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景教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一、景教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曹慧君[1](2021)在《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丝绸之路是时间跨度最长、空间范围最广的文化线路类型的遗产,它是沟通亚欧大陆东西方多种文明区域、多个国家政权间的交流孔道,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其衍生并留存有数量极多的历史文化遗产。2014年,陕西地区仅有7处遗产点被纳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丝绸之路陕西段是整个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陕西地区参与了线路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留存有大量反映线路历史内涵的文化遗产,若这些文化遗产能与线路的价值产生历史关系,即形成线路特定的“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逻辑框架,就应被视为线路遗产构成要素,共同支撑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论文首先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收集整理,对丝绸之路整体历史脉络与时空框架进行了梳理认知,并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基于世界文化遗产视角下对丝绸之路突出普遍价值进行梳理,在政治交往、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交融四个方面对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进行归纳总结。继而对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交流内容与丝绸之路陕西段的线路变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梳理了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沿革以及不同时期线路上交流输入及输出的不同内容,同时理清陇关道与萧关道两条主干道及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的次要道路。基于对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交流内容、线路变迁的分析研究,得到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作用,结合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认知自上而下归纳整理得到了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四条历史文化价值:(1)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2)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3)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4)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最后在省域范围内进行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识别判定工作,构建“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逻辑框架,进行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真实性与关联性分析,补充完善丝绸之路陕西段的“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框架,最终得到:(1)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开创发展”系列遗产;(2)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商贸往来”系列遗产;(3)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宗教传播”系列遗产;(4)反映丝绸之路陕西段是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这一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交融”系列遗产。

陈灏舟[2](2021)在《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特征与共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主教传入三江并流区是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对于远离现代文明的少数民族来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三江并流区作为近代进入西藏的咽喉要地,是清中后期以来天主教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最深入的地区之一。天主教几经起伏之后,最终在与自身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当地少数民族之中找到了适合发展的土壤,获得了早期传教士们意想不到的成功和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西方文化的物质空间形式,天主教堂有其固定的空间格局与建筑形式,但在三江并流区各地有呈现不同的建筑形态,也反映出外来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地域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以近代史为大背景梳理了天主教会在三江并流区传播的路线与原因。具体研究以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与测绘的基础上从历史变迁、建筑朝向、平面形制、细部构件与装饰和建筑周边及宗教习俗五个方面详细讨论这些天主教堂的本土化演变过程,主要从纵向上比对时间线上的附近其他教堂建筑,一步步探究出该地天主教堂本土化演变历程和未来保护的研究方向,为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丁斯甘[3](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研究指明《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王建新,关楠楠[4](2020)在《外来宗教中国化考论——唐代景教与伊斯兰教传播比较》文中提出唐代的景教和伊斯兰教同为在古代华夏大地传播的世界宗教,二者面对同样的时代背景,也有着相似的传教目标。由于传教方式和策略相异,唐中期以后的发展趋向完全不同。本文围绕景教与伊斯兰教在唐代的传播历程,聚焦二者在传入时间、传播路径、传播范围、传教方式、中国化模式等方面的诸多特点,探索二者与中国社会互动交融的历史规律,揭示外来宗教中国化成败的历史原因及其本质。

