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1 在影像学上描述正常脑桥静脉解剖学形态,建立正常人脑桥静脉MRV正常值,证实人脑桥静脉与矢状窦连接处特殊结构的存在;2 通过对比不同颅内高压环境患者脑桥静脉直径长度变化,探讨人脑桥静脉在不同颅内压水平状态下的形态学变化特征,为进一步对其血流动力学研究奠定基础,进而明确人脑桥静脉调节颅内静脉流出量的病理生理机制,分析颅内静脉在颅内压增高环境下的调节机制。 材料和方法:利用MRV(magnet resonance venography)技术成像,分别对18例正常健康人与14例颅内高压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分别设正常组(A组)、颅内高压组(B)和颅内高压使用甘露醇组(C组)。采用时间飞跃法(time of flight,TOF)法MR测量人桥静脉直径和区域血管长度。直径测量点(b点、B点和C点)定义:将分析对缘桥静脉与矢状窦连接处作为标记点,逆血流方向全程桥静脉按长度均分定义3个位点,分别为:C点—桥静脉与矢状窦连接处;B点—C点与桥静脉显影末端中点;A点—桥静脉显影术端,其中b点为C点和B点的中点。长度测量段(L段)定义:b点和C点之间距离。图像处理应用计算机软件ImageJ1.31进行分析。 结果:1.显影基本情况:未使用对比造影剂情况下共28例对象行TOF法磁共振血管显影,选择的病例其中4例用药前后显影未能达到实验要求,共10例患者MRV影像被用于测量。我们以上矢状窦作为参照,人群桥静脉中正常颅内压组与颅内高压组桥静脉显影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正中扫描层面上正常组一侧平均支数3.2支,颅内高压组平均为3.3支。正常组中男女性别未见明显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a1fa07a6b81db6bdb65885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