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析中职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

刘娟

(铜陵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统计教学感受,深入分析了中职统计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生为本”的统计教学观,并就如何实施“以能为主”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C8-4;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5-0000-01

统计学是一门数据分析科学,其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统计教学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既重视基本理论的讲授,更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其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笔者认为中职的统计教学应积极开展“以能为主”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中职统计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统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应用能力欠缺。

(一)统计的课程特点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足。

近年来,中职生源质量持续走低是不争的事实。而统计的语言是“数据”,复杂难记的公式,抽象难懂的术语,枯燥乏味的图表,对于学习基础尤其是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中职生而言,简直是高深莫测,若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中职生很难对本课程产生兴趣,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此外,由于中职生社会经验不足,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统计现象及统计应用实例,缺乏对统计的感性认识,也极易挫伤中职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模式陈旧导致统计教学效果不佳。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一线提供具有职业能力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仍沿用传统的以应试为主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学的方式方法呆板、创新不足。在统计教学中,体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师生互动不够。教师过分强调授课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轻视学生统计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实习环节欠缺。教学手段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不足。在这种陈旧的统计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不起来,技能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欠佳。

二、以生为本,以能为主的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的统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职教师应积极更新观念,

投入到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中。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1.由“独白”转为“对话”。

统计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将表述想法与发展思维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师应努力撇弃“一言堂”的作风,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逐步走向师生间的“对话”。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统计教材、准确运用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由发表见解。凡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不包办。在“对话式教学”中,笔者认为“重视提问、巧设问题”很关键。每一个问题,选择何种发展水平的学生来回答,教师自己事先有个大概的意向。设置的问题尽可能巧妙,具有想象空间,耐人思考。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盲从教师、教材。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统计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切不可盲从教师、教材。教师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教师的实践操作不尽完美,教材中的说法未必精准,教参的答案不一定正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并发表不同的见解。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有体验,学生的思维不受禁锢,他们提出的问题常常令人惊喜,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中,答疑解惑,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广开思路、充分备课,在统计教学中根据章节内容的特点,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验性教学等方法。在教学手段上,根据统计的课程特点,教师可以利用黑板、计算器、计算机、计算机软件及网络等。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利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4.“模糊教学法”的应用。

统计教学的过程通常是教师讲解概念、推导公式、例题示范、指导学生完成习题、归纳总结。这种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对于某些晦涩复杂的统计概念的讲解,效果就不理想,学生常常不知所云。为此,不妨应用“模糊教学法”。所谓“模糊教学法”是指对复杂的统计概念先通览,允许学生不理解。在学生对概念还处于似懂非懂的模糊状态下,先推导公式,提示他们应用统计方法去解决一些问题,最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重新讲解概念及原理。“模糊教学法”符合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分解”的思维特点,分散学生的畏难情绪,也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以能为主,突出实践实习环节。

“实践出真知”,统计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统计社会实践。比如:中职生消费水平调查、中职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学生厌学现象调查等,这些小规模的统计社会实践立足于学生生活,难度不大,更易获取原始资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通过实践熟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统计工作过程,并学会运用统计调查方法、设计统计调查方案、编制简易统计表与统计图,计算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等一些基本统计技能。需要强调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全程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调查中的难题,使学生有信心完成整个统计实践活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现在不少中职学校都在进行各种课题研究,其中涉及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参与这一过程,一是他们乐意帮助老师,能在忙碌的统计工作中感受到快乐;二是能够学以致用,相当于统计实习,教师还能给予适时的指导。

(三)多种考核形式综合运用,全方位评定学生成绩。

统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还应体现在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考核形式除了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外,还可以采用讨论、统计实践报告、统计小论文等形式。学生成绩评价还要考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态度、效果等因素。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引导学生既要注重统计理论学习,也要注重技能训练。

总之,中职统计教学应该从课程特点出发,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积极推进“以能为主”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使统计教学焕发活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

参考文献:

[1]费传宝.统计教学改革探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统计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

作者简介:刘娟(1978.9-),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会计。

标签:;  ;  ;  

浅析中职统计教学改革与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