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直肠癌的淋巴管生成情况并探讨其在直肠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以 63 例直肠癌及相应切缘正常组织的存档石蜡包埋标本为实验对象:(1)以 Podoplanin 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通过测定淋巴管密度(LVD)反映直肠癌的淋巴管生成情况;(2)以 CD34 单克隆抗体标记微血管,通过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反映直肠癌的血管生成情况以探讨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3)同时检测淋巴管生长因子 VEGF-C、其受体 VEGFR-3 及 VEGF 的表达情况;(4)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学资料。 结果:直肠癌肿瘤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组织均可见阳性淋巴管。直肠癌肿瘤周边区淋巴管密度(LVDpt)显著高于中心区(LVDit)及正常组织,而后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中,LVDpt 与直肠癌 VEGF-C 及 VEGFR-3 的表达显著相关但是与 MVD 及 VEGF 的表达无相关性;相反,直肠癌MVD与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但是与VEGF-C及 VEGFR-3 的表达无相关性。此外,LVDpt 与临床病理参数淋巴结转移、淋巴管受累及 Duke’s 分期密切相关,发生淋巴结转移、存在淋巴管受累及 Duke’s C 期+D 期的直肠癌 LVDpt 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管受累及 Duke’s C 期+D 期的病例,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同时分析直肠癌 VEGF-C 及 VEGFR-3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发现结果与 LVDpt 的情况一致。预后分析显示低 LVDpt 组直肠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非常显著地高于高 LVDpt 组,而且 VEGF-C 及 VEGFR-3 表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7e44d3a5eaa272679c8fae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