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须事件的媒体话语建构
论文摘要
2006年由2月的“踩猫事件”、3月的“韩白论战”、4月的“铜须事件”而产生的一个词汇“网络暴力”,2007年网络暴力事件继续上演,如“后母虐儿”事件。铜须事件是众多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不仅参与人数多,而且还吸引央视、凤凰卫视以及海外媒体的关注。本文通过对4月初到6月末近三个月网络上关于“铜须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揭示媒体是如何通过其话语建构引导一个事件的发展与完结,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权力关系对于媒体话语建构的影响。文章主要回答了媒体是如何再现“铜须事件”;“铜须事件”是如何由一个论坛帖子发展成一个“网民暴力”事件;新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在“铜须事件”背后话语构建的不同;媒体在“铜须事件”前后话语构建的转换;社会权力是如何影响媒体的话语建构,不同的社会权力在话语中呈现出什么样关系,又是如何相互咬合的等问题。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前言1 “铜须事件”演变历程1.1 事发论坛点燃众怒1.2 魔兽玩家挖出本人1.3 传统媒体扩大影响1.4 论坛、博客——海量网民引爆事件1.5 主流媒体平息事件2 研究基础2.1 符号学理论2.2 大众媒体社会建构理论2.3 新闻框架理论3 “铜须事件”内容分析3.1 “铜须事件”新闻报道的体裁分析3.2 “铜须事件”新闻报道的词语分析3.3 “铜须事件”新闻报道主题分析3.4 “铜须事件”新闻报道的新闻来源分析3.5 “铜须事件”新闻报道的报道时间分析3.6 网络上两种媒体(新媒体、传统媒体)报道五个方面比较分析4 结论及原因分析4.1 研究结论4.2 原因分析4.3 建议致谢注释参考文献附录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惩罚与恢复:社会关系网络的循环裂变与重构——以“铜须事件”为例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人肉搜索的网络传播特质[J]. 中国传媒科技 2013(12)
- [3].对“网络暴民”现象的解读[J]. 青年记者 2008(14)
- [4].“人肉搜索”的正义面[J]. 青年记者 2008(26)
- [5].为建设和谐网络文化作出新贡献[J]. 信息网络安全 2008(10)
- [6].网络暴力现象探析[J]. 新闻传播 2009(01)
- [7].规制网络暴民的法理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09(01)
- [8].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下)——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d8a3c7f955d2d4039a159a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