张浩宇[5](2020)在《西来信仰的足迹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督宗教传入中国主要经历唐朝景教入华、元代也里可温教东传、明清耶稣会士再度传入以及以鸦片战争后基督宗教各派传入的四个阶段。本文则以鸦片战争后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为题,主要探讨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播和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本文结合教会资料和文献记载,将1840-1949基督宗教在华近百年传教史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视野,选择1900年、1920年以及1949年三个时间节点划分研究时段,突显基督宗教在不同区域的横向发展。笔者主要以各个时期诸省份每万人中基督宗教教徒人数作为参照,辅之以教堂和传教士的记载进行基督宗教传教势力区域划分,宏观上复原基督宗教在华传教中心和传教势力分布情况。在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讨论。第一章简要回顾基督宗教入华传教的基本情况,主要着眼于明清时期天主教和1807年新教传入后在中国传教情况。在这一时期新教在华传教仅限制在广州和澳门地区,传教重点集中在马六甲等南洋地区的华侨中,但是天主教已然在全国各地开展传教事业。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以时期为纲,复原1840-1900年、1901-1920年、1921-1949年三个阶段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空间分布情况,按照各省每万人中教徒数量划分传教势力分区,并分析各个时期基督宗教传教空间格局特征。第五章则论述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通过对不同时段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情况的复原梳理,笔者发现基督宗教在不同的时空下,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基督宗教与中国政治力量互动发展以及宗教自身在华传教的不断调整适应,其在华传教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征。1840年至1949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百年中,虽然受到过冲击,但是整体发展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从时间分期看,其主要经历了(1840-1900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发展时期;(1901-1920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黄金时期以及(1921-1949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转型时期三个阶段。而在空间分布上,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呈现明显的渐进性、复杂性和不均衡性。从整体来看,基督宗教在华传教足迹整体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从沿海到内陆的渐进发展趋势。而伴随着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的深入,天主教和新教传布格局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天主教传教发达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直隶省、山西省、陕西省,其次才是沿海诸省,而新教教务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五省。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基督宗教传教中心也在变化,天主教的传教中心由以往澳门逐渐转移到河北省,新教的传教中心则呈现南洋-广州-上海的演变。同时,基督宗教格局分布明显受到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是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彭无情[6](2019)在《景教在新疆的传播与嬗变特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新疆的地理人文环境出发,探讨了历史上景教在新疆的传播状况,并归纳了其嬗变特征。在与景教在中原地区传播发展的比较中,厘清了景教在新疆的传入时间、传播和发展状况及流变特征等问题,进而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对基督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嬗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李琳玉[7](2019)在《乡土文化视野下的教堂空间形态研究 ——以云南怒江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在云南怒江这个多民族地区,目前关于教堂建筑及室内空间形态的研究还较少。全面认识和把握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解释并了解其与乡土文化的关系,探究教堂的空间形态对认识基督教在云南的发展历史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以乡土文化视角下基督教教堂空间形态为选题,尝试从乡土文化的角度,客观介绍、分析和研究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空间形态是本论文的重点。本文选择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在于:从乡土视角审视和研究怒江地区乡土文化与西方教堂建筑文化的冲突、融合肌理。本文根据怒江地区16座教堂的调研结果和详细的测绘资料,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及相关分析图,结合千余张自摄照片进行详细的分析,着重研究乡土文化与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关成果。在教堂选址和环境方面,教堂普遍分布在村落内,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增加与周边民居的联系;在整体布局方面,教堂建筑呈现出与乡土环境和基督教相适应的整体建筑格局;在主体建筑方面,以乡土文化为背景,从平面形式、立面形式、内部空间、细部装饰、光线、建筑材料及技术六个方面与西方传统教堂进行详细的对比剖析;针对性的对怒江地区乡土文化进行梳理,对比总结其对教堂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通过分析乡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怒江地区的博弈过程,展现我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影响力,弥补相关资料的不足。

薛睿[8](2018)在《唐代景教音乐文化之流变(上)》文中认为近来,西安碑林的《景教碑》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也将这一在中国境内发展的宗教复现其历史芳华。景教(Nestorianism),得名来源于建中二年(781年)。明代天启三年至五年(1623-1625年)西安岀土《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中载:"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故该宗教称为景教。对它的研究,是中国宗教音乐史中较为缺失的部分。对其传入时间、流传路线、文献整理、消亡原因等已有学者做了

