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狭叶瓶尔小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论文摘要

蕨类瓶尔小草科植物狭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 Kom.),全草入药。在中国分布广泛。其性味苦、甘,凉。功用为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用于治疗毒蛇咬伤、胃痛、疔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目前,国内外对狭叶瓶尔小草及其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较系统的研究了川产狭叶瓶尔小草的化学成分,采用乙醇冷浸法提取狭叶瓶尔小草浸膏,梯度极性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从川产狭叶瓶尔小草的干品中分离得到了11个单体化合物,应用核磁共振、TLC等手段鉴定了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亚油酸(linoleic acid)、三油酸甘油酯(trielaid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正十五酸三甘油酯(pentadecanoate triglyceride)、亚油酸甘油单酯(monolinoleoylglycerol)、3—甲氧基槲皮素(3-methoxyquercetin)。六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综述:治疗毒蛇咬伤的常见中草药
  • 1.4.1 毒蛇咬伤疾病概述
  • 1.4.2 治疗毒蛇咬伤的常见中草药
  • 第2章 狭叶瓶尔小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材料和试剂
  • 2.2.2 植物样品采集和鉴定
  • 2.2.3 提取和分离
  • 2.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4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
  • 2.5 研究结果
  •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9e04dc0f44a3d284b79f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