民族群众心中"党的声音",最可信赖的朋友。(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期刊2019年10期)

南长森[8](2019)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媒介变迁与国家安全意识网络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网络治理视阈下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媒介变迁与国家安全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媒介变迁是社会变迁的基础,涉及国家安全的运行方式,而社会变迁和国家安全是媒介变迁综合运行的结果。我国长期处于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交互传播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交互、分割、界壁、对撞、矛盾、融合发展,导致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媒介变迁与国家安全意识的现实基础、表现形态、社会作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此,提出了新媒体传播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社会区域发展具有取信性,网络治理传播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具有守正性,网络治理传播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具有延展性,网络治理传播对国家安全意识具有泛白性等。在综合治理中,我们要秉持、吸纳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官方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交互传播中,以权威媒体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为基础,公正、公开、准确地传播党和政府的优质信息,杜绝不利信息传播。(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金光耀[9](2019)在《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地媒介的呈现:基于刻板印象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地媒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不适当呈现方式,容易使汉族对边疆少数民族形成刻板印象。本文首先从理论入手,讨论了媒介和少数民族刻板印象的关系,继而分析内地媒介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呈现内容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9期)

胡宝华,柴富成[10](2019)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户籍人口迁出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户籍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考察当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户籍人口迁出意愿现状,选取新疆兵团433名户籍人口作为案例研究。研究发现:现阶段,大多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户籍人口居留意愿较强,但有近叁分之一的户籍人口迁出意愿存在"不确定性",且在人口结构上存在异质性;个体特征中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4个因子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户籍人口迁出意愿均有显着影响,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前景、文化认同、邻里关系等3个因子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户籍人口迁出意愿具有显着影响,并提出了厚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户籍人口戍边文化、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高邻里关系和谐度叁点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人口》期刊2019年05期)

边疆少数民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年龄因素在英语学习中一直饱受争议。2011年国家教育部将英语定为小学叁年级的必修课,部分学生更早开始学习英语。通过对天等县民族高中的研究发现: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差异不大。早期学习英语的学生在听力,口语和单词方面掌握较好。本文结合数据,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边疆少数民族论文参考文献

[1].周美玲.略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J].才智.2019

[2].林春春,杨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初学英语年龄对高中英语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天等县民族高中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罗曼.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J].大学生.2019

[4].王志辉.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治理精细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5].薛保国.开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劳动关系新局面[N].中华工商时报.2019

[6].早李燚.翻转课堂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7].尹菊娥.声传祖国万里边疆谱写民族进步华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砥砺奋进70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

[8].南长森.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媒介变迁与国家安全意识网络治理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金光耀.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地媒介的呈现:基于刻板印象视角的分析[J].视听.2019

[10].胡宝华,柴富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户籍人口迁出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人口.2019

标签:;  ;  ;  ;  

边疆少数民族论文-周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