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与培养策略研究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与培养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信息逐渐占据了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地位,信息作为生产资料是信息社会最根本的变化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全世界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促使人们全面思考在未来世界中如何获取知识的问题。大学生是人类的未来,他们必须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顺应时代而为,有识之士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及相关理念,得到了专家、教育部门、政府乃至全社会的认同与重视。但对于信息素养的准确定义、如何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本论文正是基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以信息素养与师范大学生作为共同研究对象而展开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论文包括四章内容:第1章,信息素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作为时代特征,也是信息素养研究的背景。通过比较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情况,认识到培养信息素养人才的紧迫性,把握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动向,作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导向;第2章,信息素养的定义。通过对信息结构和信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信息素养新的定义及其内涵,讨论了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有明显的突破和创新;第3章,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在了解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出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方案,对某地方师范学院开展个案调查;第4章,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教育改革思路和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在教学中进行应用与反思。经过系统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第一,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新定义,即个体运用信息系统和获取、处理和施效信息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信息工具能力、信息意识、知识与经验、价值道德判断、信息处理能力五个方面。第二,提出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方案,并实际应用于某地方师范院校的调查。评价突出信息工具的占有和使用,全面兼顾有和没有计算机参与时的信息活动,更具实用价值。第三,首倡建立以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立学生信息素养跟踪评价机制:就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并作了教学实践,得出有益反思。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信息素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 国外教育信息化概况
  • 1.1.1 美国教育信息化概况
  • 1.1.2 英国教育信息化概况
  • 1.1.3 日本教育信息化概况
  • 1.1.4 韩国教育信息化概况
  • 1.1.5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概况
  • 1.2 中国教育信息化概况
  • 1.3 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人
  • 第2章 信息素养的定义
  • 2.1 相关文献对信息素养的阐述
  • 2.1.1 已有的信息素养或信息素养人的定义
  • 2.1.2 已有定义的比较
  • 2.2 信息及其处理流程
  • 2.2.1 信息的概念
  • 2.2.2 信息结构
  • 2.2.3 信息处理流程
  • 2.3 信息系统
  • 2.4 信息素养的定义与内涵
  • 2.5 相关概念的讨论
  • 第3章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
  • 3.1 师范生及其信息素养教育
  • 3.2 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简述
  • 3.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建立
  • 3.4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调查个案
  • 第4章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 4.1 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不足
  • 4.2 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 4.3 策略应用示例与反思
  • 结语
  • 附录1 师范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与培养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