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小汗腺螺旋腺瘤一例

背部小汗腺螺旋腺瘤一例

章慧

中航工业襄阳364医院441000

患者男57岁因“背部肿块术后复发2个月”就诊,患者30年前背部长一肿块切除,2个月前复发再次切除,今又复发、且肿块逐渐增大,患者要求背部肿块扩大切除术。肿块局部无红肿破溃、无明显疼痛,周围皮肤正常,患者无家族史。

病理检查:大体为带梭形皮肤组织3*2*2CM,皮下有一2*1CM区域灰红色,境界清楚,质软。镜下表皮基本正常,真皮内可见多个边界清楚的瘤细胞团块,瘤体外被嗜酸性透明膜包绕,瘤细胞核密集和强嗜碱性细胞相互交织排列。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呈弥漫、束状或腺样排列,腺样排列似菊形团。细胞巢由两种类型的上皮细胞构成:一种细胞体积小,核深染,主要位于细胞团块的周边。另一种细胞体积大,核苍白,胞浆少、淡染,常有较小核仁,有时围绕小管腔,腔内含嗜酸性PAS阳性耐淀粉酶物质。这两种细胞常以不同比例混合成索状或腺样,肿瘤腺上皮和肌上皮混合存在。有时肿瘤可见囊性区域,内含相同嗜酸性物质,间质内常可见玻璃样物质或淡粉样物质沉着。肿瘤细胞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背部)小汗腺螺旋腺瘤。

讨论:小汗腺螺旋腺瘤起源于小汗腺导管下部,是境界清楚的、分叶状汗腺肿瘤,与表皮无连接。由于细胞质少,细胞又非常丰富,易被误诊为恶性。临床表现为较小的皮下结节,可有剧痛,通常单发,直径1-2CM,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真皮内,表面皮肤通常呈蓝色或正常皮色。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青少年。一些肿瘤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或明显的血管形成。鉴别诊断:1.恶性小汗腺腺瘤螺旋腺瘤与螺旋腺癌的区分在于前者缺乏细胞异型和浸润性生长。2.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常和表皮相连,核分裂相多见,细胞异型性明显,可有明显坏死。3.真皮小汗腺圆柱瘤圆柱瘤常发头皮又称头巾瘤。最显著地特征是肿瘤小叶周围和小叶内有大量基底膜样物质沉积。4.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克隆性生长具有异型性和侵袭性。结合临床病史和免疫组化可鉴别。5.由于小汗腺螺旋腺瘤血管丰富易与血管性肿瘤混淆故应与血管性肿瘤鉴别。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彻底切除不易复发和恶变。

图小汗腺螺旋腺瘤1.多结节性生长2.瘤体外被嗜酸性透明膜包绕

3、4两种细胞类型小的基底样细胞包绕大的淡染的上皮细胞

参考文献:

[1]ROSAI&ACKERMAN外科病理学原著JuanRosai主译郑杰副主译沈丹华薛卫成

[2]皮肤病理学Dermatopathology主编[美]KlausJ.Busam主译黄勇薛德彬黄文彬副主译常建民乔建军刘琬张美华主审曾学思

[3]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标签:;  ;  ;  

背部小汗腺螺旋腺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