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沉积充填特征入手,分析了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基本格架、基底概况和盆内火山岩特征;详细研究了盆地各时期地层发育特征和纵横向变化规律、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序和沉积体系时空配置、层序界面特征和构造层序叠置序列、古地理演化;探讨了盆地的成因、类型、性质及形成演化过程,建立了盆地充填的时间序列,论述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盆山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野外八条露头地层剖面测制,依据地层发育特征、沉积建造、生物特征确定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全区对比。(2)通过对野外剖面测制和钻孔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内的陆相沉积盆地划分出五种沉积类型:即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根据不同时期盆地类型及其特点,将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分为坳陷盆地的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山间坳陷盆地的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拉分坳陷型的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共三种类型。(3)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构造层序和沉积层序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沉积体的沉积旋回、层序界面特征及层序划分的各种标志研究基础上,将盆地中三叠世—新近系陆相地层进行了层序划分,共划分出9个构造层序和22个沉积层序,并对构造层序进行了对比,建立了时间—层序地层格架。(4)根据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和层序反映构造性质及其演化特征的原则,以构造层序的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编图单元边界,以构造层序的湖盆扩张体系域和湖盆收缩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分别代表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特点,重点分析了各构造层序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沉积盆地发育情况、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其时空展布规律。(5)通过对区内陆盆充填序列、构造背景与盆地类型的变化特征分析,从物质组成、相序、层序结构及演化等出发,确定出沿江中新生代盆地为一叠合盆地,将沉积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为中晚三叠世为前陆盆地、早中侏罗世为陆间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为火山喷发—沉积盆地、早白垩世中期为走滑拉分盆地、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为坳陷盆地阶段,古近纪—新近纪为山间坳陷盆地等七个阶段。(6)结合对大别造山带地质构造的认识,并从盆山关系统一观点出发,侧重研究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属性及其特征,论证了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盆地分析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1 沉积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工作方法、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1 工作方法
  • 1.5.2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3 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简介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大别造山带
  • 2.1.1 大别山变质岩石单位划分
  • 2.1.2 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 2.1.3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
  • 2.2 前陆构造带
  • 2.2.1 张八岭冲断岩片叠置带
  • 2.2.2 前陆褶冲带
  • 2.3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 2.3.1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层特征
  • 2.3.2 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基底性质
  • 2.3.3 盆地构造特征
  • 2.4 断裂构造
  • 2.4.1 桐城–太湖断裂带
  • 2.4.2 头坡断裂
  • 2.4.3 襄樊一广济断裂
  • 2.5 岩浆作用与中新生代盆地
  • 2.5.1 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
  • 2.5.2 中生代基性—酸性火山喷发岩
  • 2.5.3 火山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6.2 区域磁场特征
  • 2.6.3 重、磁场对区域构造的约束
  • 第3章 中新生代沉积体系特征
  • 3.1 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 3.2 各沉积体系基本特征
  • 3.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 3.2.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3 河流沉积体系
  • 3.2.4 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5 湖泊沉积体系
  • 3.3 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 3.3.1 前陆盆地河控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 3.3.2 拗陷型盆地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 3.3.3 裂陷型湖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 第4章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 4.1 层序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 4.1.1 古气候因素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1.2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1.3 构造活动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1.4 湖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2 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2.1 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2.2 坳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2.3 裂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3 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 4.3.1 层序划分方案
  • 4.3.2 中三叠统-新近系层序划分
  • 4.4 中三叠统-新近系构造层序特征
  • 4.4.1 构造层序界面划分
  • 4.4.2 各地质时期构造层序特征
  • 4.4.3 构造层序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
  • 第5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
  • 5.1.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的回顾
  • 5.1.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和技术方法
  • 5.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2)'>5.2.1 TS1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2
  • 3)'>5.2.2 TS2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3
  • 1)'>5.2.3 TS3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1
  • 2)'>5.2.4 TS4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2
