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宗臣散论

论文摘要

宗臣,明代“后七子”之一,虽年仅三十六岁,却留下不少优秀作品。一直以来,受习惯性思维影响,学术界将目光聚焦于宗臣散文名篇《报刘一丈书》,对其人其诗缺乏具体、深入研究。本文力图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宗臣其人其诗,还原其历史面目。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宗臣诗歌研究。分为三章。第一章考察宗臣诗歌师学渊源。第二章重点论述其诗歌内容的多样性。第三章对其诗歌艺术特色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肯定了其诗歌创作成就。第二部分着重考察了宗臣仕隐矛盾。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其入世心理。第二章论述其出世心理。第三章分析其仕隐矛盾原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诗歌创作论
  • 第1章 宗臣诗学渊源
  • 1.1 师承盛唐
  • 1.2 崇尚乐府民歌
  • 1.3 沿袭楚辞美人香草传统
  • 第2章 诗歌内容的多样性
  • 2.1 内心不平,抑郁之作
  • 2.2 山清水秀,怡情养性之作
  • 2.3 边塞艰苦之作
  • 2.4 思念故人之作
  • 2.5 纪行之作
  • 2.6 赠别、唱和之作
  • 第3章 浪漫主义诗风与现实主义诗风兼善
  • 3.1 瑰丽雄奇,汪洋恣肆的浪漫主义诗风
  • 3.2 平实自然,通俗易懂的现实主义诗风
  • 第二部分 仕隐心态论
  • 第1章 入世情怀
  • 1.1 多次表现出强烈的报国之志
  • 1.2 战功赫赫,报效家国
  • 第2章 出世情怀
  • 2.1 三次心萌归隐之思
  • 2.2 两次抛开案牍
  • 第3章 游离仕隐之间原因
  • 3.1 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形成
  • 3.2 道家山人思想形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50.cn/article/7afa1e8d2e038e1e19ad2ef9.html