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前80回助词计量研究

《红楼梦》前80回助词计量研究

论文摘要

《红楼梦》是清代乾隆年间一部汇集了中国古代小说甚至整个古典文学的语体形态的文学著作,基本可以反映十八世纪时期北京话的概貌。它上承近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可谓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近代汉语史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红楼梦》的助词系统极具时代特色,它对成书于元、明时期的《水浒传》、《金瓶梅词话》助词系统有继承发展,又与现代汉语助词系统有所区别。且之前只有些许零星的讨论,未见系统性的研究,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采用计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尽量穷尽性地考察了《红楼梦》中的动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比况助词等四大助词中的主要成员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分布特点。全文可分为六大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红楼梦》一书在汉语史上的研究价值,说明本文的写作方法及所依据的版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对书中的动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比况助词四大类助词的主要成员作了全面的计量分析和描写,并对其中的一些特殊现象作出初步解释,对其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结论”部分对全文概括并总结,以期揭示《红楼梦》助词系统的基本概貌。本文是曹炜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话虚词史”(08BYY049)的前期研究成果之一。全文约八万五千字。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红楼梦》的语言价值
  • 二、《红楼梦》本体语言研究的概况
  • 三、本文选题意义
  • 四、本文的写作体例
  • 第一章 动态助词
  • 第一节 动态助词“将”
  • 第二节 动态助词“了”
  • 第三节 动态助词“着”
  • 第四节 动态助词“过”
  • 第五节 动态助词“得”
  • 第二章 结构助词
  • 第一节 结构助词“得”
  • 第二节 结构助词“的”
  • 第三节 结构助词“个”
  • 第三章 语气助词
  • 第一节 语气助词“罢”“吧”
  • 第二节 语气助词“么”“吗”
  • 第三节 语气助词“呢”“咧”
  • 第四节 其他语气助词
  • 第四章 比况助词
  • 第一节 比况助词“似的”“也似的”
  • 第二节 比况助词“一般”“般”
  • 第三节 比况助词“一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红楼梦》贾政的儒家思想观探微[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1)
    • [2].《红楼梦》解读的这一种可能[J]. 博览群书 2019(12)
    • [3].小戏骨版《红楼梦》走红现象分析[J]. 中国报业 2019(24)
    • [4].《红楼梦》中笑话的特点与社会功能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5].清末民初小说观念转型与《红楼梦》阐释的公共化[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1)
    • [6].《红楼梦》中赵姨娘和晴雯形象之互补关系研讨[J]. 品位经典 2019(10)
    • [7].《红楼梦》江淮方言误译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8].《红楼梦》佛教文化用语英译探析——以霍克思译本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06)
    • [9].“2019年马来西亚《红楼梦》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J]. 曹雪芹研究 2019(04)
    • [10].在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红学家中原再聚首高端论坛上的致辞[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1].近代印刷术革新与《红楼梦》刊行研究的新突破[J]. 河北学刊 2020(01)
    • [12].《红楼梦》电影研究不应忽视早期电影文化生态[J]. 河北学刊 2020(01)
    • [13].浅谈《红楼梦》的宴饮文化[J]. 现代交际 2020(04)
    • [14].新媒体时代下古典名著的传播方式——以《红楼梦》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03)
    • [15].《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J]. 语文建设 2020(01)
    • [16].立足课标,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红楼梦》阅读为例[J]. 语文建设 2020(01)
    • [17].《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要点与难点[J]. 语文建设 2020(01)
    • [18].《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及方法[J]. 语文建设 2020(01)
    • [19].改琦三画《红楼梦》——兼论清代嘉道时期海上“女性空间”艺文生态[J]. 红楼梦学刊 2020(01)
    • [20].浅析《红楼梦》中的本体隐喻[J]. 海外英语 2020(03)
    • [21].浅谈《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J]. 戏剧之家 2020(09)
    • [22].鸿沟与弥合:论《红楼梦》中的袭人书写与品评策略[J]. 明清小说研究 2020(01)
    • [23].基于人物性格的《红楼梦》对话翻译技巧[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02)
    • [24].封建礼法在《红楼梦》中的体现[J]. 文学教育(上) 2020(02)
    • [25].论《红楼梦》中的神话世界[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2)
    • [26].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手迹[J]. 郭沫若学刊 2020(01)
    • [27].《红楼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经典化[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8].日本首部漫画版《红楼梦》改编策略刍议[J]. 红楼梦学刊 2020(02)
    • [29].梦的再解析:汉英对照版《红楼梦》的内副文本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20(02)
    • [30].现代报刊与《红楼梦》阅读批评的公共表达[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02)

    标签:;  ;  ;  ;  

    《红楼梦》前80回助词计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