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

代珊(武汉市洪山中学430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使得音乐课程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系中显得特别重要,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主要渠道。合唱是初中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在实际的初中音乐课堂当中,开展有效的合唱训练活动,需要教师对训练策略进行合理化选择,从而达到理想的合唱教学效果。本文就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045-01

前言

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合唱训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形成音乐素养是现代初中音乐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合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渠道。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对初中生的合唱特点形成基本的了解,并能根据实际的合唱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为初中生开展合唱训练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优化合唱教学的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音乐素养的目标。

一、在合唱训练中使学生明确手势示意

在学生合唱的过程中,指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整个合唱队伍的核心,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根据指挥的手势,得到其发出的信息,并能按照指挥的意思完成演唱。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合唱效果。这就使得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将指挥教学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的,使学生能明白指挥的每一个手势示意,提高整个合唱过程的整齐性和质量。例如,教师带领学生练习《青春舞曲》这首歌曲的合唱过程中,教师在大屏幕上将这首歌曲的指挥图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进行示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这些动作,了解其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在合唱中,指挥的双手对应高低声部,一般左手会高于右,双手挥动的幅度应该由歌曲的情绪来带动,情绪高涨的位置可以适当运用较大的动作,情绪比较平静的位置,需要稍微收敛动作。在合唱中如果想控制音量的大小,可以运用向前推手和向后拉手的动作等。教师应该在合唱训练中,将指挥融入进去,使学生能对指挥的价值形成清楚的认知。

二、实施声部单音训练提高学生的合唱音准

合唱训练是有法可循的,并不能随意根据教师的经验来进行。针对合唱中比较重要的音准问题,能对合唱效果形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对音准练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单音训练兹作为主要的训练方式,从而更好的达到提高学生音准的目标。这样能使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形成正确的把握,提高声部之间的和谐程度[1]。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学生的合唱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练习《七子之歌》这首歌曲的合唱时,应该将训练的重心放在声部音准上,提高学生演绎歌曲的完善性。教师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让不同声部的学生跟随钢琴进行单音练习,学生需要仔细聆听钢琴的音,从而找到二者的契合点,保证所唱的音与钢琴弹奏出来的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轻声跟唱,不要发出过大的声音,掩盖过钢琴的声音,这样就无法正确辨别钢琴的音准。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练习后,教师可以带领两个声部的学生进行单音合唱练习。如果第一声部唱出“mi”,第二声部可以唱出“do”,用钢琴弹奏出这两个音的三度音程,每个声部的学生需要自己从钢琴中找到自己的声部。

三、指导学生控制合唱呼吸

在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不仅需要每个学生都通过表现自己的声部,来提高合唱歌曲的丰富程度,还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在合作意识的驱使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学生在进行合唱中,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各个声部之间的有机结合,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自身在合唱中的位置以及发挥的作用,并能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合唱活动当中[2]。在练习中,教师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这样能保证音准和节奏。例如,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到《保卫黄河》这首歌曲时,在一声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二声部气口,指导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呼吸,保证演唱中呼吸顺畅。

四、向学生强调音色的和谐性并传授正确的发声方法

音色的和谐和统一在合唱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这就要求学生应该掌握正确科学的演唱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合唱效果[3]。很多初中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特别是演唱到一些高音时,会使劲喊,这就无法使音色和谐统一。和谐和统一并不是从个人声音的角度需要强调的,而是应该以轻声歌唱为基础,通过三腔共鸣来进行演唱。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训练《难忘今宵》这首歌曲的合唱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找到准确的发声位置,让学生在演唱高音时能保持轻松的状态。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应该真正掌握三腔共鸣的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三腔的概念,即头腔、胸腔和口腔,使其在演唱中和谐运作。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一些示范,使学生能从直观性的角度理解三腔的音色。当学生形成基本认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u”这个字母进行练习,感受教师所讲解的三腔共鸣,并能将明亮的声音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是学生逐渐掌握合唱中的发声方法。

结论

综上所述,合唱作为初中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合唱训练中使学生明确手势示意,实施声部单音训练提高学生的合唱音准,指导学生控制合唱呼吸,向学生强调音色的和谐性并传授正确的发声方法。通过本文对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金梅.浅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探索合唱教学[J].北方音乐,2018,38(06):223.

[2]陈莎莎.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03):173.

[3]耿静.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探究[J].戏剧之家,2018(03):153.

标签:;  ;  ;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