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裂叶山龙眼[Heliciopsis lobata(Merr.)Sleum.]为山龙眼科(Proteaceae)假山龙眼属(Heliciopsis)植物。广泛分别于海南中南部黎族地区,在民间长期被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体外活性试验表明,海南裂叶山龙眼叶的乙醇提取物具有细胞毒活性。本论文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外活性追踪,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本文利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等手段,从海南裂叶山龙眼叶中分离得到18个单体化合物,运用1H-NMR、13C-NMR、I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14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包括4个黄酮类化合物、3个熊果苷类化合物、3个苯丙素类化合物、2个甾醇类化合物、1个酚类化合物、1个肌醇类化合物。分别是6′-((E)2-羟甲基-2-丁烯酰基)熊果苷(1)、6′-((E)4-羟基肉桂酰基)熊果苷(2)、6′-((E)2,5-二羟基肉桂酰基)熊果苷(3)、杨梅素(4)、杨梅苷(5)、丁香亭-3-D-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7)、(-)-杜仲树脂酚(8)、银桦内酯(9)、银桦酸(10)、D-1-O-甲基-肌醇(11)、对苯二酚(12)、β-谷甾醇(13)和胡萝卜苷(14)。其中化合物3为一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4~8,11~13等8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8f4d9ac6b58be1051add6e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