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课导学”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的运用

谈“微课导学”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的运用

(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湖南常德415300)

摘要:教育信息化推进“微课导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是教学中以微课为载体结合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实验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上应用“微课导学”的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化学实验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课中运用“微课导学”的意义,提出了高中化学实验课中“微课导学”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导学;高中化学;实验课;运用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微课是以微课为载体结合研学案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模式的结合和补充。“微课导学”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产物,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导学”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实验内容,同时促进学生实验探究性的提高。

一、高中化学实验课中运用“微课导学”的意义

1、“微课导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化学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经常会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微课导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素养。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先以微课的形式给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按照导学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利用微课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步骤,最后再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并在他们实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实验现象、步骤、注意事项及结论。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实验技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2、“微课导学”能够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有许多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他们经常用讲解实验来代替学生实验,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因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实验精神的培养。“微课导学”是由王同举老师在课题研究中提出来的,针对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具有实操性的课堂,是汲取了翻转课堂和研学后教两种教学模式的精华,主要利用微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和教师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以微课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够把抽象的实验原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以“微课导学”的形式引导新课教学,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让他们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口述引入新课,而且还能够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发现问题,让他们在课前对实验进行交流讨论提出实验方案,进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使化学实验课堂更加高效。

3、“微课导学”能够丰富教学资源

高中化学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利用微课的形式把实验的关键步骤展示给学生,避免了实验的盲目性和危险性。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学生也可以在实验中可以与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而对关键的实验步骤进行优化,同时灵活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促进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此外,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根据需要利用互联网查找和下载所需的资源,如化学仪器的使用、实验的注意事项及课外拓展资料等,因此有利于丰富实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导学”的策略

1、“微课导学”在课前阶段的运用

在课前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把编制好的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利用导学案引导他们理清自觉目标。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研究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预习和探究环节制作微课视频。以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主要给学生展示铜锌原电池的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实验探究阶段,教师可以根据以往教学中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的重点给学生录制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把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集中展现出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学生在自主探究填写导学案时,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并把问题在导学案中记录下来,等上课时向同学或者教师请教。

2、“微课导学”在课上阶段的运用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并根据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在上课时可以利用格林太太的假牙的视频引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微课后再把学生的导学案展示出来进行点评,然后再提出学习的任务。在进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把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的溶液中,然后用导线把锌片、铜片连接起来,并在导线的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观察实验现象。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把每一组所做的实验录制成视频记录下来,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根据需要给他们播放视频,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小组探究的实验结果汇报出来与其他小组一起交流,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原电池正负两极的判断方法及形式条件。

3、当堂训练中“微课导学”的运用

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完成后还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导学案上的当堂训练。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边巡视边找出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需要强调的知识点。在学生完成后,及时明确答案并订正他们练习中的错误。如在学习完原电池反应原理后,教师可以给让学生做导学案上的练习,找出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订正。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典型题的微课视频,进而使知识得到升华。

4、课后复习中“微课导学”的运用

“微课导学”不仅可以应用于化学实验前和化学实验阶段,还可以应用于化学实验后的复习中。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后,学生在进行课后练习时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有效的辅导,而学生课上学习时可能有些知识点没有记牢,复习时就会遇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因而影响了他们的课后作业质量及化学知识的巩固。在课后复习中如果应用“微课导学”的视频,学生就会可以反复播放这些视频以强化所学的知识。如在学习完原电池的原理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复习巩固的习题,并把“微课导学”的视频上传到学校的公众平台上。在学生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就可以随时观看视频,以强化自己的记忆。

结语: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微课导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要改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应用“微课导学”策略,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代超.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8,000(002):P.38-38.

[2]庄裕峰.微课与导学案融合构建高效化学实验课堂的实践——以苏教版《化学1(必修)》"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118-119.

[3]索彦霞巩璐雲杨月苹.“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应用——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9).

[4]段增明.“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的应用--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J].考试周刊,2016,(17):144-144.

标签:;  ;  ;  

谈“微课导学”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