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小鼠尿路上皮“标记滞留细胞”的动物模型,寻找小鼠尿路上皮干细胞的体内定位。方法:将转基因小鼠Krt5-rtTa-VP16与TRE-H2B-GFP杂交,获得双转基因小鼠。Krt5,GFP等基因的表达用RT-PCR技术鉴定。待此小鼠长到4周后进行脉冲追踪(pulse-chase)实验,喂予含强力霉素的食物,并注射环磷酰胺以刺激尿路上皮增殖,2周后获得尿路上皮基底层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双转基因小鼠。Chase期后制作组织连续切片和组织整标本,用表面荧光显微镜,立式显微镜,三维反卷积显微镜和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标记滞留细胞在小鼠尿路系统中的分布。用Image J, Volocity等软件对图像及数据进行重建和整合。结果:转基因小鼠Krt5-rtTa-VP16与TRE-H2B-GFP杂交后获得双转基因小鼠Krt5-rtTa/TRE-H2B-GFP。此小鼠进食含强力霉素的食物后尿路上皮基底层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小鼠膀胱,输尿管连续切片的结果显示,含GFP的标记滞留细胞分布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和输尿管膀胱连接处。对小鼠膀胱和输尿管整标本采集的数据基本与连续切片的结果吻合。结论:此实验成功建立了鉴定小鼠尿路上皮干细胞的方法,观察到小鼠尿路上皮干细胞分布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和输尿管膀胱连接处,为上皮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尿路肿瘤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82c2efc8a011f72d208d8b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