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结题报告

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结题报告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其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初中九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年级,学生完成九年级数学知识学习后,就要开始真正的难度数学学习,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对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找出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九年级问题意识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1研究背景

问题是创造的源泉,问题也是数学进步的发动机。学生会恰当的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根据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九年级数学学科教学现状与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学习动力表现,提出了“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的课题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

2.1研究对象。本次教学研究以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初2016届(2)、(7)、(8)、(11)班共246名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

2.2研究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文献研读法。③个案研究法。④实验研究法。⑤比较研究法。⑥行动研究法。⑦经验总结法。

2.3研究步骤。

2.3.12015年10月制定《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课题的研究方案。

2.3.1.12015年10月初三学年第一学期正式开学不久,我和于川东老师、吴新飞老师、宋晓婷老师召开了本小课题的研究会议。首先大家共同确立了本小课题的研究正式开始,讨论了本小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2.3.1.2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对象。经过大家的分析讨论,一致认为采用问卷调查法来了解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最佳方法,并将此次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定为“调查法”。

2.3.1.3根据被试实际情况,进行分组。选定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初2016届(2)、(7)、(8)、(11)班共246名学生作为被试。

2.3.1.4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前测”和“后测”两张问卷,希望通过实践对比研究找出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

2.3.22015年10月~2016年3月展开具体的研究活动

2.3.2.1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原因的研究。前测:问卷调查一(略)。此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6张,回收问卷246张,有效问卷246张。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问题进行着重分析。

问卷试题1:你觉得在数学的过程中,主动向老师或同学提出数学问题重要吗?

调查结果:

表1:学生对主动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分析统计表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246名学生当中虽然有30.5%的学生认为主动提出问题很重要,并且有21%的学生认为主动提出问题比较重要,但有高达48.5%的学生认为主动提出问题不重要,由此可以看出被测学生存在一定的数学问题意识缺失情况。

问卷试题2:在数学课堂上,你主动向老师提问的情况如何?

调查结果:

表2: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意愿调查分析统计表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246名学生当中虽然有19.5%的学生从不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有27.5%的学生很少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有36.5%的学生有时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有16.5%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显然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由此可以看出被测学生当中有绝大部分学生都存在数学问题意识缺失较为严重。

2.3.2.2培养提高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策略的研究。

2.3.2.3利用对比法对不同班级被试进行不同方法教学。根据前测调研与学生问题意识缺失表现,得出了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在提出相应对策的基础上,利用对比法对不同班级进行不同方法教学,以求在对比中获得效果更为明显的策略。分组情况:(2)、(7)班作为A组,教学方法为“问题本”模式。(8)、(11)班作为B班,教学方法为“说题训练”模式。

2.3.2.4根据九年级上下两个学期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总结与归纳出课题研究成果,并形成书面报告。后测:问卷调查二(略)。此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46张,回收问卷246张,有效问卷246张。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问题进行着重分析。

问卷试题1:你觉得在数学的过程中,主动向老师或同学提出数学问题重要吗?

调查结果:

表1:学生对主动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分析统计表

调查结果显示:Ⅰ组学生对主动提出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更好,Ⅱ组虽然也有一定比例学生也对主动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相比于Ⅰ组而言,其任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认为提出问题不重要。

问卷试题2:对课堂例题你提问主要侧重于哪些方面?

调查结果:

表2:学生对课堂例题提问的侧重点分析统计表

调查结果显示:①Ⅱ组生对课堂例题提出的问题的比重以A选项最大,B、C选项虽然也有一定比例,但程度要明显弱于A选项,D选项的学生占23.5%。可以看出Ⅱ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问题意识,但数学问题思维相对死板,且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对数学立体没有疑问,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对照班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方面仍有不足。②Ⅰ组学生对课堂例题提出的问题的比重更侧重于A、B、C三个选项,且B和C选项要明显高于A选项,选择D选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5%,可以看出Ⅰ组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更好,且问题意识思维更为活跃。③2015年11月~2016年3月收集课题研成果并其进行研讨和反思、完善。④2016年3月形成高质量的课题中期研究报告。⑤2016年4月~2016年5月针对前期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攻坚,构建有利于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能力发展的创新型教学模式。⑥2016年6月对课题进行结题,通过结题报告、课堂教学实录等方式对课题进行总结并为经验的进一步推广做好准备

