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巴花岗岩构造背景判别及~(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米巴花岗岩构造背景判别及~(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一、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and ~(40)Ar/~(39)Ar isotope geochronology of the Miba granite(论文文献综述)

赵拓飞[1](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孔志岗[2](2020)在《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与W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主要有S型、A型和I型花岗质岩石,与高分异还原型S型或I型花岗质岩石及与A型花岗岩密切相关的W、Sn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钨矿类型,其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江南钨矿带的东部新发现了一批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闪长岩有关的W-Mo矿床(如东源W-Mo矿床,逍遥W矿床、竹溪岭W-Mo矿床等),成为研究该类型矿床成岩、成矿机制理想的基地。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部新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W-Mo多金属矿床,本文选择该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手段,深入剖析与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探讨其动力学背景,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为花岗闪长岩,其中发育细粒闪长岩包体(以下简称MME)。花岗闪长岩贫Si,富Mg,为弱过铝质-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相对富集K、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具低Rb/Sr比值,高Zr/Hf比值和Nb/Ta比值特征。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化学计算结果显示,成岩温度690℃~841℃,主要侵位深度为4.8~7.9km,氧逸度主要处于MH缓冲线和NNO缓冲线之间,属高温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2)成岩成矿年龄测试结果显示:MME的锆石U-Pb年龄为146.9±0.9 Ma,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4.6±0.8 Ma。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141.45±0.94Ma,与白钨矿共生的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41.46±1.51 Ma,成岩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3)花岗闪长岩及MME中矿物学证据和地球化学证据显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竹溪岭花岗闪长岩的主要成因机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Sr-Nd-Hf同位素特征及继承锆石年龄数据示踪,长英质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镁铁质岩浆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分析认为成岩模式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Izanagi板块低角度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因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不协调运动导致板片撕裂,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富水的玄武质岩浆。富水的玄武质岩浆上侵至壳幔边界,引发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长英质岩浆。长英质岩浆快速上侵至上地壳岩浆房,同时,幔源镁铁质岩浆沿一定通道也快速上侵至岩浆房中,发生岩浆混合,最终形成竹溪岭花岗闪长岩。(4)竹溪岭W-Mo矿床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热液石榴子石阶段、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及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白钨矿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白钨矿可划分为8个生长阶段,矽卡岩阶段生长了第1、2、3阶段白钨矿,退化蚀变阶段生长了第4、5阶段白钨矿,石英-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5、6阶段白钨矿,方解石-白钨矿-硫化物阶段生长了第7、8阶段白钨矿。从早期到晚期,白钨矿的Mo含量降低,轻稀土富集逐渐变成重稀土富集,温度降低,盐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混入岩浆流体的大气降水逐渐增加。(5)全球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时空分布特点显示,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矿床主要分布在与俯冲相关的造山带,成岩成矿时间与俯冲时间或同碰撞、后碰撞时间一致。初步探讨了与I型花岗质岩石密切相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认为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俯冲阶段,岩石显示弧岩浆的特征,俯冲或板片撕裂引起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背景;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或后碰撞阶段,俯冲板片的断离或加厚地壳的地幔岩石圈拆沉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其主要的动力学机制。

张红雨[3](2020)在《内蒙古维拉斯托高中温Sn-Rb-Li-W与中低温Cu-Zn-Ag成矿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围绕“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成矿系统”这一重要科学问题,重点选择了内蒙古地区新发现的维拉斯托锡和铜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其矿化特征以深部的蚀变斑岩型、岩体上部的热液角砾岩型、岩体内部及近端云英岩脉型和岩体稍远端的热液脉型矿化为主要特征。由斑岩体至外围依次为Rb-Li-(Sn)、Sn-(W-Cu-Zn)、Cu-Zn-Ag成矿,蚀变组合分别为钠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白云母-石英-伊利石、石英-方解石-白云母-伊利石-绿帘石-萤石。将成矿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高中温热液蚀变Rb-Li-Sn矿化阶段(I阶段)、高中温锡多金属云英岩阶段(II阶段)和中低温铜多金属阶段(III阶段)。维拉斯托矿区锡和铜多金属矿化与石英斑岩具有密切的关系,该岩体具有高硅高钠、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SrNd-Hf同位素显示其母岩浆来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重熔。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结果为135.7±0.9 Ma,认为石英斑岩岩浆形成于陆内伸展背景,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板片回撤和软流圈上涌有关。维拉斯托不同成矿阶段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岩浆硫的范围一致;铅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物质主要与中生代的花岗岩密切相关;氢氧同位素组成也表明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石英斑岩斑晶和早阶段蚀变斑岩中发现了典型的熔体-流体包裹体,记录了体系早阶段由熔体向流体的转变过程。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早阶段热液蚀变Rb-Li矿化的温度为313383℃,锡多金属成矿阶段的流体温度为260323℃,铜多金属成矿阶段的温度为203240℃。成矿流体由Rb-Li矿化到锡多金属再到铜多金属矿化过程,热液体系的温度逐渐降低。提出热液体系的冷却过程有利于促使锡和铜等金属络合物分解,进而诱发这些金属成矿。维拉斯托矿床的锡多金属成矿阶段锡石的U-Pb定年结果为136.8±3.8141.4±5.9 Ma,该阶段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34.2±1.4140.7±1.5 Ma。与锡石和辉钼矿共生的白云母Ar-Ar年龄为133.7±1.5140.7±1.0Ma。铜多金属阶段白云母的Ar-Ar年龄为133.4±0.5133.42±0.5 Ma。多种年代学方法(U-Pb、Re-Os、Ar-Ar)结果表明,维拉斯托岩浆-热液体系成矿作用持续发生的时间大于7 Ma。该较长的矿化-蚀变周期可能与多期岩浆热液成矿事件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本次系统的研究工作提出维拉斯托矿区的锡多金属和近端的铜多金属矿化属于一个典型的与早白垩世酸性岩浆作用密切关联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该成矿系统发育和保存较为完整。与锡-铷-锂等多金属成矿有关成矿系统的确认为该区进一步铜和银多金属找矿与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宁[4](2020)在《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东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毗邻北山造山带,以晚古生代成矿为特色。但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三叠纪矿床,形成了一条三叠纪钨钼成矿带。小白石头钨(钼)矿床位于东天山的中天山地块东南缘,是一个与三叠纪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作为该成矿带唯一的钨钼矿床,其钨钼共生机制的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东天山-北山的成矿理论,而且可以拓展找矿方向。本文以小白石头钨(钼)矿为研究对象,针对钨钼共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在详细野外调查基础上,开展了侵入岩、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学、成矿流体、年代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探讨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流体演化、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元素沉淀机制,建立矿床模型,并与其他钨矿床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东天山钨矿成矿规律。