杨梅花[9](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韩露健[10](2016)在《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督教作为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在传入中国之后,其文化和音乐也随之而来,在和中国文化融合了一千多年后,产生了许多新的事物,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就是其中的典型。今天的中国大陆,基督教的传播非常广泛且传播力度仍然在不断加大,与此相适应的表现是基督徒的数量迅速增加,教会音乐也越来越普及化,因此研究教会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文将从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历史沿革、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生存环境、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存在方式、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基本思想等方面入手,期望通过对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现状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研究,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来源、构成、存在方式、思想潮流等多方面的问题,深度把握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现状、流变及发展动向,揭示基督教文化如何通过音乐来维系历史、融合改变,从而将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现状尽量全面地呈现出来,进而对中国教会音乐的实践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景教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教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丝路故事”是“中国故事”重要组成部分
        1.1.2 丰富的历史遗产共同支撑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研究意义
        1.2.2 现实指导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 相关理论研究
        1.4.1 遗产研究领域价值认知演变
        1.4.2 文化线路相关理论
        1.4.3 丝绸之路相关研究
        1.4.4 丝绸之路陕西段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5.1 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1.5.2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研究
    1.6 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丝绸之路的时空框架与整体价值认知
    2.1 丝绸之路历史脉络梳理
        2.1.1 两汉时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2.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初步发展
        2.1.3 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步入黄金时代
        2.1.4 宋(金辽西夏)元时期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2.2 丝绸之路的时空框架认知
    2.3 丝绸之路价值相关研究现状
        2.3.1 国内外学者对丝绸之路价值的研究
        2.3.2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突出普遍价值
    2.4 丝绸之路整体价值认知
        2.4.1 政治交往之路
        2.4.2 经济贸易之路
        2.4.3 文化交流之路
        2.4.4 民族交融之路
    2.5 小结
3 丝绸之路陕西段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3.1 丝绸之路陕西段自然地理环境
    3.2 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沿革
    3.3 丝绸之路陕西段线路变迁
        3.3.1 开通及初发展阶段
        3.3.2 兴盛繁荣阶段
        3.3.3 逐渐衰退阶段
    3.4 丝绸之路陕西段发生的交流内容
        3.4.1 两汉时期
        3.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3.4.3 隋唐时期
        3.4.4 宋(金辽西夏)元时期
    3.5 丝绸之路陕西段历史作用
        3.5.1 政治管理方面
        3.5.2 经济贸易方面
        3.5.3 文化传播方面
        3.5.4 社会交流方面
    3.6 立足丝绸之路整体价值的陕西段历史文化价值认知
        3.6.1 东方政权控制丝绸之路开创发展的政治中心所在地
        3.6.2 丝绸之路东端商贸集散中心
        3.6.3 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自西域向东亚传播的重要地区
        3.6.4 丝路沿线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地
    3.7 小结
4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研究
    4.1 “价值-文化主题-文化遗产”框架构建
        4.1.1 构建理论
        4.1.2 框架构建
    4.2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识别原则
        4.2.1 真实性
        4.2.2 关联性
    4.3 丝绸之路陕西段潜在遗产分析
        4.3.1 真实性分析
        4.3.2 关联性分析
        4.3.3 遗产分析结果
    4.4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
        4.4.1 “开创发展”系列遗产
        4.4.2 “商贸往来”系列遗产
        4.4.3 “宗教传播”系列遗产
        4.4.4 “民族交融”系列遗产
    4.5 小结
5 结语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
    5.4 遗产保护规划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件1 图目录
附件2 表目录
附录3 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分析结果表
致谢

(2)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特征与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概念厘定
        1.3.1 三江并流区
        1.3.2 本土化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1.6.1 国外教堂建筑理论与研究
        1.6.2 国内教堂建筑理论与相关文献研究
    1.7 论文结构框架与小结
第二章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传播历史背景及本土化进程
    2.1 天主教入华的历史背景
    2.2 来华天主教的本土化发展
        2.2.1 来华天主教本土化的必要性
        2.2.2 来华天主教本土化的必然性
    2.3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历史沿革
        2.3.1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的传播历程
        2.3.2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的传播路线
    2.4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历史及其现状
        2.4.1 滇西北地区天主教堂历史与分布
        2.4.2 藏东南地区天主教堂历史与分布