  • 1)'>5.2.5 TS5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1
  • 2)'>5.2.6 TS6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2
  • 1)'>5.2.7 TS7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1
  • 2)'>5.2.8 TS8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2
  • 第6章 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充填序列演化
  • 6.1 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性质及类型
  • 6.1.1 沉积盆地成因
  • 6.1.2 沉积盆地性质
  • 6.1.3 沉积盆地类型
  • 6.2 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演化
  • 6.2.1 中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海退充填沉积序列
  • 6.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充填沉积序列
  • 6.2.4 早白垩世中期走滑拉分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5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裂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6 古近纪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第7章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7.1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盆地构造演化关系
  • 7.1.1 前南华纪基底发展阶段
  • 7.1.2 南华纪―早三叠世盖层沉积阶段
  • 7.1.3 中三叠世—新生代碰撞造山及造山后板内活动阶段
  • 7.2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7.2.1 中晚三叠世挤压形成前陆盆地阶段
  • 7.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阶段
  • 7.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盆地阶段
  • 7.2.4 早白垩世中期挤压坳陷盆地中走滑拉分盆地阶段
  • 7.2.5 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中裂陷盆地阶段
  • 7.2.6 古近纪坳陷盆地阶段
  • 7.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阶段
  • 7.3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代盆地的耦合关系
  • 7.3.1 中晚三叠世盆山耦合过程
  • 7.3.2 早中侏罗世盆山耦合过程
  • 7.3.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盆山耦合过程
  • 7.3.4 早白垩世中期盆山耦合过程
  • 7.3.5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 7.3.6 新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利用水准数据分析大别造山带东段构造活动特征[J]. 高原地震 2015(01)
    • [2].大别造山带北麓地区自石炭纪以来构造演化研究[J]. 吉林地质 2012(01)
    • [3].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反演及其动力学意义[J]. 中国地震 2018(03)
    • [4].利用地震地磁数据浅析大别造山带东段构造活动特征[J]. 广东科技 2014(20)
    • [5].秦岭—大别造山带中几条重要构造带的特征及其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6].地层证据——对大别造山带汇聚历史的制约[J]. 地质科学 2011(02)
    • [7].区块评价双因素法及其在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区块的应用[J]. 地质通报 2009(06)
    • [8].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部海相地层油气勘探潜力及选区方向[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02)
    • [9].大别造山带片麻岩区可燃气的发现及勘探意义[J]. 安徽地质 2009(04)
    • [10].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盆地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J]. 石油实验地质 2016(02)
    • [11].基于地磁异常分析大别造山带东段构造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08)
    • [12].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岩石组构特征及中、新生代差异变形机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1(04)
    • [13].大别造山带北缘中-上侏罗统园筒山组沉积学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7)
    • [14].大别造山带宿松变质杂岩变质演化过程[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8(06)
    • [15].西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J]. 矿产勘查 2011(05)
    • [16].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油气地质学术研讨会在合肥顺利召开[J]. 石油实验地质 2008(04)
    • [17].大别造山带天柱山中酸性岩起源及地质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11(01)
    • [18].北大别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流动形式数值模拟研究[J]. 地质学报 2019(04)
    • [19].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差异构造变形[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2(02)
    • [20].秦岭—大别造山带区域地壳Sm-Nd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J]. 甘肃地质 2010(01)
    • [21].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综合地层分区[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1(06)
    • [22].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油气地质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市圆满结束[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02)
    • [23].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两侧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与油气意义[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02)
    • [24].桐柏-大别造山带麻城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空间展布特征[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02)
    • [25].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陆内构造作用与成因分析[J]. 地质科学 2014(02)
    • [26].大别造山带内部变沉积岩锆石LA-ICP MS U-Pb定年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9)
    • [27].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晚白垩世以来构造演化的石英ESR年代学研究[J]. 现代地质 2012(02)
    • [28].东大别地磁剖面磁异常的匹配滤波分析与地震研究[J]. 西北地震学报 2012(04)
    • [29].大别造山带西段宽频带数字地震台阵观测与地壳上地幔结构[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07)
    • [30].大别造山带新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标签:;  ;  ;  ;  

    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