取得主要成果如下:矿区内侵入岩发育,锆石LA–ICP–MS U–Pb年龄确定新元古代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908.1 Ma、泥盆纪花岗闪长岩形成于406.8412.3 Ma、石炭纪辉长闪长岩的侵位时间为324.7Ma,与成矿有关的三叠纪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246.4252.2 Ma。辉钼矿Re–Os年龄加权平均模式年龄分别为245.0±1.7 Ma和251.1±1.6 Ma、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247.6±2.3Ma,表明矿床形成于早三叠世(245251 Ma)。三叠纪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中等铝、镁含量、低钙特征,为高钾钙碱性镁质花岗岩。岩石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弱的负Eu异常,显示为I型花岗岩。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Sr–Nd和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其来源于幔源和壳源物质混合,后期同化混染过程中有更多的地壳物质加入。提出与成矿有关岩石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卡瓦布拉格群碳酸盐岩中,在接触带形成矽卡岩。矿化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少量花岗岩型和大理岩型。成矿过程经历了早期矽卡岩阶段(I)、退化蚀变阶段(II)、石英-硫化物阶段(III)和方解石阶段(IV),钨矿化主要形成于II和III阶段,钼矿化主要形成于III阶段。矿物研究表明I阶段成矿流体的氧逸度逐渐增加,并向弱碱性演化,黄铁矿等硫化物形成于中低温环境。II阶段早期成矿流体的氧逸度较高,白钨矿开始沉淀,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流体。II阶段后期和III阶段成矿流体的还原性不断增加。III阶段中,大气降水大量加入,参与形成白钨矿。4个成矿阶段中成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峰值分别为310℃、300℃、290°C和170°C、150°C);流体盐度逐渐降低(峰值分别为6.5 NaCl equiv.、4.5 NaCl equiv.、4.5.NaCl equiv.和2.5 NaCl equiv.);成矿深度逐渐减小(2.63.3 km、0.70.9 km、0.81.0 km和>0.2 km)。主成矿阶段(II和III)中大气降水加入和压力释放引起成矿流体沸腾作用,形成不均匀流体,导致了白钨矿和辉钼矿大量沉淀。稳定同位素(C、H、O、S、He和Ar)研究表明I阶段流体主要源于岩浆,并在岩浆-热液活动后期经历了强烈分馏作用;II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有大气降水加入;III阶段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和大气降水混合;IV阶段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花岗岩,混合有深源物质。提出钨钼共生关键为壳幔物质共同参与、充分的岩浆演化和开放的成矿环境。揭示了东天山-北山三叠纪钨钼成矿带钨和钼矿床相同的地质构造背景提供了相似物质来源,成矿岩浆岩中老、新地壳组分参与是形成不同矿床类型的根本原因。钨矿形成时代早于钼矿,东天山矿床时代早于北山。斑岩型钼矿与区域构造关系更为密切。对比华南典型钨矿床,东天山三叠纪钨矿床在源岩、构造、围岩、流体演化和物质来源等方面极为相似,具有很大找矿潜力。

李汉敖[5](2020)在《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与伸展速率变化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北向正断层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发育,形成了显着的南北向地堑地貌。一般认为这些正断层的形成是由于青藏高原达到最大高程后发生了重力垮塌而东西向伸展导致的。因此,确定这些断层活动时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范围内南北正断层活动时限、剥露速率和伸展速率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还不清楚。而对于这些断层与青藏高原深部高导低速层、断层内晚新生代的岩浆岩等之间的关系,目前还缺乏系统精细地讨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低温热年代学及热历史模拟对位于高原东部错那和雅拉香波、中部许如错-当惹雍错和西部亚热等3个南北向正断层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还将由热年代学约束的正断层剥露时限以及计算的剥露速率系统地与大地电磁数据、断层相关的钾质超钾质岩石和埃达克质岩石的年龄数据以及GPS数据进行了对比去获取更多正断层动力学机制信息。低温热年代学以及模拟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正断层存在两期次快速剥露事件,第一期快速剥露事件主要发生在20-10 Ma。该期快速剥露与正断层内的岩浆岩年龄基本相似,推断正断层的形成与高原深部岩石圈构造事件密切相关。结合不同深度大地电磁揭示的低速高导体分布与正断层的空间关系,本文提出该期快速剥露事件代表了南北向正断层的早期活动,可能受控于印度板片的撕裂等深部过程。第二期快速剥露事件发生在10 Ma之后,无与之相关的岩浆活动,可能代表了该期正断层的活动局限于上地壳的变形。通过Age2edot代码利用低温热年代学年龄计算得到的剥露速率及其对应的伸展速率以及现今GPS速度场数据均表明伸展量和伸展速率向东逐渐变大,说明10 Ma之后的南北向正断层活动主要受控于中下地壳向东流动。结合上述基本数据观测和新的理解,本文建立了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演化模型:在20-10 Ma,俯冲的印度板片发生撕裂触发正断层早期活动;上涌的软流圈物质沿撕裂带在中下地壳形成大量的熔融体分布在正断层内,并产生了同期的岩浆岩;在10 Ma之后,印度板片发生平板俯冲,阻碍了青藏高原浅部与深部物质与热量的交换,没有相关的岩浆岩形成;中下地壳流成为南北向正断层演化的主控因素。

崔骁[6](2020)在《内蒙额济纳旗霍布哈尔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意义》文中指出本文以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雅干南侧霍布哈尔与生格嘎顺石炭-二叠纪地质体的构造变形特征为研究对象,石炭-二叠纪地质体发育不同层次、不同期次、不同构造样式的构造变形现象,通过系统构造解析和年代学研究,对于重建研究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解析的技术方法,在野外大比例尺构造-岩性填图基础上,结合室内综合测试、分析,对石炭-二叠纪地质体构造变形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创新和认识如下:研究区晚古生代岩浆岩普遍韧性剪切变形,宏观上发育糜棱面理,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糜棱面理上拉伸线理近水平发育,宏微观组构(如S-C组构、旋转碎斑系等)指示左行剪切变形。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及构造年代学研究认为,该韧性剪切带组构存在叠加的两期韧性剪切变形特征,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化流纹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87.0±2.7Ma和273.1±6.8 Ma,流纹质糜棱岩中一组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59±4.4Ma,且韧性剪切变形同流纹岩的侵位冷却过程是同期的,因此,认为韧性剪切带形成于273-259Ma(中-晚二叠世)。韧性剪切带绢云母片岩中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216.21±2.56Ma,说明左行韧性剪切带在晚三叠世时再次发生剪切活动。通过糜棱岩定向薄片的石英C轴EBSD分析认为,早期糜棱岩形成环境为中高温(450-550oC)、晚期变形温度为中低温(250-350oC)。分析认为,韧性剪切带形成与区域洋壳斜向俯冲有关、晚期与陆内汇聚相关。研究区石炭-二叠纪地层存在两期褶皱叠加现象,第一期褶皱变形为纵弯褶皱作用下形成北东-南西展布的复式褶皱,构造置换现象明显,宏观上表现为北东-南西展布的轴面劈理,分析认为复式褶皱是在NW-SE向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强烈发育的轴面劈理是古亚洲洋洋盆在雅干构造带闭合以后,进入陆-陆汇聚阶段,挤压造山期的产物。第二期褶皱变形改造第一期复式褶皱,使得第一期构造置换作用形成的轴面劈理在平面上呈―S‖型弯曲,―S‖型弯曲反映区域上逆时针剪切作用。轴面劈理发育的千枚岩中定向绢云母39Ar/40Ar坪年龄为215.45±2.11Ma,表明第一期褶皱变形形成于晚三叠世。第二期韧性剪切活动时间(216Ma左右)与轴面劈理形成时间(215 Ma左右)高度吻合,反映该期研究区北部韧性剪切变形,南部以复式背斜与复式向斜及相关轴面劈理形成为主,均形成于中部构造层次,指示晚三叠世时,雅干地区已经进入陆-陆汇聚的强烈造山阶段。生格嘎顺二长花岗岩岩体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06.8±4.2Ma,指示该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判别图解显示属于PA(A2)型后造山构造环境花岗岩,综合研究表明:在晚二叠世雅干断裂以北的哈萨克斯坦板块已经与南侧的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完成碰撞,晚三叠世仍处于造山期,随后雅干地区进入后造山地壳伸展阶段。

王慧宁[7](2020)在《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文中认为古特提斯是地球演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古特提斯构造域形成演化的系统研究对于深入探讨东南亚古大陆重建和理解地球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地区中部的昌宁-孟连造山带是一条重要的古特提斯洋-陆俯冲增生型造山带。该带位于亲冈瓦纳古陆的保山-腾冲地块和亲印支-扬子陆块的兰坪-思茅地块之间,代表古特提斯主洋盆的残迹,记录了自大洋打开和扩张、经洋壳闭合和板片俯冲消减、直到折返-抬升等一系列完整的造山带演化过程。以往众多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向北可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相连,向南则经过泰国东南部,一直延伸至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本文以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围岩变沉积岩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成因矿物学、相平衡模拟、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和多种矿物联合定年等综合研究,并结合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区域性对比,准确限定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成因、年代格架、变质演化P-T-t轨迹的样式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率先发现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确定榴辉岩和蓝片岩的赋存状态和展布特征,限定古特提斯主缝合带在三江地区的延伸分布规律,揭示古特提斯洋的俯冲-折返演化历史和俯冲隧道折返机制,构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模式。