        2.4.3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教堂现状
    2.5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本土化的内外因素
        2.5.1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的传教士
        2.5.2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的教民
    2.6 小结
第三章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一般性特征分析
    3.1 教堂建筑的群体布局探究
        3.1.1 西方古典教堂的建筑及布局
        3.1.2 中国传统建筑的群体布局
        3.1.3 教堂群体合院式布局现状
        3.1.4 独栋布置的教堂现状
    3.2 三江并流区教堂建筑的群体布局本土化特征分析
        3.2.1 主体建筑
        3.2.2 附属建筑
    3.3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一般性特征总结
        3.3.1 总体布局
        3.3.2 平面特征
        3.3.3 材料与结构
        3.3.4 立面风格
第四章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典型特征分析
    4.1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历史变迁
        4.1.1 滇西北地区
        4.1.2 藏东南地区
    4.2 教堂建筑探究
        4.2.1 建筑朝向
        4.2.2 平面型制
        4.2.3 细部构件与装饰
    4.3 建筑周边及宗教习俗
    4.4 同时期滇西北与川藏地区部分天主堂
    4.5 同时期三江并流区新教教堂
    4.6 本土化因素解析
第五章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特征分类与本土化原因
    5.1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特征分类
        5.1.1 因地制宜,小隐于野的建筑布局
        5.1.2 简化的空间序列
        5.1.3 入乡随俗的宗教礼仪
        5.1.4 灵活多变的细部构件与装饰
    5.2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特征演变历程研究
        5.2.1 排斥期
        5.2.2 融合期
        5.2.3 成熟期
    5.3 三江并流区传教路线与本土化特征之关系
        5.3.1 藏彝走廊的形成
        5.3.2 茶马古道的极盛
    5.4 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特征的特殊性
        5.4.1 意识形态层面
        5.4.2 物质形态层面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3)《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报》概况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第二节 《通报》概况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一、《通报》目录索引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一、语言比较研究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一、“Tibet”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四、《通报》的影响力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外来宗教中国化考论——唐代景教与伊斯兰教传播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一、传入的时间和路径
    (一)景教传入时间和路径
    (二)伊斯兰教传入时间和路径
二、传播的区域和社会范围
    (一)景教传播区域和社会范围
    (二)伊斯兰教传播区域和社会范围
    (三)传播区域空间和社会范围比较
三、传教方式
    (一)景教传教方式
    (二)伊斯兰教传教方式
四、中国化模式
    (一)景教方伎化
    (二)伊斯兰教在地化
五、唐代景教与伊斯兰教比较研究的学术启示
    (一)景教中国化失败的归因问题
    (二)外来宗教中国化的本质
    (三)中国化模式的比较与类型分析
结 语

(5)西来信仰的足迹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关键问题、技术难点与预期目标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前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情况概述
    第一节 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播情况
    第二节 清朝时期新教在华传播情况
第二章 1840-1900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概况
    第一节 1840-1900年天主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一、1840-190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复原
        二、1840-190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特征
    第二节 1840-1900年新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一、1840-1900年新教传教空间复原
        二、1840-1900年新教传教空间特征
    小结
第三章 1901-1920年基督宗教传教概况
    第一节 1901-1920年天主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一、1901-192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复原
        二、1901-1920年天主教传教空间特征
    第二节 1901-1920年新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一、1901-1920年新教传教空间复原
        二、1901-1920年新教传教空间特征
    小结
第四章 1921-1949年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概况
    第一节 1921-1949年天主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一、1921-1949年天主教传教空间复原
        二、1921-1949年天主教传教空间特征
    第二节 1921-1949年新教传教情况的时空分布
        一、1921-1949年新教传教空间复原
        二、1921-1949年新教传教空间特征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空分布格局的变化特征
        一、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间分期及其特征
        二、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空间格局及其特征
    第二节 近代基督宗教在华传教时空分布差异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自然环境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人文社会环境因素
