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纳米炭吸附丝裂霉素的制备及直肠癌淋巴转移靶向治疗的研究
论文摘要
转移、微转移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不能治愈的主要原因。淋巴途径转移是直肠癌扩散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据结直肠癌的转移特性及其他实体瘤淋巴化疗研究成果认为直肠癌的淋巴化疗可能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国产纳米炭吸附和解吸附丝裂霉素实验,确定制备淋巴靶向制剂的最适配比工艺。然后经临床试验研究,探讨应用制备的淋巴靶向制剂进行直肠癌淋巴化疗与持续静脉化疗和区域缓释化疗在区域淋巴结内的药物浓度和分布,淋巴结内转移肿瘤细胞的病理学变化、对免疫的影响及近期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在国内最先获得了国产纳米炭吸附丝裂霉素制备的最适配比工艺,初步证明了直肠癌淋巴化疗可以在肿瘤可能转移区域淋巴系统内形成高药物浓度,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调整CD4+/CD8+比值发挥抗肿瘤作用。该研究为直肠癌淋巴化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论文概述英文缩写词表前言第一部分 国产纳米炭吸附丝裂霉素的制备一 材料与方法二 结果三 讨论第二部分 直肠癌淋巴化疗的临床试验研究研究一 临床资料的采集及直肠癌淋巴化疗近期副作用和并发症的观察一 材料与方法二 结果三 讨论研究二 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内药物浓度的测定实验一 PVC(5-FU)组和RERC (5-FU)组直肠癌淋巴结内药物浓度的测定一 材料与方法二 结果三 讨论实验二 RERC(MMC)组和LC(MMC)组直肠癌淋巴结内药物浓度的测定一 材料与方法二 结果三 讨论研究三 直肠癌淋巴结内转移肿瘤细胞的病理学指标检测一 材料与方法二 结果三 讨论研究四 直肠癌淋巴化疗对免疫的影响一 材料与方法二 结果三 讨论全文总结文献综述: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化疗现状致谢在读期间文章发表、科研及获奖情况
相关论文文献
- [1].油气藏上方吸附丝指标异常模式及成因分析——以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侏罗系气藏为例[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04)
- [2].戈壁区油气化探方法有效指标参数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8(05)
- [3].土壤吸附丝不同采样方式的应用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03)
- [4].BOPET生产线关键环节浅析[J]. 塑料包装 2012(06)
- [5].致密砂岩气区气田水液态轻烃的类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例[J]. 天然气工业 2014(10)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a3cbf9f3bbadb08503d1c7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