研究区榴辉岩呈南-北向长达200 km、东-西向宽约50 km的狭长带状分布,自北向南主要出露于勐库、根恨河、邦丙-丫口、黑河、谦迈和景洪等地区。岩石类型和矿物组合十分复杂,既包括低温型榴辉岩,如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Grt+Omp+Ph+Lws+Amp+Pl+Rt/Ilm/Ttn+Qz)、硬柱滑石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Lws+Tlc+Ph+Amp+Rt+Qz)、多硅白云母/滑石/绿帘石蓝闪榴辉岩(Grt+Omp+Gln+Aln/Ep±Ph±Tlc+Pg+Rt+Qz),也包括中温型榴辉岩,如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Grt+Omp+Ky+Dol+Mgs+Rt+Pg+Aln/Ep+Qz),多硅白云母榴辉岩(Grt+Omp+Ph+Rt+Qz)和退变榴辉岩(Grt+Amp+Pl+Rt/Ilm/Ttn+Qz±Ky±Ph)。蓝片岩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榴辉岩相似,自北向南主要分布于耿马和章驮、南榔-粟义-安康-小黑江、惠民、西定和布朗山等地区。研究发现,栗允新寨和新寨地区的蓝片岩以保存大量硬柱石为特征,包括绿帘镁钠闪石片岩(Mrbk+Ep/Aln+Chl+Ab+Ttn+Ph+Hem+Lws+Aug-Aeg+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Ttn+Lws+Omp+Ph+Qz±Stp)。硬柱石是洋壳冷俯冲的标志性矿物,含硬柱石榴辉岩和含硬柱石蓝片岩共存于同一造山带中的现象极其罕见,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国内继北祁连造山带和西南天山造山带之后第三处完好保存含硬柱石的榴辉岩和蓝片岩的洋-陆俯冲造山带,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为典型的冷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在榴辉岩和蓝片岩内,硬柱石呈单颗粒细小包体赋存于石榴子石和钠质闪石(镁钠闪石和铁蓝闪石)中,硬柱石的完好保存指示不同俯冲深度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经历了快速俯冲和快速折返的演化过程。变沉积岩系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广泛分布,岩石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钠长石英多硅白云母片岩、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硬绿泥钠云多硅白云母片岩和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等。典型的变沉积岩普遍保存了高压变质矿物组合,以发育多硅白云母为特点,其它特征高压矿物包括石榴子石、蓝晶石、硬绿泥石、钠云母和蓝闪石等。综上所述,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系共同组成南-北向延伸规模长达400 km,宽约50 km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十分复杂,显示出与OIB、E-MORB和N-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属性,?Nd(t)值多为正(0.267.89),少部分为负(-5.45-0.04)。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绿帘镁钠闪石片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类似于OIB,?Nd(t)分别为-0.352.98和2.294.40。部分退变榴辉岩的元素配分模式与N-MORB相近,?Nd(t)为7.89;另一部分(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则与E-MORB相似,?Nd(t)分别为-4.344.78和-5.454.10,表明它们的原岩应形成于洋岛-海山的环境或者来源于富集或亏损的洋中脊岩石圈地幔,且部分原岩成分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m-Nd同位素比值与古特提斯主洋盆内蛇绿岩套和洋岛-海山的(变)基性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原岩应归属古特提斯洋壳。大量岩浆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研究区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原岩年龄跨度较宽,为451-250 Ma。其中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记录了451 Ma的最老原岩时代,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和石榴蓝闪片岩的原岩时代最年轻,为256-250 Ma,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和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变化于二者之间,为317-262 Ma左右。这些变基性岩的原岩时代均与研究区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时代相对应。变沉积岩系的原岩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的(亚)长石砂岩和硬砂岩类,沉积物源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各类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一致,主要集中于1150-850 Ma和600-450 Ma,相应的年龄峰值分别为950 Ma和550 Ma,最小的年龄峰值限定最老沉积时限约为428 Ma。变沉积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十分复杂,主要为兰坪-思茅地块的前寒武纪基底和新元古代泛非期的火成岩,少量与原特提斯洋俯冲或古特提斯洋初始拉张过程相关的火山沉积。昌宁-孟连造山带中变沉积岩的原岩应归属兰坪-思茅地块的早古生代沉积地层,并受到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榴辉岩和蓝片岩的变质演化显示了十分一致的顺时针P-T轨迹。俯冲进变质过程的P-T轨迹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演化,以普遍出现硬柱石为标志;退变质阶段多为近等温降压或降温降压,以钠钙质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钙质闪石(阳起石和韭闪石等)、透辉石、绿帘石、钠云母和钠长石等低压矿物相的出现为特征。然而,它们的峰期变质P-T条件和峰期矿物组合存在显着差别,其中,绿帘镁钠闪石片岩(Lws+Mrbk+Aug-Aeg+Ph+Aln+Ttn±Chl+Qz)和石榴蓝闪片岩(Grt+Fgl+Omp+Ph+Lws+Rt/Ilm+Qz)记录了硬柱石蓝片岩相峰期矿物组合,峰期P-T条件明显不同,分别为12.4-16.8 kbar和350-406℃,和19.5-22.6 kbar和490-510℃,对应于50-70km的俯冲深度;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滑石蓝闪榴辉岩的峰期矿物组合(Grt+Omp+Gln+Ph+Aln±Tlc+Rt+Qz)与石榴蓝闪片岩接近,记录了更高的峰期变质P-T条件(23-26 kbar和520-610℃),对应于低温/高压硬柱石榴辉岩相,俯冲深度达75-80 km;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的峰期变质矿物组合(Grt+Omp+Ky+Ph+Dol+Mgs+Rt+Qz)以基本无含水矿物为特征,峰期P-T条件(675-754℃和29-32 kbar)达到中温/超高压蓝晶石榴辉岩相的范围,记录了最大俯冲深度90-95 km。变沉积岩系的峰期温压条件与榴辉岩和蓝片岩存在一定差异。含十字蓝晶石榴云母片岩的峰期矿物组合为Grt+Ph+Ky±Jd+Qz,为典型榴辉岩相组合,峰期温压条件为600-750℃和19-30 kbar;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则记录了蓝片岩相至榴辉岩相的峰期温压条件(392-553℃和18.8-21.6 kbar);绿泥蓝闪钠长片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430-520℃和9-11 kbar,峰期矿物组合为Gln+Ab+Ph+Ttn+Qz。大量变质锆石U-Pb年龄和多硅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综合研究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中榴辉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时代分别为246-227 Ma和238-231 Ma。其中,原岩年龄最老的含硬柱石退变榴辉岩(450 Ma)记录了最老的变质年龄246-245 Ma,而原岩年龄最新的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256-250 Ma)则记录了较新的高压变质时代235 Ma。由此可见,不同时代的古特提斯洋壳在246-227 Ma之间发生连续的俯冲消减,早期进变质俯冲时代约为250 Ma,板片沿着低的地温梯度(5-10℃/km)和4.5-6.0 km/myr的俯冲速率发生冷的快速俯冲,石榴蓝闪片岩和含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退变榴辉岩的原岩时代与变质时代如此接近,表明新生洋壳在形成后随之被古老洋壳强烈拖拽并进入俯冲通道,俯冲至50-80 km的深度,形成硬柱石蓝片岩和低温型榴辉岩;洋壳板片在234 Ma进一步俯冲至90-95 km的最大深度,形成超高压变质的白云石/菱镁矿蓝晶榴辉岩;在新三叠世(227-225 Ma),高压-超高压岩石发生快速折返,折返速率约为3.2-4.2 km/my左右;在新三叠世末期(222-207 Ma),这些岩石最终折返-抬升至浅地表,部分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的改造。昌宁-孟连造山带变沉积岩系的高压变质时代与榴辉岩和蓝片岩相近,表明兰坪-思茅地块陆相沉积岩系曾普遍卷入到古特提斯俯冲-造山事件,这进一步充分表明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位于俯冲带上盘的变沉积岩系由于受到构造剥蚀作用而被携带进入俯冲带内,并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随后与榴辉岩和蓝片岩一起折返-抬升。高压-超高压变基性岩的折返过程不仅受到巨量变沉积岩系的浮力作用的影响,而且与隧道流作用密切相关。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板片的物质来源复杂,既包括年龄跨度达200 Ma的古老洋壳和新生洋壳,也包括上盘的变沉积岩系。这些岩石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和变质演化P-T轨迹的差异性体现出俯冲板块边界复杂的俯冲-折返演化过程,如俯冲洋壳与上覆板片局部耦合或板底垫托作用等;部分高压矿物(如石榴子石和铁蓝闪石)发育的震荡型成分环带指示俯冲带内多期俯冲-折返过程,体现出俯冲板片在隧道环流的驱使下的循环运动;近等温减压或降温降压而无明显高温叠加的退变质过程表明俯冲板片的快速折返受隧道流作用的影响,这些特征均与俯冲隧道折返模式的特点非常吻合。由此可见,在昌宁-孟连造山带中,俯冲至不同深度的新-老古特提斯洋壳板片和被俯冲洋壳刮削下来的变沉积岩随隧道流发生强烈的机械混合,在隧道回流的作用下快速折返-抬升并发生构造叠置。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和蓝片岩的野外产状、矿物组合特征、高压-超高压变质时代和地球化学属性均与龙木错-双湖榴辉岩和蓝片岩十分相似,表明昌宁-孟连造山带和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在空间上可以相连,共同组成了古特提斯主缝合带,该缝合带自青藏高原北缘可持续延伸到三江地区的昌宁-孟连一带,延伸规模至少达2000 km。