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原论文-胡昌民

胡秋原论文-胡昌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胡秋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胡秋原,武汉市

胡秋原论文文献综述

胡昌民[1](2019)在《陈端本力促胡秋原“破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如果1988年有互联网,当年9、10月热搜排行榜的前十,一定少不了"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他会是名副其实的"网红"。1988年9月12日,台湾"立法委员"、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胡秋原打破国民党"叁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女儿胡采禾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当天,全国政协李先念主席接见了他们全家。9月15日,邓颖超会见胡秋原全家。9月16日,胡秋原在北京大学演讲,(本文来源于《武汉文史资料》期刊2019年Z1期)

谢远笋[2](2019)在《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一文中研究指出1988年4月,面对海峡两岸日益涌动的统一浪潮,为进一步推动祖国两岸的和平统一,胡秋原审时度势,在台湾发起成立了"中国统一联盟",并被推举为名誉主席。自此,他一直站在反分裂、反"台独"的第一线。1988年9月12日,胡秋原不顾台湾当局的"叁不"政策,以祖国统一为己任,偕夫人敬幼如及长女胡采禾,从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回到了阔别四十载的祖国,以国民党"立法委员"的身份成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之后首位来祖国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事实上,胡秋原此举与他早年的反蒋抗日经历和与共产党的接触合作颇有渊源,本文作者籍由追溯他赴台前后的经历,为我们呈现了胡秋原以民族大义为先,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历经顿挫而矢志不渝的人生境界。(本文来源于《炎黄春秋》期刊2019年01期)

王凤霞,吴雪[3](2018)在《海峡精禽 家国情怀——《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秋风原上,翰墨书香。2018年9月13-14日,来自海峡两岸及美国的专家学者齐聚胡秋原父子创办的百年名校——湖北黄陂一中,共同研讨《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新书,又为胡秋原先生铜像揭幕,纪念着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破冰"台海叁十周年。青青子衿,故土情深胡秋原(1910-2004年)是我国着名爱国作家、思想家、史学家与社会活动家。他生于湖北黄陂木兰山北麓之长轩岭街大胡家湾,黄陂私立前川中学毕业后,相继考入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日(本文来源于《武汉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4](2018)在《《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书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书叙介了胡秋原的家世、求学、流亡、笔舌生涯与参政议政岁月,生动地刻画了人物鲜明的个性,反映其80年间对国家民族始终不渝的爱心、忧心、苦心和诚心,艺术地再现了胡秋原这位文坛奇士的卓异历程。作为"自由人",他曾与瞿秋白、鲁迅、胡适、李敖等论战,笔墨官司打了70余载;作为爱国者,他弃学抗日、捍卫外蒙、首访大陆、左右开弓斥"两独",先后被下狱、流放、革职;作为"超越派",他与国、共两党分分合合,是20世纪颇具(本文来源于《两岸关系》期刊2018年08期)

刘源俊[5](2018)在《写在裴高才《胡秋原传》绣梓之际》一文中研究指出1970年代初,在美国留学的台、港学生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卫钓鱼台运动"(简称"保钓运动"或"保钓",本地称钓鱼台列屿为钓鱼岛列岛),震惊中外。你可曾知道,前辈学界巨擘胡秋原先生(同人尊称为"胡秋公"或"秋公")就是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或"举旗人"。裴高才先生新着《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九州出版社2018.3),利用中外原始档案和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历史地再现了胡秋公的爱国(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20期)

裴高才,张萍[6](2018)在《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的胡秋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是纪念武汉会战八十周年,又是着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破冰"台海叁十周年,笔者不禁想起了采写《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裴高才着,九州出版社2018.5)期间,通过在海峡两岸搜集《武汉评论》《人民日报》《救国报》《时代日报》《抗战文艺》与《中华杂志》等百年原始档案,并向胡秋原印证,还原胡秋原从抗战走向"破冰"的历程——共赴国难,"时代"喉舌着雄文从两岸现存的图书、报刊、校史档案中发现,早在(本文来源于《档案记忆》期刊2018年07期)

