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官能团单体的合成及在PCL辐射交联中的应用

多官能团单体的合成及在PCL辐射交联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本文用稀土元素La改性固体酸SO42-/TiO2,经高温焙烧制备了新型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并以该固体酸代替传统浓硫酸为催化剂,高效合成了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然后以这两种多官能团单体(Polyfunctional monomer,PFM)为交联助剂,研究了它们对PCL的强化交联效应及对PCL力学性能的影响。 多官能团单体合成试验主要考察了SO42-/TiO2La3+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酯化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催化剂制备和多官能团单体合成工艺:SO42-/TiO2La3+在焙烧温度500℃下活化3h左右,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催化效率。当甲基丙烯酸、丁二醇的物质量之比为2.8:1,阻聚剂、催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1.0%、1.2%,110℃~120℃反应2h时,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酯化率高达92.0%;当丙烯酸、季戊四醇物质量之比为3.5:1,催化剂、阻聚剂质量分数为2%,1.5%,甲苯用量55%,120℃~130℃反应3h,PETA的酯化率可达78.5%。 PFM强化交联试验考察了影响PCL辐射交联效率的各种因素,如单体的质量分数、单体的官能团数目、辐照剂量等,并研究了PCL-PFM混合体系的辐射交联规律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PFM均能够与PCL较好的相容,对PCL的辐射交联有明显的强化作用。而且,PETA比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官能团数目多,对PCL的强化交联效果更好。强化交联后PCL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PCL-PFM共混体系的强化交联不再符合无规交联的规律,不遵从Charlesby-Pinner方程,而用陈欣方-刘克静-唐敖庆关系式来处理可得到很好的线性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固体酸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1.1 固体超强酸
  • 1.1.2 分子筛
  • 1.1.3 杂多酸
  • 1.1.4 固体酸代替硫酸催化酯化的研究展望
  • 1.2 聚合物的辐射交联与强化交联
  • 1.2.1 PFM的强化交联效应
  • 1.2.2 PFM的强化交联效率
  • 1.2.3 强化交联机理
  • 1.2.4 强化交联发展
  • 1.3 聚己内酯(PCL)
  • 1.3.1 PCL的理化性能
  • 1.3.2 PCL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
  • 1.3.3 PCL的形状记忆特性
  • 1.3.4 PCL的应用
  • 1.3.5 PCL的强化交联
  • 1.3.6 PCL—无机共混物的意义
  • 第二章 多官能团单体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及主要仪器
  • 2.1.2 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
  • 2.1.3 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后处理
  • 2.1.4 PETA的合成及后处理
  • 2.1.5 产率的测定及产物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7.1 合成原理
  • 2.2.2 产物的红外光谱图
  • 2.2.3 固体酸的催化活性
  • 2.2.4 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PCL的强化交联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原材料、仪器
  • 3.1.2 PCL与PFM的共混
  • 3.1.3 材料的辐射处理
  • 3.1.4 材料的性能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辐照剂量对PCL-PFM体系辐射交联的影响
  • 3.2.2 PFM官能度对PCL-PFM体系辐射交联的影响
  • 3.7.3 PFM用量对PCL-PFM体系辐射交联的影响
  • 3.2.4 PCL-PFM体系的辐射交联规律
  • 3.2.5 辐照对PCL-PFM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6 PFM用量对PCL-PFM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7 官能团度对PCL-PFM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结论
  • 第四章 羟基磷酸钙对聚己内酯的增强效应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仪器
  • 4.1.2 PCL与CPP的共混
  • 4.1.3 材料的辐射处理
  • 4.1.4 材料的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CL-CPP体系的辐射交联
  • 4.2.2 PCL-CPP体系的力学性能
  • 4.2.4 PCL-CPP-PFM体系的力学性能
  • 4.3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PCL平台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特征提取[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09)
    • [2].PCL在起重机械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1)
    • [3].聚合物熔体电纺PCL骨-软骨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8)
    • [4].基于PCL的集装箱船屈服强度校核工具开发[J]. 舰船科学技术 2016(21)
    • [5].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子结构:对地震灾区青少年PCL数据的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04)
    • [6].基于PCL库的三维点云区域生长分割[J].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20(03)
    • [7].基于PCL控制的六自由度机械手[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09)
    • [8].灯盏花素改善PCl术后心肌功能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14)
    • [9].基于PCL的船舶结构参数化建模及振动噪声评估[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0].化肥自动定量包装的PCL控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2(03)
    • [11].丝素蛋白与PCL静电纺丝的可纺性能对比[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12].基于PCL的三维流体载荷向结构载荷转换方法[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0(04)
    • [13].关节镜下自体带骨块双束股四头肌腱移植重建PCL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02)
    • [14].基于PCL的疲劳谱分析直接计算系统开发[J]. 船海工程 2010(05)
    • [15].基于PCL的一维形状记忆合金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3(S1)
    • [16].基于PCL的舰船结构强度评估系统开发[J]. 舰船科学技术 2010(05)
    • [17].基于PCL的散货船直接强度评估系统开发[J]. 船海工程 2011(02)
    • [18].竹纤维/PCL复合材料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09(03)
    • [19].金属氧化物对PCL结晶和生物降解性的影响[J]. 塑料 2010(05)
    • [20].基于PCL语言的锚机有限元分析系统[J]. 船舶 2011(03)
    • [21].基于PCL的3D点云视觉数据预处理[J]. 计算机应用 2019(S2)
    • [22].多壁碳纳米管对PCL结晶行为的影响[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0(06)
    • [23].锚钉缝线桥技术避骨骺内固定治疗青少年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J]. 实用骨科杂志 2020(05)
    • [24].后支撑支具对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损伤PCL术疗效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09)
    • [25].基于PCL的导弹吊挂强度分析的参数化方法[J]. 航空计算技术 2011(02)
    • [26].同轴电喷法制备PCL-蛋清体系复合微胶囊[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11(01)
    • [27].PCL/纸板复合膜的包装特性及回收工艺研究[J]. 包装工程 2012(23)
    • [28].对中职PLC教学改革和实践应用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08)
    • [29].PCL/μ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4)
    • [30].蚕丝蛋白/PCL共混取向纤维的力学性质与细胞响应[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5(03)

    标签:;  ;  ;  ;  ;  ;  ;  

    多官能团单体的合成及在PCL辐射交联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