青藏高原这一古特提斯主缝合线的准确限定,为深入探讨俯冲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和古特提斯复杂的构造演变机理提供了重要制约。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变质演化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汇聚板块边界洋-陆俯冲带热力学结构、流体活动与元素迁移以及壳-幔物质循环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杨群[8](2020)在《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文中研究指明吉林省中部地区(简称“吉中地区”,下同)地处华北板块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东段南缘的交汇部位,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叠加和转换。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以及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区内不同期次、不同类型的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也使该区成为诠释兴蒙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的焦点地区。与吉林东部的延边地区和吉林南部的通化、桦甸地区等相比,吉中地区的典型矿床、区域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等方面研究明显薄弱,地质找矿进展缓慢。为此,本论文选择吉中地区研究程度较低的石嘴铜多金属矿床、锅盔顶子铜矿床、小红石砬子铅锌矿床、官马金矿床以及粗榆金矿床为典型矿床,通过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矿物质来源及富集机制、成岩成矿时代及构造背景等方面系统的研究,阐明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类型及期次;结合与邻区同时代、同类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的综合对比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地质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矿产勘查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包括:1.在吉中地区首次识别出了早二叠世和早三叠世两期铜多金属成矿事件。早二叠世成矿作用以石嘴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矿床形成于二长花岗岩与晚石炭世石嘴组大理岩接触带附近;成矿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7.8±0.93Ma;矿石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78.0±2.7Ma。早三叠世成矿作用以锅盔顶子斑岩型铜矿床为代表,铜矿化与斑状花岗闪长岩体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斑状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50.7±2.0 Ma;矿石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47.9±6.9 Ma。2.确定了区内已知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将区内代表性矿床分为矽卡岩型(石嘴铜多金属矿床、官马金矿床)、斑岩型(锅盔顶子铜矿床)、中温热液脉型(粗榆金矿床和小红石砬子矿床晚期脉状铅锌矿体)和VMS型(小红石砬子早期层状铅锌矿体)。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除小红石砬子早期VMS型铅锌矿化以外,区内不同类型代表性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均以岩浆水为主,且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如石嘴、锅盔顶子矿床)、流体混合作用(小红石砬子晚期脉型矿化、官马矿床)以及流体不混溶作用(粗榆矿床)是引起金属组分富集成矿的主要机制。3.判断了不同期次成矿岩体的成因和构造背景。本文研究表明,石嘴等早二叠世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属于岛弧钙碱性岩石系列,形成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下;与锅盔顶子等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铜(钼)矿床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初始岩浆来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华北板块与兴蒙造山带碰撞向伸展转换的阶段;与官马矽卡岩型金矿床和小红石砬子矿床脉型矿化相关的早侏罗世成矿岩体(脉)具有岛弧钙碱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初始阶段;粗榆金矿床和区内众多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岩体则是古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作用背景下钙碱性岩浆作用的结果。4.厘定了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成矿作用期次。将研究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划分为四期。即:(1)早二叠世(280270Ma)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以石嘴矿床为代表);(2)早-中三叠世(250240Ma)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以锅盔顶子矿床为代表);(3)早侏罗世(200190Ma)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以小红石砬子矿床脉状矿体和官马矿床为代表);(4)中侏罗世(175160Ma)热液脉型-斑岩型金、钼成矿作用,形成区域上众多热液脉型金矿床(粗榆、夹皮沟-海沟金矿带上的金矿床)和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季德屯、大黑山等)。5.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将吉中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规律总结为:(1)具有岛弧地球化学特征的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与石炭系碳酸盐岩接触部位是寻找矽卡岩矿床的重要地质标志;(2)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铜钼矿床均与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埃达克质侵入岩密切相关,空间上具有EW向分布的特点;(3)中侏罗世中温岩浆热液脉型金矿床与夹皮沟-海沟金矿带的金矿床在时间、空间和矿床成因上相似,表明夹皮沟-海沟金矿带向西北方向延伸至磐石境内,空间上呈NW向展布;(4)NW向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基于上述成果,总结了区域找矿标志,进一步明确了地质找矿方向。

代作文[9](2020)在《西藏错那洞铍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北喜马拉雅成矿带长期以来被认为属于中低温Pb-Zn-Ag-Au-Sb成矿带,对于带上稀有金属成矿的问题有人关注和思考,但一直没有找矿上的进展。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基于多年的勘查和研究工作,在藏南扎西康矿集区中部的错那洞穹隆构造中发现了错那洞Be-Sn-W多金属矿床。该矿床是特提斯喜马拉雅Pb-Zn-Ag-Au-Sb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个具有超大型成矿潜力的铍多金属矿床。因此,该矿床的发现打开了喜马拉雅成矿带寻找稀有金属矿床的窗口。然而,目前对该矿床还未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以岩相学、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全岩和单矿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等为主要研究手段,对错那洞Be-Sn-W多金属矿床开展了成矿作用研究,并建立了成矿模型。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错那洞穹隆中共发育三期淡色花岗岩,独居石U-Th-Pb测年结果结合文献中年代学数据,表明其分别形成于34~20Ma(变形二云母花岗岩)、20~18Ma(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和16~15Ma(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在同位素组成上,花岗岩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与高喜马拉雅变质泥岩相似,岩浆电气石B同位素组成与陆壳相似;岩石地球化学上,岩石具有较高的Si O2、Al2O3和较低的Mg O、Mn O、Fe2O3T含量,铝饱和指数(A/CNK)≥1.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样品Rb/Sr比值和Ba含量呈负相关性;此外,岩石中存在大量富铝质矿物(如白云母、石榴石、电气石等),表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是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的变质泥岩通过白云母脱水熔融形成的S型过铝质花岗岩。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具有显着的Eu、Sr、Ti负异常和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从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Eu、Sr、Ti负异常和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均增强,而暗色矿物和Ba、Sr等元素含量显着降低,结合定量分离结晶模拟计算,表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普遍经历了长石、黑云母、含Ti矿物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并且逐渐增强。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具有较高的Be、Sn、W含量,并且随着岩浆演化程度的增高而形成富Be-Sn-W花岗岩,此外岩石还具有富B、F和还原性的特征,表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具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且分异程度越高成矿潜力越大。(2)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错那洞Be-Sn-W多金属矿床完全受错那洞穹隆构造控制,并与穹隆中新生代淡色花岗岩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该矿床共包括云英岩型Sn、伟晶岩型Be、矽卡岩型Be-W-Sn和热液脉型Be-Sn-W四种矿化类型。