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米诺地尔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米诺地尔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周兆坤梁羽萍(广西玉林市皮肤病防治站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250-01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米诺地尔治疗斑秃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3片,每天3次,联合外涂米诺地尔凝胶,早晚各1次。对照组外涂米诺地尔凝胶,早晚各1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18%,对照组有效率为67.6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米诺地尔治疗斑秃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斑秃复方甘草酸苷米诺地尔

斑秃是由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是其基础发病机制[1]。斑秃病因复杂,进展迅速,目前治疗手段繁多,疗效不确切,且容易复发。我院自2010年3月至上2012年10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米诺地尔治疗斑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患者均来自本站门诊,符合斑秃诊断标准[2]。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16-60岁,平均32.6岁,病程10天至2年,平均4个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入选:4周内使用过具有生发作用的药物或局部治疗脱发药物者;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患有神经、精神疾病或严重内分泌疾病者;对复方甘草酸苷或米诺地尔药物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自行辅以其他药物治疗者;不遵医嘱不能按时用药、复查、定期随访者。68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片。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制造),每次3片,每天3次,取适量米诺地尔凝胶薄层涂于患处并轻揉片刻至药物吸收,早晚各1次。对照组取适量米诺地尔凝胶薄层涂于患处并轻揉片刻至药物吸收,早晚各1次。疗程3个月,所有患者每个月至门诊复诊1次,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新发全部长出,分布密集,毛发粗细、色泽同正常头发,拉发试验阴性;显效:新发生长50%-99%,有较多毳毛变为粗毛,拉发试验阴性;有效:新发长出10%-49%(包括毳毛),但生长缓慢,拉发试验阳性或阴性;无效:无新发长出或新发生长<10%或边生长边脱落[3]。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的有效率进行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34)

2.2不良反应

两组共有5例涂药后出现头皮轻度瘙痒,但可以耐受,不需特殊处理,两组患者均能完成本次观察。

3讨论

斑秃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表现为局限性的斑片状脱发,骤然发生,经过缓慢,可自行缓解和复发。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斑秃是毛囊T细胞介导的自身细胞免疫异常性疾病[1]。斑秃发病主要包含4个关键过程[4]:⑴毛囊抗原(内源性或外源性,正常或异常)暴露于免疫系统。⑵抗原提呈细胞摄取、提呈抗原并激活淋巴细胞。⑶活化的炎症细胞迁移到皮肤并浸润毛囊。⑷浸润的炎症细胞对毛囊发生作用。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均可能是治疗干涉途径。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可达到治疗斑秃的目的,但长期应用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苷、半甘氨酸和甘氨酸,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作用及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调节T细胞活化,诱发α-干扰素产生和活化NK细胞,有效消除毛囊周围炎症浸润,调节机体免疫,抑制自身抗体产生,从而抑制斑秃的发展,促进毛发再生,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没有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5][6]。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代替糖皮质激素。米诺地尔是前列腺素环氧化物合成酶的激动剂,具有松驰血管平滑肌,扩张小动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米诺地尔局部涂抹患处后,直接作用于头皮血管,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毛囊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通过拮抗细胞内钙离子通道,抑制表皮成长因子生长,最终促使毛发生长[7][8]。复方甘草酸苷与米诺地尔协同作用,增加了治疗效果。本次临床资料显示治疗组治疗斑秃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67.6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涂米诺地尔治疗斑秃,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外用米诺地尔。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用米诺地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卫红,郝飞,吴志华.斑秃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发展.中国皮肤发性病学杂志[J].2009,23(3)179-181.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01:947.

[3]WeissVC.WestDP,FuTs,etal.Alopeciaareatatreatedwithtopicalminoxidil[J].ArchDermatol.1982,75(12):457-463.

[4]吴巧云,郑敏.斑秃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国际皮肤病学杂志[J].2006,32(6)365-367.

[5]GlodR.ButtgereitF,Toykakv.Mechanismofactionofglucocorticosteroidhormonespossebleinphicarionsfortherapyofneurommunologicaldisorders[J].JNeurommunol.2001,117(1-2):1-8.

[6]陆富永,明海霞,刘懿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光化学疗法治疗斑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J].2011,25(2):163-164.

[7]高淑敏,李静.2%米诺地尔酊剂外用辅治斑秃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J].2012,5(1A)29-30.

[8]HanJH,,KwonOS.ChungJH,etal.Effectofminoxidilonproliferationandapootosisindermalpapillacellsofhumanhairfollicle.JDermatolSci.2004,34(2):91-98.

标签:;  ;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米诺地尔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