3研究原则

3.1教育主体性原理。在任何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想要更好的找出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影响原因,就必须要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带动下发现自己在数学问题意识方面的缺失,找到影响自己数学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出解决数学问题意识缺失的对策,实现对自身数学问题意识的正确树立。

3.2兴趣激发原则。学生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他们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问题意识的树立以及寻找影响自身问题意识原因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自身的兴趣而展开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缺失兴趣的情况下展开活动,那么无论活动多么精彩都无法打动学生,因此坚持兴趣激发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3.3反馈控制原则。管理人员分析以前的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就是反馈控制。

4研究目标

找出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原因的对策。

5研究内容

归纳与总结当前九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在问题意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找出当代九年级学生数学学科问题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提出改变与提升初中毕业班学生在数学学科当中问题意识表现的对策。

6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自2015年10月制定《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课题的研究方案至今,研究小组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注学习、实践共同发展,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7获得成效

7.1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

7.1.1学生因素。

7.1.1.1知识能力因素。知识信息量及思维方式是全部思维活动的支撑点和土壤,人的思维结构的进化和完善同知识的质量有密切联系,知识积累越丰富,就越有可能提出问题,随着认知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客观上就提高了形成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可能性。反之,知识能力越差,提问技巧词不达意,提问内容基本上只限于作业中或课本上不懂的知识,思维活动缺少加工的材料,发现不了问题,更不能提出问题了。

7.1.1.2心理素质因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助于增强问题意识,反之则起削弱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压抑和焦虑是影响学生提问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如果学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那么必然抑制其提出数学问题的行为。有些学生学习被动,不善思考,提不出问题,有些学生表现为胆怯自卑,不善言谈,有问题不敢问或不愿意问,遇到发言就心慌胆怯。不少学生害怕提出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出现错误,被同学和老师讥笑,害怕提的问题过于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而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溥,害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回答,害怕提出的问题超出教学要求或老师一时难以回答,造成尴尬。

7.1.2教学方法障碍。课堂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如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以及定势等状态,在积极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积极活跃的思维,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课堂发言踊跃,从而达成了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学生突破情感障碍,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而教师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个人魅力和教学方式方法也是至关重要,启发式教学、开放式、师生平等交流对话的数学课堂,一定比墨守成规的数学课堂有吸引力。

7.2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对策。

7.2.1营造良好氛围,鼓励质疑问难。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的情感因素,积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既要敢于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也要勇于提出自己进一步思考后所产生的新困惑、新问题,要鼓励学生间互相提问,合作讨论,充分培养提出问题的自信心,要尊重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对问题的研究。要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对书本知识,对教师的论点提出疑问,提出补充,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大胆提出问题。

7.2.2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迅速思考和反应的能力,才能够根据教学任务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然、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此外,数学教学语言应该准确、鲜明、生动、合乎语法、用词恰当、逻辑正确、意义完整、条理清楚,通过提高教师数学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表述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8成果形式

《“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及对策”结题报告》一份。

9结束语

无论是采用设置“问题本”还是设置“说题训练”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有效的,经过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经过以上方法的教学后问题意识有所增强。提出数学问题的数目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思维层次都有上升趋势,在情境的引领下,学生开始自觉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问题的次数有所增加,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通过开放题型和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有明显的提高,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为了做题而做题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提出相应数学问题,这说明,这些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参考文献

1任慧东.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80

2王宏.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33):63~64

3张启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10):157~158

4季金艳.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2):18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

标签:;  ;  ;  

影响九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结题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