锡石U-Pb和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错那洞穹隆中主要发生过两期Be-Sn-W多金属成矿作用:18~17Ma的云英岩型Sn矿化和15~14Ma的伟晶岩型Be、矽卡岩型Be-W-Sn和热液脉型Be-Sn-W矿化,分别与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岩(20~18Ma)和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16~15Ma)形成年龄接近。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C-H-O同位素、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以及白钨矿和萤石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错那洞两期成矿作用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均为岩浆流体。金属硫化物具有与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一致的S同位素组成,暗示岩体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以上数据表明,错那洞Be-Sn-W多金属矿床中早、晚两期成矿作用分别与含石榴石二云母花岗和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具有成因上的联系。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云英岩型Sn矿化是含矿流体沸腾作用的结果;伟晶岩型Be矿化与岩浆演化晚期相分离相关;矽卡岩型Be-W-Sn矿化受含矿热液与穹隆幔部大理岩之间剧烈的水-岩反应支配;热液脉型Be-Sn-W矿化是成矿流体温度降低和建造水的加入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玲玲[10](2020)在《新疆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阿尔泰南缘地处中亚造山带西段、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汇聚带北缘。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大体经历了:前震旦纪古陆形成阶段,震旦纪-晚古生代早期洋盆形成、俯冲和闭合演化阶段,晚古生代中晚期大陆板块碰撞阶段,中生代亚洲大陆边缘以及新生代陆内造山四个复杂演化阶段,是我国重要的贵重、有色和稀有金属矿集区。阿尔泰南缘西段以发育金、铜-锌多金属矿床为特色,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早中泥盆世-早石炭世VMS型矿床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温热液脉型两种。其中VMS型主要代表矿床有阿舍勒铜锌矿床和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中温热液脉型矿床包括多拉纳萨依金矿、托库孜巴依金矿、金坝金矿等。区内VMS型矿床主要产于阿舍勒组一套火山沉积岩/次火山岩中,成矿作用大体经历了早期海相火山喷气-同生热液沉积和晚期变形变质热液叠加作用;中温热液脉型矿床主要产于玛尔卡库里韧性剪切带的次级断裂中,成矿作用一般经历了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作用。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VMS型矿床矿石及其石英脉中主要发育大量富液相包裹体(LV型)、少量富气相包裹体(VL型)及含子矿物包裹体(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由早到晚逐渐降低,盐度也逐渐减小,由初期中温、低盐度的H2O-CO2-NaCl体系演化为后期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热液;同位素C、H、O及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表明:在成矿初期时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后期成矿流体中混入了海水;S、Pb同位素数据暗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和地层中。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发育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液相包裹体(LV型)、富气相包裹体(VL型)、含CO2包裹体(LC型)和纯CO2包裹体(C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由早到晚逐渐降低,盐度逐渐减小;成矿流体从中温、低盐度的H2O-CO2-NaCl体系逐渐演变为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热液。稳定同位素C、H、O研究表明:金矿早期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中期晚期不断有大气水混入,由S、Pb同位素数值暗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和地层。对研究区内主要矿床开展了系统的岩浆岩、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及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显示,VMS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分别为:阿舍勒铜锌矿床(342Ma)和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383Ma);中温热液脉型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多拉纳萨依金矿、托库孜巴依金矿、金坝金矿(300290Ma)。上述成果表明研究区内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是(1)早中泥盆世-早石炭世大洋板块不断向北俯冲在西伯利亚块板的构造背景之下的矿化;(2)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板块碰撞后伸展构造背景有关的矿化。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空间上,VMS型及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分别产于阿舍勒组和托克萨雷组,并且矿床的分布与北西向延伸的断裂同向,构造不同程度控制、影响矿床的产出,金矿床往往沿着侵入体边缘分布,围岩蚀变发育并有一定的分带性且对于矿体的分布有一定的指示性。时间上研究区中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分别是380340Ma的铜-锌金多金属矿化以及290300Ma的金矿化。在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内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利用ArcGIS平台,采用“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预测概念模型”,建立研究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在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成矿信息的提取、分析及靶区圈定。以定量化空间数据分析和集成方法为主线,开展了区域金、铜-锌及多金属矿床、地质、化探以及遥感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金成矿远景区5处,铜-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4处。

二、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and ~(40)Ar/~(39)Ar isotope geochronology of the Miba granit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and ~(40)Ar/~(39)Ar isotope geochronology of the Miba granite(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1.3.4 存在主要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分析测试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取得主要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2.2 区域地层
        2.2.1 古-中元古界
        2.2.2 新元古界
        2.2.3 下古生界
        2.2.4 上古生界
        2.2.5 中生界
        2.2.6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2.3.1 昆南断裂
        2.3.2 昆中断裂
        2.3.3 昆北断裂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2.3.5 阿尔金断裂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2.4 区域岩浆岩
        2.4.1 前晋宁期
        2.4.2 晋宁期
        2.4.3 加里东期
        2.4.4 海西-印支早期
        2.4.5 印支期晚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4.1.1 矿区地质特征
        4.1.2 矿床地质特征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4.1.4 同位素特征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4.1.6 成矿作用研究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4.2.3 成矿作用研究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4.3.1 矿区地质特征
        4.3.2 矿床地质特征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4.3.6 成矿作用研究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4.4.1 矿区地质特征
        4.4.2 矿床地质特征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4.4.6 成矿作用研究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5.1 成矿地质条件
        5.1.1 地层条件
        5.1.2 构造条件
        5.1.3 岩浆岩条件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5.2.2 斑岩型矿床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5.3.1 成矿时代划分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结论
参考文献
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
        1.2.1 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钨岩浆的形成机制
        1.2.2 S型、A型、I型花岗质岩石与钨成矿作用
        1.2.3 矽卡岩型钨矿的研究现状
        1.2.4 江南钨矿带东部与弱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研究现状
        1.2.5 皖南竹溪岭W-Mo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2.6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区域构造演化