李金花[7](2018)在《20世纪30年代胡秋原与左翼论争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胡秋原与左翼在论争中各自的批评观点,追溯双方观点的理论资源,本文认为,胡秋原与左翼的论争性质不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敌我之争"。双方的论争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框架内展开的,只不过双方借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不同;又因为双方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因而论争中既有学术上的讨论,也有政治上的批判。(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8年06期)

裴高才[8](2018)在《“破冰”叁十载 书忆胡秋原——我与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的文缘》一文中研究指出30年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破冰"台海之旅,邓颖超同志曾当面称赞道:"胡先生对故土充满眷念之情,爱国之心令人敬佩。"值此我与九州出版社携手推出拙作《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之际,不禁回想起我与胡秋原先生的过往。跨海"同事"结文缘胡秋原回来了!他像一只北归的雁,掠过海峡,飞抵祖国首都北京。1988年9月13日,我在央视新闻联播中看到: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亲切会见了台湾资深"立委""中国统(本文来源于《两岸关系》期刊2018年02期)

介江岭[9](2017)在《胡秋原对阳明思想现代意义的文化史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胡秋原(1910-2004)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属于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新儒家。~①他的思想多变,但其基本问题是如何复兴以儒学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在思考这一问题时,他对王阳明推崇备至,认为王阳明及其思想实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甚至说"复兴中国文化,当由王阳明及明末诸儒出发"。~②他着有《王阳明——中国第一个民主主义者》《王阳明到颜习斋》《王阳明诞生五百年》《复社及其人物》等,对王阳明的生平、思想(本文来源于《人文论丛》期刊2017年02期)

霍贺[10](2017)在《海内外胡秋原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民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政论家、思想家、民族主义者的胡秋原(1910~2004),不仅几乎见证了20世纪中国重大历史事件,而且先后卷入相当多的文化论战之中,并扮演着"反潮流"的辩手角色,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许多重大论题上都发出了独立批驳的声音。然而,由于在1930年代初的"文艺自由论辩"中,他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活跃于思想界,以"自由人"相标榜,因鼓吹"文艺自由思想"蜚声文坛,成为(本文来源于《民国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胡秋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88年4月,面对海峡两岸日益涌动的统一浪潮,为进一步推动祖国两岸的和平统一,胡秋原审时度势,在台湾发起成立了"中国统一联盟",并被推举为名誉主席。自此,他一直站在反分裂、反"台独"的第一线。1988年9月12日,胡秋原不顾台湾当局的"叁不"政策,以祖国统一为己任,偕夫人敬幼如及长女胡采禾,从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回到了阔别四十载的祖国,以国民党"立法委员"的身份成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之后首位来祖国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事实上,胡秋原此举与他早年的反蒋抗日经历和与共产党的接触合作颇有渊源,本文作者籍由追溯他赴台前后的经历,为我们呈现了胡秋原以民族大义为先,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历经顿挫而矢志不渝的人生境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胡秋原论文参考文献

[1].胡昌民.陈端本力促胡秋原“破冰”[J].武汉文史资料.2019

[2].谢远笋.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J].炎黄春秋.2019

[3].王凤霞,吴雪.海峡精禽家国情怀——《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述评[J].武汉学刊.2018

[4]..《胡秋原: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书摘[J].两岸关系.2018

[5].刘源俊.写在裴高才《胡秋原传》绣梓之际[J].长江丛刊.2018

[6].裴高才,张萍.从抗战巨笔到两岸“破冰人”的胡秋原[J].档案记忆.2018

[7].李金花.20世纪30年代胡秋原与左翼论争再思考[J].东岳论丛.2018

[8].裴高才.“破冰”叁十载书忆胡秋原——我与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的文缘[J].两岸关系.2018

[9].介江岭.胡秋原对阳明思想现代意义的文化史解释[J].人文论丛.2017

[10].霍贺.海内外胡秋原研究综述[J].民国研究.2017

标签:;  ;  

胡秋原论文-胡昌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