        五、基督宗教自身因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乡土文化视野下的教堂空间形态研究 ——以云南怒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课题相关概念
        1.4.1 乡土文化
        1.4.2 基督教
        1.4.3 空间形态
        1.4.4 云南怒江地区
    1.5 课题研究的现状
        1.5.1 乡土文化相关研究
        1.5.2 基督教堂相关研究
        1.5.3 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田野调查
        1.6.3 理论分析
        1.6.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的传播与分布
    2.1 基督教概述
        2.1.1 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2.1.2 基督教的类别
    2.2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2.3 基督教在云南的传播及分布
        2.3.1 天主教在云南的传播及分布
        2.3.2 新教在云南的传播及分布
        2.3.3 云南天主教与新教的传播差异
    2.4 基督教在怒江地区的分布状况
        2.4.1 天主教在云南怒江地区的传播及分布状况
        2.4.2 新教在怒江地区的传播及分布状况
        2.4.3 怒江地区调研教堂分布状况
    2.5 小结
第三章 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空间形态特色
    3.1 教堂整体空间形态分析
        3.1.1 选址
        3.1.2 界面处理
        3.1.3 整体空间形态
    3.2 教堂建筑空间序列组织
        3.2.1 入口空间
        3.2.2 过渡空间
        3.2.3 结尾空间
    3.3 教堂建筑空间模数与视角分析
        3.3.1 建筑空间模数
        3.3.2 空间视角和视距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主体建筑空间形态
    4.1 教堂平面分析
        4.1.1 平面形式与宗教活动
        4.1.2 平面形式特点
        4.1.3 交通流线及秩序
    4.2 教堂立面分析
        4.2.1 教堂立面形式特点
        4.2.2 塔楼
        4.2.3 门与窗
    4.3 教堂内部空间分析
        4.3.1 圣坛
        4.3.2 中厅与侧廊
        4.3.3 墙面划分
        4.3.4 室内陈设
    4.4 教堂的细部装饰
        4.4.1 柱子
        4.4.2 天花
        4.4.3 装饰纹样
    4.5 教堂光线分析
        4.5.1 基督教中光的象征意义
        4.5.2 光在教堂建筑中的表现力
    4.6 教堂建筑材料及技术研究
        4.6.1 建筑材料
        4.6.2 建筑技术
    4.7 小结
第五章 乡土文化对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的影响
    5.1 乡土地理环境对基督教的影响
        5.1.1 地理环境
        5.1.2 地理环境对基督教教堂建筑分布及选址的影响
    5.2 原始宗教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
        5.2.1 原始宗教信仰
        5.2.2 原始宗教信仰对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5.3 风俗习惯对基督教的影响
        5.3.1 风俗习惯
        5.3.2 风俗习惯对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5.4 语言文字对基督教的影响
        5.4.1 语言文字符号
        5.4.2 语言文字对基督教传播的影响
    5.5 服饰文化对基督教教堂的影响
        5.5.1 服饰文化
        5.5.2 服饰文化对基督教教堂建筑装饰的影响
    5.6 乡土建筑对基督教教堂的影响
        5.6.1 乡土建筑
        5.6.2 乡土建筑对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
    5.7 怒江地区教堂与同时期国内城市教堂比较分析
        5.7.1 教堂案例
        5.7.2 比较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乡土文化视野下云南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启示
    6.1 乡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兼容的影响启示
    6.2 乡土文化对教堂空间形态建构的形成与制约
    6.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怒江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实测图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9)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1.1.3 总体思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2.2.1 环境
        2.2.2 构筑物
        2.2.3 空间
        2.2.4 人的行为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2.4.1 环境景观
        2.4.2 城镇格局
        2.4.3 聚落景观
        2.4.4 地标景观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2.5.1 时态性
        2.5.2 时段性
    2.6 本章小结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3.1.1 人类社会起源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3.2.1 区位分布
        3.2.2 功能格局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3.3.1 居住形式
        3.3.2 聚落空间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3.4.1 景观属性
        3.4.2 景观分布
        3.4.3 景观形态
    3.5 本章小结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4.1.1 社会环境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4.2.1 区位分布
        4.2.2 功能格局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4.3.1 建筑形态
        4.3.2 聚落空间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4.4.1 景观属性
        4.4.2 景观分布
        4.4.3 景观形态
    4.5 本章小结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5.1.1 社会环境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5.2.1 区位分布
        5.2.2 功能格局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5.3.1 居住形式