        2.2.2 褶皱
        2.2.3 断裂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特点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构造
        3.2.1 褶皱构造
        3.2.2 断裂构造
    3.3 岩浆岩及岩相学特征
    3.4 矿体特征
    3.5 矿石矿物特征
    3.6 矿化蚀变分带
        3.6.1 蚀变分带
        3.6.2 矿化分带
    3.7 矿化阶段划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岩作用研究
    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1 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4.1.2 全岩Sr-Nd同位素
        4.1.3 锆石Lu-Hf同位素
        4.1.4 锆石微量元素
    4.2 岩石分异程度
    4.3 岩石成因类型
    4.4 成岩时代
    4.5 成岩条件
        4.5.1 角闪石、黑云母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
        4.5.2 温度
        4.5.3 压力和深度
        4.5.4 氧逸度
    4.6 成岩作用机制
        4.6.1 寄主花岗闪长岩的成因
        4.6.2 MME的成因
        4.6.3 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机制
    4.7 成岩物质来源
    4.8 成岩模型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矿作用研究
    5.1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
        5.1.1 石榴子石显微结构
        5.1.2 石榴子石主量元素特征
        5.1.3 石榴子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5.1.4 石榴子石生长模式
        5.1.5 辉石
        5.1.6 角闪石类
        5.1.7 绿帘石
        5.1.8 硅灰石
    5.2 白钨矿特征及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5.2.1 白钨矿矿物学特征
        5.2.2 白钨矿矿物化学特征
        5.2.3 成矿过程的示踪
    5.3 W的成矿作用过程
    5.4 成矿时代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成岩成矿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探
    6.1 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
        6.1.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时限
        6.1.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W(Mo)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6.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的钨矿床的岩体特征
        6.2.1 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特征
        6.2.2 弱分异还原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6.2.3 弱分异氧化型I型花岗质岩特征
    6.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6.3.1 江南钨矿带东缘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
        6.3.2 全球典型与I型花岗质岩石有关W(Mo)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初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内蒙古维拉斯托高中温Sn-Rb-Li-W与中低温Cu-Zn-Ag成矿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关键金属与发展战略
        1.1.2 中亚造山带东段多金属成矿研究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高中温Sn多金属与中低温Cu-Pb-Zn-Ag多金属成矿关系研究现状
        1.2.2 我国主要Sn矿床研究现状
        1.2.3 中亚造山带东段岩浆热液矿床研究现状
        1.2.4 维拉斯托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思路
        1.3.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研究创新点和主要成果
2 中亚造山带东段区域地质
    2.1 区域岩浆岩与构造演化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2.4 区域Sn多金属成矿作用
3 维拉斯托Sn-Rb-Li-Cu-Zn-Ag多金属矿床
    3.1 矿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矿体产出特征
    3.3 矿石物质组成
    3.4 围岩蚀变特征
    3.5 成矿阶段划分
4 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全岩主量元素
    4.3 全岩微量元素
    4.4 全岩Sr-Nd同位素
    4.5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4.6 锆石U-Pb年代学
    4.7 岩浆岩成因
5 成矿作用年代学厘定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5.2 锡石U-Pb年代学
    5.3 辉钼矿Re-Os年代学
    5.4 白云母Ar-Ar年代学
6 成矿物质来源与流体演化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6.2 原位S同位素组成
    6.3 原位Pb同位素组成
    6.4 流体包裹体研究
    6.5 D-O同位素组成
7 维拉斯托高中温Sn-Rb-Li与中低温Cu-Zn-Ag成矿系统
    7.1 成矿母岩浆起源与构造背景
    7.2 成岩-成矿时代关系与成矿作用事件
    7.3 成矿物质来源与流体演化
    7.4 维拉斯托高中温锡多金属与中低温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特征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钨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
        1.1.2 钨矿床时空分布
        1.1.3 东天山地区钨矿床特征
    1.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带
    2.3 区域岩浆
    2.4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区侵入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3.1 岩体地质
    3.2 样品及测试方法
    3.3 年代学
    3.4 地球化学
    3.5 Lu-Hf同位素
    3.6 Sr-Nd同位素
    3.7 岩浆来源和构造环境
        3.7.1 岩石类型、成因以及来源
        3.7.2 构造环境
        3.7.3 区域构造格架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4.1 地层
    4.2 构造及侵入岩
    4.3 矿体特征
    4.4 矿化类型
    4.5 热液蚀变
    4.6 成矿期次阶段
第五章 矿物学研究
    5.1 矿物岩相学
    5.2 电子探针分析
        5.2.1 样品、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5.2.2 矿物成分指示意义
    5.3 LA-ICP-MS微量元素原位分析
        5.3.1 样品及测试方法
        5.3.2 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
        5.3.3 白钨矿原位Sr同位素
第六章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
    6.1 样品及测试方法
        6.1.1 流体包裹体
        6.1.2 稳定同位素
    6.2 流体包裹体研究
        6.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6.2.2 显微测温结果
        6.2.3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6.2.4 群体包裹体成分
    6.3 稳定同位素研究
        6.3.1 H-O同位素
        6.3.2 S同位素
        6.3.3 He-Ar同位素
        6.3.4 C-O同位素
    6.4 成矿流体来源
    6.5 成矿物质来源
        6.5.1 S同位素示踪
        6.5.2 C同位素示踪
        6.5.3 Re同位素示踪
第七章 成矿时代及成矿作用
    7.1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7.2 测试结果
        7.2.1 辉钼矿Re–Os定年
        7.2.2 白云母40Ar–39Ar定年
    7.3 小白石头矿床成矿时代
    7.4 区域成矿时代对比研究
    7.5 钨钼共生
    7.6 成矿作用
第八章 区域矿床对比研究
    8.1 与东天山-北山三叠纪矿床对比研究
    8.2 与华南侏罗纪钨矿床对比研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情况

(5)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与伸展速率变化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依托项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南北向正断层起始活动时间
        1.2.2 南北向正断层伸展速率变化
        1.2.3 高导低速体、超钾质-钾质岩石、埃达克质岩石与南北向正断层的时空关系
        1.2.4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 研究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样品采集
        2.2.1 错那-桑日南北向正断层地质背景
        2.2.2 许如错-当惹雍错南北向正断层地质背景
        2.2.3 亚热地区南北向正断层地质背景
3 实验方法及实验流程
    3.1 锆石U-Pb测年
    3.2 低温热年代学
        3.2.1 磷灰石(U-Th) /He测年
        3.2.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
    3.3 模拟方法
        3.3.1 热年代学数据模拟
        3.3.2 活动速率模拟
    3.4 大地电磁数据
4 南北向正断层低温热年代学年龄和模拟结果及其对活动时间的约束
    4.1 错那-桑日南北向正断层年龄结果及活动时限
        4.1.1 低温热年代学结果
        4.1.2 低温热年代学模拟对正断层初始活动时限的约束
