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今人口的大多数仍然生活在农村,农村建设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显然,村落建设的道路不同于城市建设的模式。1960-1970年代相继诞生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学和分形理论等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以系统的发生、发展为重点探讨了系统的自组织演化问题。对村落形态来说,自组织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概念性地介绍了自组织理论的来源和主要内容;并在这个基础上,阐述了自组织理论对村落形态演变的启示:村落形态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涨落的特征,自然环境、经济活动、文化习俗是村落形态演变的重要序参量,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是典型的渐进型演变。其次,论文基于村落形态的自组织规律,论述了村落形态更新的立足点、目标、基本原则和更新的重点—空间基核,指出城乡规划师在村落形态更新中的工作方式(交互式、斡旋式、引导式)。最后,以湖北省谷城县堰河村落更新为例,理论联系实践,对两个空间基核—“堰河”和“村委会”的更新进行规划研究,并提出具体措施,试图探索新农村建设中村落形态更新的适宜之路。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f51b014667f52b70e270e4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