        5.3.2 聚落空间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5.4.1 景观属性
        5.4.2 景观分布
        5.4.3 景观形态
    5.5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6.1.1 社会环境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6.2.1 区位分布
        6.2.2 功能格局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6.3.1 居住形式
        6.3.2 聚落空间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6.4.1 景观属性
        6.4.2 景观位置
        6.4.3 景观形态
    6.5 本章小节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7.3 发展模式
        7.3.1 动态式模式
        7.3.2 断裂式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8.1 影响因素分析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8.2.1 依绿而定
        8.2.2 逐水而居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8.6 本章小结
9 后记与后记
    9.1 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后记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主要文献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文本表述方式 第一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基本概念
一、何为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
    (一) 基督教
    (二) 中国基督教
    (三) 基督教音乐
    (四)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
二、几个通行的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犹太教
    (二) 天主教
    (三) 东正教
    (四) 新教
三、小结 第二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历史沿革
一、历史沿革
    (一) 唐朝时期的初传
    (二) 元朝时期的再传
    (三) 明朝时期的三传
    (四) 清朝时期的四传
    (五) 民国时期的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
    (六) 建国以后的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
二、小结 第三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分类
一、题材及体裁
    (一)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题材
    (二)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体裁
二、赞美诗
    (一) 外国传教士所编中文赞美诗
    (二) 《民众圣歌集》
    (三) 《普天颂赞》
    (四) 《赞美诗(新编)》
    (五) 少数民族语言赞美诗
    (六) 其他赞美诗
三、灵歌
    (一) 黑人灵歌
    (二) 书面灵歌
    (三) 即兴灵歌
四、圣乐
    (一) 正式礼仪音乐——弥撒曲
    (二) 普通敬礼音乐
    (三) 宗教音乐
五、合唱
    (一) 西方基督教合唱音乐
    (二) 中国基督教合唱音乐
六、民间圣歌
    (一) 民间音乐改编的圣歌
    (二) 流行音乐改编的圣歌
    (三) 基督教网络歌曲
七、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特征分析
一、调式调性及节拍
二、曲式结构
三、歌词分析
四、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演唱及演奏方式
一、演唱
    (一) 独唱
    (二) 领唱
    (三) 齐唱
    (四) 重唱和多声部合唱
    (五) 表演唱
二、演奏
    (一) 独奏
    (二) 伴奏
    (三) 合奏及齐奏
三、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基本文献
一、圣乐作品类
    (一) 大型圣乐作品简介
    (二) 赞美诗集简介
    (三) 其他作品
二、研究着作类
    (一) 关于基督教音乐宗教学等方向的研究
    (二) 关于基督教音乐的神学、神性的研究
    (三) 基督宗教音乐介绍
三、研究性论文
    (一)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研究
    (二)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研究
四、学术杂志
五、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创作与研究
一、基督教音乐创作者
    (一) 赵紫宸
    (二) 马革顺
    (三) 黄安伦
    (四) 其他基督教音乐创作者
二、基督教音乐研究者
    (一) 杨荫浏
    (二) 王神荫
    (三) 纪哲生
    (四) 其他基督教音乐研究者
三、小结 第八章 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的基本理论思想
一、20世纪之前的重要神学思想
    (一) 正统路德派神学思想
    (二) 天主教神学思想
    (三) 新教神学思想
二、20世纪之后的主要神学思想
    (一) 卡尔·巴思的神学思想
    (二) 美国的新教神学
    (三) 天主教神学的新的方向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硕博论文
二、期刊文献
三、着作
四、赞美诗集 附录一:部分大陆地区无版、停版基督教音乐着述(封面) 附录二:《赞美诗(新编)》精选80首 谱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后记

四、景教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认知的丝绸之路陕西段遗产构成研究[D]. 曹慧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三江并流区天主教堂本土化特征与共性研究[D]. 陈灏舟.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4]外来宗教中国化考论——唐代景教与伊斯兰教传播比较[J]. 王建新,关楠楠. 世界宗教文化, 2020(04)
  • [5]西来信仰的足迹 ——近代以来基督宗教在华传教地理研究[D]. 张浩宇. 西南大学, 2020(07)
  • [6]景教在新疆的传播与嬗变特征探析[J]. 彭无情.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2)
  • [7]乡土文化视野下的教堂空间形态研究 ——以云南怒江地区为例[D]. 李琳玉.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唐代景教音乐文化之流变(上)[J]. 薛睿.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8(02)
  • [9]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现状研究[D]. 韩露健.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景教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