    4.2 许如错-当惹雍错南北向正断层年龄结果及活动时间
        4.2.1 锆石U-Pb及低温热年代学结果
        4.2.2 低温热年代学模拟对正断层初始活动时限的约束
    4.3 亚热地区南北向正断层年龄结果及活动时间
        4.3.1 锆石U-Pb及低温热年代学结果
        4.3.2 低温热年代学模拟对正断层初始活动时限的约束
    4.4 小结
5 南北向正断层剥露速率时空变化及启示
    5.1 南北向正断层剥露速率时空变化
    5.2 青藏高原伸展速率变化
    5.3 小结
6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机制
    6.1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的深部过程
    6.2 南北向正断层形成机制探讨
    6.3 小结
7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历

(6)内蒙额济纳旗霍布哈尔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技术路线与完成工作
    1.5 本文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层
    2.2 岩浆岩
    2.3 研究区构造
3 霍布哈尔韧性剪切带构造解析
    3.1 韧性剪切带DM1
        3.1.1 DM1的宏观变形特征
        3.1.2 露头变形特征
        3.1.3 显微构造特征
        3.1.4 运动学方向
    3.2 韧性剪切带DM2
        3.2.1 DM2的宏观变形特征
        3.2.2 露头变形特征
        3.2.3 显微构造特征
        3.2.4 运动学方向
    3.3 韧性剪切带DM3
        3.3.1 DM3的宏观变形特征
        3.3.2 露头变形特征
        3.3.3 显微构造特征
        3.3.4 运动学方向
    3.4 形成环境
        3.4.1 矿物变形行为与温度估算
        3.4.2 石英C轴组构特征
    3.5 构造年代学研究
        3.5.1 锆石U-Pb年代学
        3.5.2 绢云母~(40)Ar/~(39)Ar年代学
        3.5.3 时代意义
    3.6 大地构造意义
    小结
4 褶皱构造解析
    4.1 主期复式褶皱
        4.1.1 复式背斜
        4.1.2 复式向斜
        4.1.3 构造应力场分析
    4.2 后期褶皱叠加
        4.2.1 露头叠加样式
        4.2.2 褶皱位态分析
    4.3 褶皱变形时代
    4.4 构造变形历史
    小结
5 岩浆岩形成背景及演化
    5.1 岩石学特征
    5.2 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主量元素
        5.2.2 微量元素
        5.2.3 岩石类型与成因
    5.3 形成时代
    5.4 构造意义
    小结
6 讨论
    6.1 大洋俯冲期构造变形
        6.1.1 岛弧内韧性剪切作用
    6.2 印支期构造变形
        6.2.1 韧性剪切
        6.2.2 弧后区域挤压褶皱变形
    6.3 斜向俯冲-碰撞-伸展过程
        6.3.1 大洋俯冲阶段
        6.3.2 碰撞挤压阶段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

(7)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及分析测试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三江杂岩带
    2.2 昌宁-孟连造山带
第三章 榴辉岩、蓝片岩及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
    3.1 榴辉岩
    3.2 蓝片岩
    3.3 变沉积岩
    3.4 小结
第四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变质P-T条件及相平衡模拟
    4.1 榴辉岩
    4.2 蓝片岩
    4.3 变沉积岩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5.1 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5.2 全岩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5.3 榴辉岩和蓝片岩全岩Sm-Nd同位素特征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年代学特征
    6.1 岩浆锆石年代学
    6.2 碎屑锆石年代学
    6.3 变质锆石年代学
    6.4 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
    6.5 小结
第七章 昌宁-孟连造山带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7.1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延伸规律
    7.2 昌宁-孟连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变质演化P-T-t轨迹及其对洋-陆俯冲-造山的意义
    7.3 昌宁-孟连造山带俯冲隧道折返机制及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1.2.1 研究区范围
        1.2.2 自然地理条件
    1.3 地质矿产调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地质矿产勘查现状
        1.3.2 矿床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依托项目及实物工作量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古生代地层
        2.1.2 中生代地层
        2.1.3 新生代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
        2.3.2 海西期岩浆岩
        2.3.3 印支期岩浆岩
        2.3.4 燕山期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3.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3.1.1 矿区地质
        3.1.2 矿体特征
        3.1.3 矿石特征
        3.1.4 围岩蚀变特征
        3.1.5 成矿阶段划分
    3.2 锅盔顶子铜矿床
        3.2.1 矿区地质
        3.2.2 矿体特征
        3.2.3 矿石特征
        3.2.4 围岩蚀变特征
        3.2.5 成矿阶段划分
    3.3 小红石砬子铅锌矿床
        3.3.1 矿区地质
        3.3.2 矿体特征
        3.3.3 矿石特征
        3.3.4 围岩蚀变特征
        3.3.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划分
    3.4 官马金矿床
        3.4.1 矿区地质
        3.4.2 矿体特征
        3.4.3 矿石特征
        3.4.4 围岩蚀变特征
        3.4.5 成矿阶段划分
    3.5 粗榆金矿床
        3.5.1 矿区地质
        3.5.2 矿体特征
        3.5.3 矿石特征
        3.5.4 围岩蚀变特征
        3.5.5 成矿阶段划分
    3.6 小结
第4章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4.1.1 测试样品和方法
        4.1.2 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结果
        4.1.3 单个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分析
    4.2 成矿流体来源
        4.2.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4.2.2 锅盔顶子铜矿床
        4.2.3 粗榆金矿床
    4.3 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4.3.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4.3.2 锅盔顶子铜矿床
        4.3.3 小红石砬子矿床脉型铅锌矿化
        4.3.4 官马金矿床
        4.3.5 粗榆金矿床
    4.4 成矿物质来源
        4.4.1 测试方法
        4.4.2 实验结果
        4.4.3 成矿物质来源
    4.5 成矿机制
        4.5.1 石嘴铜多金属矿床
        4.5.2 锅盔顶子铜矿床
        4.5.3 小红石砬子矿床脉型铅锌矿化
        4.5.4 官马金矿床
        4.5.5 粗榆金矿床
    4.6 小结
第5章 区域成矿作用及构造背景
    5.1 成岩成矿时代
        5.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5.1.2 测试结果
    5.2 成矿相关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5.2.1 岩相学特征
        5.2.2 测试方法
        5.2.3 测试结果
    5.3 区域成矿作用
        5.3.1 早二叠世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
        5.3.2 早三叠世斑岩型铜成矿作用
        5.3.3 早侏罗世中温岩浆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作用
        5.3.4 中侏罗世热液脉型金成矿作用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成矿规律与地质找矿方向
    6.1 区域成矿条件
        6.1.1 地层控矿作用
        6.1.2 构造控矿作用
        6.1.3 岩浆岩控矿作用
    6.2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6.2.1 时间分布规律
        6.2.2 空间分布规律
    6.3 区域找矿标志与地质找矿方向
        6.3.1 早-中二叠世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6.3.2 早-中三叠世斑岩型铜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6.3.3 早侏罗世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6.3.4 早侏罗世矽卡岩型金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6.3.5 中侏罗世热液脉型金矿床找矿标志及成矿远景区
    6.4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西藏错那洞铍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2.1 铍稀有金属研究现状
        1.2.2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研究现状
        1.2.3 错那洞穹隆研究现状
        1.2.4 错那洞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实物工作量
    1.7 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格架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东西向断裂
