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灌注极早期应用抗氧化剂和Na~+/Ca~(2+)交换抑制剂对缺血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再灌注极早期应用抗氧化剂和Na~+/Ca~(2+)交换抑制剂对缺血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论文摘要

目前公认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强、最有效的内源性保护机制是缺血预适应。但在临床中,由于发生心肌缺血的时间无法预计,所以在缺血前进行预处理,在实际应用上受到限制。2003年,Zhao等在狗的缺血-再灌注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心肌保护现象,称之为缺血后适应,即于再灌注前给予数次短暂的再灌注-再缺血处理,其对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效应不亚于心肌缺血预适应。值得注意的是,Zhao等最初进行后适应现象的研究时处理的时间周期较长(5min再灌注-5min再阻断,3个周期,总时程30min),最后以阴性结果告终。后来他们把时间周期缩短(30s再灌注-30s再阻断,3个周期,总时程3min),结果产生了显著的心肌保护效应。这一研究过程提示,有效进行缺血后适应操作的时间窗位于再灌注的极早期(狗为再灌注开始的3min),此后,在兔心也观察到同样的缺血后适应现象。但是在大鼠心脏,当时还未见相关报道。为此,我们首先研究了大鼠心脏是否存在缺血后适应,以及有效进行缺血后适应操作的时间窗。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心脏存在缺血后适应,进行缺血后适应操作的最佳时间窗在再灌注开始1min。在大鼠心脏的缺血后适应现象和缺血后适应发生的时间窗得到确定后,我们试图探讨在这一时间窗内给予药物干预,是否也能产生同样的心肌保护效应。如果获得阳性结果,将对临床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入手,选择能对抗这一病理过程触发因素的药物进行干预。根据目前的研究,再灌注后迅速生成的活性氧类物质和细胞内Ca2+超载是启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病理过程的两个最重要的触发因素。为此,本研究选用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和Na+/Ca2+交换抑制剂-KB-R7943,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极早期进行药物干预,观察它们对损伤心肌的保护效果,并与缺血后适应的效果相比较;利用离子荧光测定技术,观测谷胱甘肽和KB-R7943对模拟缺血/再灌注时单个心肌细胞胞内游离Ca2+和ROS含量的影响,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细胞凋亡指数和Caspase-3活性的检测,观测谷胱甘肽和KB-R7943的心肌保护效应,与其可能存在的抗凋亡作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分四部分:一、不同模式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大鼠心脏是否存在缺血后适应,以及产生最佳心肌保护效应的时间窗。材料与方法:实验用240-260g健康Wistar大鼠,按照文献方法建立心脏局部缺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模式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再灌注极早期应用 GSH 和 KB-R7943 药物干预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GSH 和 KB-R7943 药物干预对模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游离钙及自由基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再灌注极早期应用 GSH 和 KB-R7943 药物干预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犀角地黄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大鼠模型自噬水平的调节机制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04)
    • [2].瘦素在肝缺血/再灌注致肾损伤中作用的研究[J]. 感染.炎症.修复 2009(02)
    • [3].再灌注早期高血糖加重脑卒中脑糖的增加[J]. 神经药理学报 2015(04)
    • [4].牛磺酸增强渐增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2(06)
    • [5].核因子κB与缺血/再灌注肺损伤[J]. 医学综述 2008(11)
    • [6].针刺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08(14)
    • [7].己酮可可碱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及缺钙/复钙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07)
    • [8].炎性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4(04)
    • [9].再灌注方法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08(34)
    • [10].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原发性痛经32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 2020(02)
    • [11].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痛证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12)
    • [12].体外再灌注血在缺血/再灌注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模型构建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3(32)
    • [13].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1(04)
    • [14].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改良的实验研究[J].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01)
    • [15].限制性再灌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0(04)
    • [16].浮针再灌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 2020(19)
    • [17].浮针扫散结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医案1则[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18].C型利尿钠肽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13)
    • [19].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自发再灌注对临床预后影响的观察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01)
    • [20].七氟烷对肾脏缺血/再灌注糖尿病大鼠肝功能的影响[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2(05)
    • [21].T淋巴细胞在缺血肝脏再灌注早期表达的实验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18)
    • [22].基于压力相平面推导的τ和K在评价离体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02)
    • [23].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时相的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02)
    • [24].红景天苷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01)
    • [25].急性心肌梗死自发再灌注预测因素及其短期预后[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01)
    • [26].小胶质细胞在大鼠暂时性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区活化反应的初步研究[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4(03)
    • [27].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及思考[J]. 医学综述 2011(21)
    • [28].早期抗炎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DNF表达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S1)
    • [29].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适应性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0(09)
    • [30].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5(07)

    标签:;  ;  ;  ;  ;  ;  ;  

    再灌注极早期应用抗氧化剂和Na~+/Ca~(2+)交换抑制剂对缺血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