        2.3.2 南北向断裂
        2.3.3 藏南拆离系
        2.3.4 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
    2.4 区域岩浆岩
        2.4.1 新元古代岩浆岩
        2.4.2 古生代岩浆岩
        2.4.3 中生代岩浆岩
        2.4.4 新生代岩浆岩
    2.5 区域变质岩
    2.6 区域矿产
第3章 扎西康矿集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
        3.1.1 古生界
        3.1.2 三叠系
        3.1.3 侏罗系
        3.1.4 第四系
    3.2 构造
    3.3 岩浆岩
        3.3.1 早白垩世双峰式岩浆岩
        3.3.2 新生代岩浆岩
    3.4 变质岩
        3.4.1 区域变质作用
        3.4.2 动力变质作用
        3.4.3 接触变质作用
    3.5 矿产
第4章 错那洞矿床地质特征
    4.1 穹隆构造
        4.1.1 下部单元(核部)
        4.1.2 中部单元(滑脱系或幔部)
        4.1.3 上部单元(边部或盖层)
        4.1.4 穹隆中侵入岩
    4.2 矿体空间分布
        4.2.1 昌明Be-W矿段
        4.2.2 祥林Be-Sn-W矿段
        4.2.3 董杰Be-W矿段
        4.2.4 日纳Be-W矿段
    4.3 矿体和矿石特征
        4.3.1 矽卡岩型Be-W-Sn矿体
        4.3.2 热液脉型Be-Sn-W矿体
        4.3.3 伟晶岩型Be矿体
        4.3.4 云英岩型Sn矿体
    4.4 围岩蚀变
    4.5 成矿期次
第5章 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成岩过程
    5.1 独居石U-Th-Pb年代学
        5.1.1 分析方法
        5.1.2 分析结果
    5.2 全岩主量元素
        5.2.1 分析方法
        5.2.2 分析结果
    5.3 全岩微量元素
        5.3.1 分析方法
        5.3.2 分析结果
    5.4 全岩Sr-Nd同位素
        5.4.1 分析方法
        5.4.2 分析结果
    5.5 电气石化学成分和B同位素
        5.5.1 分析方法
        5.5.2 分析结果
第6章 错那洞铍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学
    6.1 锡石U-Pb同位素年代学
        6.1.1 分析方法
        6.1.2 分析结果
    6.2 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6.2.1 分析方法
        6.2.2 分析结果
第7章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
    7.1 包裹岩相学特征
    7.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7.2.1 分析方法
        7.2.2 分析结果
    7.3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LRM)分析
        7.3.1 分析方法
        7.3.2 分析结果
    7.4 H-O同位素
        7.4.1 分析方法
        7.4.2 分析结果
    7.5 C-O同位素
        7.5.1 分析方法
        7.5.2 分析结果
    7.6 白钨矿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
        7.6.1 分析方法
        7.6.2 分析结果
    7.7 白钨矿、萤石Sr-Nd同位素
        7.7.1 分析方法
        7.7.2 分析结果
    7.8 硫同位素
        7.8.1 分析方法
        7.8.2 分析结果
第8章 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
    8.1 错那洞淡色花岗岩成因与成矿潜力
        8.1.1 成岩时代
        8.1.2 源区特征
        8.1.3 岩石成因
        8.1.4 错那洞淡色花岗岩稀有金属成矿潜力
    8.2 错那洞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
        8.2.1 成矿时代
        8.2.2 成矿流体特征
        8.2.3 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
        8.2.4 成矿物质来源
        8.2.5 成矿机理
        8.2.6 成矿模型
    8.3 喜马拉雅Be-Sn-W-Pb-Zn-Ag-Sb-Au成矿潜力与找矿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10)新疆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论文选题依据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同类型金矿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矿床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1.3.3 研究区金、铜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3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1.6.1 主要认识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元古界
        2.1.2 古生界
        2.1.3 中生界
        2.1.4 新生界
    2.2 区域构造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3.1 早古生代侵入岩
        2.3.2 晚古生代侵入岩
        2.3.3 中生代侵入岩
    2.4 区域矿产
        2.4.1 早古生代矿床
        2.4.2 晚古生代矿床
        2.4.3 中-新生代矿床
第3章 研究区主要矿床地质特征
    3.1 VMS型矿床
        3.1.1 阿舍勒铜锌矿床
        3.1.2 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
    3.2 中温热液脉型矿床
        3.2.1 多拉纳萨依金矿
        3.2.2 托库孜巴依金矿床
        3.2.3 金坝金矿
第4章 主要矿床成因研究
    4.1 VMS型矿床
        4.1.1 阿舍勒铜锌矿床
        4.1.2 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
    4.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
        4.2.1 多拉纳萨依金矿
        4.2.2 托库孜巴依金矿
        4.2.3 金坝金矿
第5章 区域构造演化及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模式
    5.1 区域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构造背景
        5.1.1 阿舍勒铜锌矿床
        5.1.2 萨尔朔克金及多金属矿床
        5.1.3 多拉纳萨依金矿床
        5.1.4 托库孜巴依金矿床
        5.1.5 金坝金矿床
    5.2 区域构造演化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模式
        5.2.1 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5.2.2 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5.2.3 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第6章 区域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6.1 区域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条件
        6.1.1 VMS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6.1.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6.2 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
        6.2.1 VMS型金、铜-锌多金属矿
        6.2.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6.2.3 矿床空间分布及产出规律
        6.2.4 矿床时间演化规律
    6.3 金、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标志
        6.3.1 VMS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6.3.2 中温热液脉型金矿找矿标志
    6.4 区域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
        6.4.1 成矿预测空间数据库建设
        6.4.2 成矿相关信息提取、分析及靶区圈定
        6.4.3 预测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and ~(40)Ar/~(39)Ar isotope geochronology of the Miba granite(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与弱分异氧化型Ⅰ型花岗质岩有关的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以皖南竹溪岭为例[D]. 孔志岗. 长安大学, 2020
  • [3]内蒙古维拉斯托高中温Sn-Rb-Li-W与中低温Cu-Zn-Ag成矿系统研究[D]. 张红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5]青藏高原南北向正断层活动时限与伸展速率变化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D]. 李汉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内蒙额济纳旗霍布哈尔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意义[D]. 崔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昌宁—孟连造山带榴辉岩、蓝片岩和变沉积岩的岩石学、变质演化及其对古特提斯洋—陆俯冲造山的制约[D]. 王慧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8]吉中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 杨群. 吉林大学, 2020(08)
  • [9]西藏错那洞铍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代作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10]新疆阿尔泰南缘西段金及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D]. 高玲玲.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米巴花岗岩构造背景判别及~(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